【中国经济新闻联播沈阳讯 记者王同文 李学坤】9月24日18:30 沈阳市举行千人祭月大典,活动通过祭月大典开篇,歌舞节目表演,现场互动等环节,让现场观众完全沉浸其中,真正的去触摸历史,去感受传统,这个佳节在太原街度过一个不一样的中秋佳节。

中秋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月亮自古是象征团圆的文化意象。将焚香祭月和诗词寄月相结合,着汉服、行古礼、诵经典,寄相思。一方面提升群众的文化品味,唤起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提升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引导大家赏中秋月、念故乡情、感父母恩。

“据史料记载,最初的‘祭月节’是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祭月本是祭祀礼仪,到后来发展成为了民间的拜月习俗。百姓们拜月、赏月、走月,庆祝秋天这一丰收的季节。” 穿汉家衣裳,过汉家节日,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大家了解具有民族特色的风俗文化,引领群众体验中华传统节日的神韵。
香烛、香炉、贡品、祭文、一切有模有样,仪式庄严肃穆,观众也深受吸引,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看到身着传统汉服进行的祭月仪式,再现古人中秋习俗,感觉像穿越时空。演绎古时习俗,深读中秋文化。本次举行中秋拜月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有仪式感的活动,唤起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现场20名女孩跪拜焚香、供上月饼、水果祭祀月亮;此外活动中还有一个重要环节——读祝。读祝,指的是在祭月仪式高声诵读祝文(良辰美景,赏心悦事,适中秋佳节,颂千古明月......)。
“一鞠躬,合香祈福,二鞠躬,风调雨顺,三鞠躬,国泰民安。”在礼成后,将祭月用的瓜果、月饼分享给现场的观众,共享团圆之乐。
古乐起,舞身姿,共赏秋月,共享团圆,惊鸿舞、大鱼、荧光蝴蝶、水墨韶华等舞蹈将传统真正的融合到了现场,用传统礼乐歌舞传递亲人间的思念,送上中秋祝福,增强了节日的氛围。

《望月》《天涯望月》《十五的月亮》《但愿人长久》《今宵月正圆》等歌曲节目,多位国家级演唱艺术家,用真情演绎了古往今来的中秋“情结”。
京剧《梨花颂》带给现场观众一抹京味。
琵琶、二胡及古筝的演奏更是达到了熟能生巧的地步,妙趣横生。
台下观众热情高涨,晚会上集聚了外来务工者与沈阳市民一同欣赏这一台晚会,共同赏月赏景赏中秋,同时送上了对现场观众节日的问候。
晚会由和平区区委区政府主办,沈阳华兴市场管理有限公司承办。以太原街作为活动载体,将传统文化的思想意义结合百年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以舞和乐的形式传递,深切的体会中秋的味道,来激发群众对传统节日的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