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慈母忧千愁。妈妈总想伴随并帮助宝宝健康度过每一个成长阶段,宝宝面对成长中的每个第一次时,会惶恐,会手足无措,这时妈妈如果能够耐心地以小见大,向宝宝说明这只是人生的一次奇妙的体验,过了就很难再重现,让宝宝解除因为对成长不了解而产生的害怕情绪。但是,有的宝宝到了孩子长牙的普遍年龄还没扎牙,父母就会开始焦虑了,扎牙慢不是父母想的缺乏营养那么简单的,还有可能是其他一些疾病遗传等原因导致。
宝宝扎牙不能只关注补充营养
牙齿的发育是骨骼成熟的一个粗略指标。从宝宝乳牙萌出速度和时间来看,也能反映出宝宝生长发育及营养好坏的状况。假如宝宝10个月了仍未扎牙,父母也不用过于担心,只要宝宝身体健康,没有什么疾病,到1岁时才出第1颗牙不算什么问题。但是,如果1岁后仍末萌出第一颗牙或没有任何出牙的迹象,就要考虑是否营养素的供给缺乏或因佝偻病等疾病而有碍乳牙萌出。
宝宝长牙较慢的主要原因来自遗传,包括家庭病史、种族等,女孩的长牙时间会比男孩早一些。除了遗传因素外,后天环境也可能间接造成长牙缓慢。如早产儿的长牙时间就必须先扣除早产时间,得出的结论才比较准确。凡是出生体重过轻的宝宝,也很可能出现长牙较慢的问题。有时宝宝所服用的药物会让牙龈增厚,牙齿不易冒出,也会让父母产生长牙较慢的误解。
宝宝食物多咀嚼,磨磨牙齿更健康
宝宝出牙时常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萌出。在宝宝萌牙时期要注意供给各种营养素,特别是与骨骼发育有关的维生素D、钙、磷等必需的营养成分。为此,宝宝饮食应多样化,可给予蛋类、肉泥、鱼泥、菜泥、果泥以保证营养,同时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此外,有些宝宝在乳牙萌出前,可出现局部痒痒、流口水等现象,这是正常的,不需要处理。但此时可以有意识地给宝宝添加辅食,让宝宝学会咀嚼食物,可以多吃一些饼干之类的硬食物,让他磨磨牙,以刺激牙龈,可促进乳牙的萌出,而且对口腔牙齿有自洁作用。
六七岁左右,恒牙开始萌出,替换原有的乳牙。引起乳牙滞留迟脱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孩子进食过于精细,没有充分发挥牙齿的生理性刺激。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咀嚼食物能促进乳牙牙根的生长发育以及自然吸收、脱落。因此,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应让孩子多吃些海蜇、花生、甘蔗等耐嚼食物,以保持对乳牙良好的刺激作用,促使乳牙按时脱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