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张士龙 通讯员 郑茗文)日前,辽宁高院公布2023年案件受理、执行等情况。2003年辽宁法院受理案件139.81万件,审执结124.28万件,同比上升16.4%和15.35%。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受理案件2.41万件,审执结1.97万件,同比上升16.15%和11.35%。一年来,辽宁法院全面升级审判管理,奋力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2023年4月初,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大数据显示,一季度新收一审行政案件增幅超过50%。某交警部门不履行颁发摩托车牌照职责系列案是引发数据异常的直接原因。
辽宁高院当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对策,调整此类案件管辖,指导市区两级法院加强府院联动。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协同公安机关有效解决摩托车上牌问题,避免每年近4000件案件进入司法程序。这是辽宁法院运用大数据分析研判问题的一个缩影。
在辽宁法院,每个业务部门都会根据大数据分析本部门及条线案件质效情况。全省法院每季度召开大数据分析研判会听取各部门汇报,深挖数据背后的质效问题和管理症结,找准“小切口”,逐一研究破解,以“点”的整改带动质效“面”的提升。
作为最高法院确定的首批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试点地区之一,辽宁高院抓住试点工作有力契机,完善审判执行质效管理平台,对指标进行实时动态通报,充分激发内生动力,促进质效全面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司法责任制的本质要求就是“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全省法院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压实审判责任,完善独任法官、合议庭、审委会工作规则,推动院庭长常态化办理重大疑难复杂和新类型案件,构建权责一致、权责明晰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压实监管责任,院庭长监管“四类案件”2.29万件,确保了有序放权与有效监督相统一。
为切实提升初始案件质效,2023年,辽宁法院开展常规评查、交叉评查、发改案件随案评查,对错案、瑕疵案及时纠错补瑕、追责问责;发布类案指引,统一裁判尺度;高水平运行“法答网”,畅通上下级院业务交流;举办人民法庭庭长培训班,大力提升基层法官实质化解纠纷能力,不断夯实辽宁法院高质量发展根基。
“五化”法庭和示范法庭建设是“强基工程”的重要内容。近日,新一批人民法庭实现基础设施标准化、法庭管理规范化、诉讼服务便民化、司法办案智能化、文化建设特色化标准,其中部分人民法庭建成示范法庭。截至到目前,辽宁全省法院共建设203个“五化”法庭和102个“示范”法庭,引领带动人民法庭整体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3年,本溪平山区人民法院等5家基层法院受到最高法院表彰,锦州凌海市大凌河人民法庭工作入选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典型案例。
辽宁高院党组书记、院长郑青表示,在未来的时间里,辽宁全省法院将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久久为功、持续用力,不断提升审判质效,以更加强有力举措持续推进辽宁法院审判工作现代化,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