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商协会

一片茶种出“4A”来

春茶萌动时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以伍家台村为中心的万亩贡茶园吸引着游人到此踏青赏茶,体验“伍家台贡茶”的种植、采摘、制作等,感受传统茶文化。

风吹茶田绿自荡 西湖茶农采茶忙

3月21日,茶农们在杭州西湖区茶园内采摘2017年首批西湖龙井。由于气温原因,能采摘的龙井茶还比较少。进入3月下旬后,杭州西湖龙井茶一级保护区里的茶农们陆续开始采摘2017年首批西湖龙井茶。

从失水过程看六大茶类

茶叶加工是指通过不同手段和方法,使茶青含水量从75%—80%下降到8%以内,完成内含物的生成转化和积累,锁定品质,以利于耐储存保管。茶叶加工,究其本质是茶青的失水过程。

宜兴太华新茶“领鲜上市”

园中30年以上的老茶师严格按照宗氏八法的手工炒茶技艺进行炒制,最终50000余颗芽头组成了“领鲜上市”的乾红早春茶。

福鼎磻溪:茶旅结合打造生态特色小镇

3月6日,福鼎磻溪镇大沁十三坪白茶基地,工人们正忙着修整木料,锯木、打孔,一片繁忙景象。据了解,今年十三坪白茶基地投入400多万元建设白茶坊,作为茶事体验和茶文化展示区,以及旅游集散地和服务场所。

南漳19家茶企共打有机品牌

南漳县茶产业迈出品牌整合第一步。日前,水镜茶业、五官山茶业等19家茶企决定,将使用“中国有机谷·南漳高香茶”公共品牌。

今春黔茶开采将达14万吨 且出口量续增

在宏观经济下行、全国茶叶市场不够景气的产业大背景下,黔茶逆境趋升——随着前几年新发展的无性系茶园陆续投产,今春贵州省采摘茶园预计将达到520—530万亩。春茶产量预计将达到14万吨左右,比去年同期增加20%左右。

湄潭举办网上茶博会

湄潭是贵州最大茶产业基地,茶源丰富、茶史悠久。此次茶博会,参展企业除在湄潭展城拥有一个实体展位外,每个实体展位拥有一个二维码,通过扫描布置在实体展位上的二维码可浏览企业的网上展位和产品。

中茶:扛起中华老字号茶产业振兴大旗

人民日报3月2日刊文报道了中华老字号振兴计划年度会议。文中指出,由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现有1128家,但像中茶等发展良好的老字号企业仅占20%—30%,可见打造老字号强力品牌、实现中华老字号振兴任重而道远。

茶园里长出来的制茶坊

柏联普洱茶庄园的制茶坊坐落于景迈山,是著名建筑设计大师邢同和设计的,虽然是一座全钢结构与透明玻璃墙的建筑,却与景迈山的自然生态毫无违和感,有“茶园里长出来的制茶坊”的美誉。

中奥两国商定共建有机茶生产示范基地

日前,在奥地利访问的中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与奥地利农林、环境和水利部部长鲁普莱希特举行工作会议,共同出席首届中奥有机农业研讨会,双方商定在华共同建立有机茶生产示范基地。

工夫红茶 如何呈味

随着市场的多元化,人们可以喝到各种“创新”下各式口感的红茶。近日与人聊茶时,有人对工夫红茶的多样化的口感表示疑惑,为什么有些红茶偏甜、有人觉得红茶偏醇、有些红茶刺激性强呢?

十三行与岭南茶文化的变迁

近期,《茶、器领世界·广州十三行茶贸易史证展》 在广州图书馆开展。现场展出大量清朝及民国时期的精美外销茶具、通草画、版画及文史资料,展品来源方式多样。

中国年,中国茶 中国人过年不能没有茶

茶是中国人的传统国饮,在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敬茶,成了我们这个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传统礼节。而且,随着饮茶习俗的历史演变,日常的茶风茶礼渐渐变得越来越具有艺术性,对于茶,人们就有了许多约定俗成的讲究。

《徽茶》正式出版

日前,由老谢家茶第四十九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山毛峰传承人谢四十主编,歙县地方志办公室胡武林先生执行主编,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先生作序的《徽茶》一书正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