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闻

工信部:2023年底5G网络实现乡镇级以上区域和重点行政村覆盖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下称“行动计划”),提出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全面覆盖城市地区和有条件乡镇的“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固定和移动网络普遍具备“千兆到户”能力。

担心手机应用“太懂我”

治理问题手机应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政策发力,还要有企业协力。毕竟,违规算计的“太懂我”只能获取一时之利,用诚意和实力吸引用户才是长久之计

国信办:2月以来下架App520余个

累计清理相关违法违规信息208万余条,处置账号7.2万余个,封禁违规主播7200余个,协调关闭、取消备案网站平台2300余家,下架App520余个,专项行动取得积极成效。

网络交易新规5月1日起实施 这类行为平台不能推脱责任

近年来,“社交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网络经济增添了新的活力。这类业态在参与主体、经营架构、交易流程乃至信息传播方式等方面均有别于传统的网络交易活动,产生了新的监管难题。

规范互联网消费贷需“加把火”

监管部门近期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措施,重拳整治互联网消费贷领域的乱象。

骚扰电话、软性胁迫 互联网时代投诉为何越来越难?

“投诉”一词从消费者的傍身武器变成索命符咒,一旦说出投诉或是给出差评,你可能会收获如下套餐:夜间电话骚扰,电话被散布网上,逢年过节收到寿衣、冥币、粪便等晦气物品;甚至还有可能被人上门送惊喜。

“2021全国网上年货节”网络零售额达9057.6亿元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2021年1月20日至2月18日,商务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邮政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共同指导地方和企业开展了“2021全国网上年货节”。年货节期间,全国网络零售额达9057.6亿元。

互联网医疗驶入快车道 细分领域成资本新宠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7700余家二级以上医院建立起了预约诊疗制度,提供线上服务,全国建成互联网医院已经超过1100家。目前,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本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改掉App胁迫用户提供信息的毛病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运营者不得因用户不同意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App基本功能服务。《规定》明确了39种常见类型App的必要个人信息范围,将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

“投诉”消失在互联网?

“投诉”一词从消费者的傍身武器变成索命符咒,一旦说出投诉或是给出差评,你可能会收获如下套餐:夜间电话骚扰,电话被散布网上,逢年过节收到寿衣、冥币、粪便等晦气物品;甚至还有可能被人上门送惊喜。

让消费者冷静7天,管用吗

预付款虽然进入了商家账户,但钱还是消费者的钱,只不过是提前付款而已。在扣除商家之前的履约成本后,消费者有权拿回属于自己的剩余部分。即便过了7日,商家也无权拒绝消费者提出的退费要求。

云旅游、云演艺、云娱乐…互联网+带来出游新体验

引入新科技丰富游览体验,运用智慧化管理提升景区服务,云旅游、云演艺、云娱乐、云展览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带来旅游业的“蝶变”,助力旅游市场加速复苏。

扫码点单侵权维权为何成了老大难

扫码点单的出现大大方便了消费者,但同样也成为餐饮消费权益纠纷的一个难点。近日,有媒体再次报道类似事件,称扫码点单强制关注公众号属侵权。

警惕刷手机赚钱套路老年人

看视频赚钱、玩游戏赚钱、喝水赚钱、睡觉赚钱、走路赚钱……如今,不少老年人沉迷于刷手机完成“赚钱任务”。

四部门发布规定 规范手机应用程序信息收集范围

为规范收集个人信息活动,地图导航、网络约车、即时通信、网络购物等39类常见类型移动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要求其运营者不得因用户不同意提供非必要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APP基本功能服务。

六部门:进一步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

2021年3月18日,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严格落实监管要求的通知》(商财发〔2021〕39号,以下简称《通知》)。

数字人民币咋花?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数字人民币”成为热词之一。从去年开始,国内多个城市陆续试点数字人民币。现阶段,数字人民币的使用主要以邀请制为主。

合理规制、加强规范 不让网络爬虫变“害虫”

随着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应用,工作、交往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数据成为驱动社会发展的新型生产要素、各行各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