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讯(宣一飞 钱伟民 李小刚)为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大力提振消费”部署,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覆盖全国50个地市级及以上城市的试点工程。该政策聚焦“首发经济服务体系构建”“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创新”“优质资源与IP跨界融合”三大维度,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引导、竞争性评审遴选、动态绩效评价等机制,打造可复制的消费升级范本,推动形成“一地创新、多地联动”的消费新格局。

此次试点以两年为周期,优先支持人口基数大、带动作用强的超大特大城市。通过培育首发经济集聚区、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场景、推动老字号与新消费品牌跨界联名,预计释放超3.3亿元消费补贴,带动服务消费扩容升级,培育新型消费龙头企业,形成百亿级消费新增长极。
三大核心举措:
首发经济服务体系:在重点商圈、创意园区打造多层次新品发布平台,支持国内外品牌开设高能级首店、旗舰店、概念店。例如,上海南京路将规划“首发中心”集群,吸引全球顶尖品牌举办首发首秀首展活动,同步配套“双语文明引导员”讲解传统工艺,实现商业价值与文化传播双赢。
多元化消费场景创新:推动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数字技术与文娱、旅游、健康等领域深度融合。杭州西湖景区已试点“数字孪生+沉浸式演出”场景,结合《只此青绿》IP打造360度全景剧场;成都宽窄巷子则通过“夜间消费集聚区”改造,引入非遗火壶表演、川剧变脸快闪店,夜间客流量提升40%。
IP跨界与资源整合:支持开发国潮动漫影视IP周边产品,如故宫博物院与李宁联名推出“千里江山图”系列运动装备,单款销售额破亿元。同时,鼓励外贸优品展销中心与本地特色商业街联动,如青岛啤酒节期间设立俄罗斯蜂蜜专区、绍兴黄酒博物馆增设日本清酒品鉴区,促进跨境消费循环。
资金管理与绩效评价:中央财政分两批下达补助资金,首批资金占比60%,剩余40%根据2026年上半年绩效评价结果分配。资金严禁用于基建扩建、人员经费等非试点领域,需通过“智能标准库系统”实现实时监控。省级商务、财政部门将建立日常监督机制,委托第三方开展绩效评价,确保每笔资金撬动3-5倍社会资本。
试点城市预计新增就业岗位超20万个,服务消费占比提升3-5个百分点。以北京朝阳区为例,通过“信用+”工程优化托育、养老、家政服务,消费者满意度达98.6%;深圳前海则依托“人工智能+消费”场景,培育出智能健身镜、虚拟试衣间等12项创新标准,获国家电网公司级推广。
本次试点是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的具体举措,与央行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形成政策“组合拳”。商务部数据显示,2025年1-8月全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8.2%,试点城市消费活力指数平均提升15%。随着“百城百区”文旅消费三年行动启动,预计到2027年将形成覆盖200个城市的消费新场景网络,推动中国消费市场向品质化、个性化、体验化全面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