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战略进入攻坚期。谈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时,多位代表委员表示,确保“中国制造2025”战略落地,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仍是今年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领域的重要工作之一,而供给侧改革给制造业转型升级打开了新的发展思路。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制造业升级。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建设若干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实施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启动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等重大工程。落实加速折旧政策,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
制造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原有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成败,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产业迈向中高端等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国务院去年印发《中国制造2025》,确定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国家级战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进一步作出有针对性的部署,将通过更进一步的政策支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石嘴山市市长王永耀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中国制造2025》、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表述,以及“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到的一系列重点工程,其核心是加快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工信部等权威部门获悉,今年还将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出台,以确保“中国制造2025”和制造业转型升级顺利实施。
据工信部部长苗圩介绍,今年将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具体措施包括按照国务院部署,加紧编制和推出11个重点工程实施方案、重要规划、行动计划;同时推动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和高端装备创新等五大工程;出台“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