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6月4日黑龙江齐齐哈尔电(记者 魏伯勤 通讯员 杨杨)6月4日凌晨,在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卧牛吐镇西卧村一辆辆赶大集的小货车、三轮车陆陆续续出现,集体出摊的摊主们按照临时占道位置次第在路边排开,服装、水果、蔬菜、菜苗、烧烤用品等商品琳琅满目整齐摆放,询价声、叫卖声此起彼伏,受疫情影响停办的大集全面恢复,久违的喧嚣重拾了生活的人间滋味,重燃小镇的“人间烟火”,让“流动”的民生——“地摊经济”满血复活。

据了解,大集还有一个人们口儿相传的名字“交流会”,据老人们说大集在梅里斯已经有近50年的历史。这种乡村大集是农村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进行的一种传统贸易形式,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农民的主要购物渠道,是梅里斯农村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民俗现象,对生活乡村人们来说它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们心中大集没有阳春白雪的曲高和寡,却有着“柴米油盐酱醋茶”下里巴人般近在咫尺的市井百态,街头巷尾不仅仅是购物和娱乐的中心,更是一种记忆和心中的自留地。
卧牛吐镇居民宋美华一早上来到大集。宋美华说,过去一有“交流会”我就来逛逛,今天买了点水果来,这大集的水果新鲜,也方便,确实挺好的。

在大集上,摊主石大姐卖力地吆喝着自己的商品。石大姐说,出来摆摊无非是为了生计,之前一直在市里打工,受疫情影响现在只能在家待着,就想自己干点啥,知道现在集市放开了,也找到了谋生的出路,对生活也有了信心。
“自打大集开了以后挺好的,方便老百姓,也方便我们了,多多少少挣点钱,不吃老本了。”赶集摊主王志伍告诉记者。
落实“六保”和“六稳”,有助于常态化控制疫情,又有利于实现经济稳增长。“地摊经济”的强力复苏、大集的全面恢复,实现了稳就业、促就业,彰显了地方政府保民生的精神,以最快的速度重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信心与期许。在经受住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的考验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下一步梅里斯区委、区政府将加强精细化管理,做到疫情防控、清洁卫生、城市管理多管齐下,提升治理能力,才能使之真正参与到经济复苏的大潮中,在保留人间烟火气的同时,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活的井然有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