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沈阳7月17日电(记者王同文 通讯员孙若彬)为了让城市更美好,人民更幸福,沈阳大东区深入贯彻“和谐”“全域”“长效”创建理念,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持续推进城市环境提升工作,打造整洁有序、文明优美的城市环境。

协调联动、“三包”共治,提升城市管理效能
做好“门前三包”责任制工作是加强城市管理行之有效的重要举措。大东区广泛发动临路(街)单位、门店及住户担负一定范围的市容环境责任和一定的城市管理任务,以“三包”促共治,以“精细”助创城。一是实现责任制管理。建立区、街、社区三级长效化管理责任体系,形成“一街路一组织,一社区一队伍”工作机制。开展街道业务培训会,动员辖区单位、企业、商户和广大市民管理好“门前三包”责任区内环境卫生、绿化维护及公共秩序。二是实现智慧化管理。对全区128个社区(村)全面铺开“门前三包”电子责任状签订工作,发放2万份文明宣传品,采取走访入户及网络宣传等方式,指导商户使用手机进入电子签状管理系统平台完成签状。截至目前,大东区全区完成电子签状10623家,实现逐街逐巷全覆盖。三是实现网格化管理。建立网格化日巡查机制,大东区全区10个街道工作人员、社区网格员、执法勤务区中队全员在岗,对全区商家店铺走访巡查。针对沿街单位和商铺门前外摆、店外经营、乱停乱放、门窗乱贴乱画、牌匾违规等“门前三包”管理不到位问题,现场下发整改督办单要求立即整改,对拒不整改、问题严重的商家业户,由行政执法部门进行依法处罚。

群策群力、治理顽疾,改变城市社区形象
小招贴是市容环境管理的“顽疾”问题,大东区发动各部门协同联动,出台完善清理整治措施办法,环卫部门加大清理力度,行政执法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属地街道做好宣传动员,使辖区小招贴得到及时有效清理。一是加强业务培训。组织全区10个街道开展违规小招贴问题信息采集业务培训工作,按照“全面治理、统筹协调、属地负责、疏堵结合、全民参与”原则,号召广大群众登录“沈阳智慧城管”微信平台或“市民通”APP,对违规张贴小招贴、小广告和喷涂广告问题进行上传举报。目前,大东区各小区注册率明显提升,百姓参与积极性愈发高涨。二是开展集中整治。组织开展小招贴集中专项整治工作,及时上报《小招贴集中排查登记表》,同时在小区内设置免费的信息栏和公告栏,正确引导规范小区内公告栏的设置和使用,共排查点位2751处,设置宣传栏3498处。截至目前,集中排查上报小招贴问题6425个,申请停机号码159个,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公示号码128个,实际停机号码74个,接受处罚10个,罚款总额4800元,清理招贴点位142511处。三是做好日常清理。采取“执法+环卫”模式,将小招贴喷涂清理工作纳入对环卫企业作业质量的考核内容。组织环卫企业持续加大小招贴清理力度,配备铲刀等工作装备对沿街立面、地面、庭院、楼道的招贴喷涂进行彻底清理,环卫工作人员通过高空作业等方式清除商户招贴,对喷涂治理要求同色覆盖,50米以外观看无色差。

补植增绿、提升品位,点亮城市斑斓底色
为营造优美整洁、文明宜居的绿化环境,大东区城管局加强绿化景观整体设计,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见缝插绿扩大绿量,陆续开展万泉公园、大东广场等10个绿地改造提升项目。一是广泛征求民意。在公园广场绿化景观改造设计之初,通过设置意见箱、公开电话、邮箱及政府网站公布等式征求群众意见,并采纳了“在大东广场增加1座长廊”“万泉公园修缮破损路面”等意见建议。二是加强绿化养护。集中对树木进行灌溉和修剪,及时处理枯死树、枯死枝及树挂等,继续做好公园广场及绿化带内枯枝落叶清理及卫生保洁工作,确保绿化环境整洁美观。三是新增绿色空间。经集中快速施工,本年度共新建绿地3.94万平方米,改造提升公园1座、广场1个,新建口袋公园4个,改造提升街角绿地11个、市民文化游园14个,同时对180条街路补植行道树5889株,拓宽了辖区绿色文明空间,更多绿色资源“走”进群众生活。
精细管理、提档升级,深挖城市文明细节
为提升文明城市精品形象,给居民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区城管局环卫系统对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标准,多措并举加强环境卫生整治,不断提升城区环卫成效,全力以赴推动文明创建工作落实落细。一是道路保洁“大提质”。全面夯实道路洗扫车、道路洒水车等机械车辆与人工清扫保洁相结合的作业模式,持续加大对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的清扫保洁力度和主次干路洒水降尘频次,促进全区道路保洁水平进一步提升。二是垃圾分类“一朝清”。进一步完善一二级街路定时定点分类收集模式,不断优化作业方式,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单位)建设管理,推动高校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可回收垃圾收运试点工作,重点加强非物业小区、弃管小区的垃圾分类管理力度,强化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的能力。三是基础设施“评星级”。对公厕、转运站和环保屋外观、配套设施等情况等进行全面修缮改造,特别是将厕所建设当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民生民心工程、城市形象工程来办。截止目前,全区共有水洗公厕数量129座,其中建设带有地热和暖风、智能化冲洗厕所、寻求帮助可按钮的“星级公厕”2座,一类水洗公厕5座。设施数量及卫生程度不断提升,让曾经的城市管理“痛点”蜕变为文明创建“亮点”。
接下来大东区将继续坚持提升标准、优化管理、全域全时的工作原则,持续完善市容管理工作长效机制,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补齐城市短板,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让城市更文明、更宜居,让百姓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