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8月11日北京电(记者季国安 摄影赵鹏宇)8月10日,黑龙江省通河县招商局局长杨帅一行到访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北京总部,就通河县双招双引工作与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总编辑黄凤荣、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会长李延平举行会谈,双方达成广泛共识。

黄凤荣主持会谈。对杨帅局长一行到访中国经济新闻联播表示热烈欢迎。黄凤荣说,中国经济新闻联播以中国经济传媒协会所属300余家主流经济报刊社为依托,整合1000多户网络媒体,50多家海外媒体,链接政、商、学、艺等社会资源,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推进、重大经济发展战略,企业技术创新、产品推广、企业管理、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等提供新闻策划、媒体事务顾问以及资源整合等专业化服务。

黄凤荣说,我们常年和一些国家部委,商协会打交道,为很多金融机构,产业园区和企业提供服务,因此积累了一些资源。当前我们又与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结成共同体,把推动“双招双引”、提升营商环境,作为中国经济新闻联播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所以杨帅局长此访可谓正当其时。
黄凤荣表示,希望通过杨帅局长此访,多了解通河县的招商引资项目和县委县政府改善营商环境方面的一些举措,结合李延平会长介绍的几十个可落地项目,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国经济新闻联播和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一定会有机会为通河县的招商引资提供重大支持。

杨帅简要介绍了通河县的基本情况,指出招商引资工作是通河县委县政府的一把手工程,全县各级党委政府下大气力改善营商环境广招天下客商到通河县发展。
杨帅说,通河县地处哈佳一小时经济圈,具有优越的水陆空交通优势。域内人少地多,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基础设施完备,人参,木耳等物产得天独厚,通河大米闻名遐迩。更重要的是全县干部和群众思想解放,观念先进,形成独树一帜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大批客商在通河县投资兴业取得巨大成功,形成通河县在全国的良好形象。
杨帅说,通河县目前的招商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秸杆等资源的循环利用,农产品,农副土特产品的深加工,文化旅游项目,新农村建设,特色小镇,科技产业园区,优质教育,医疗资源的注入等领域。杨帅表示除上述项目外,通河县对所有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投资投智项目都欢迎。

李延平向杨帅一行简要介绍了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精选的三十多个可能适合通河县落地的双招双引项目。并与杨帅一行就项目落地的一些技术性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双方约定,将由杨帅一行将此访的丰硕成果汇报给通河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双方共同下定进一步推进的决心。
李延平说,为地方政府的双招双引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是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的本份。资源下沉、资金下沉、项目下沉、科技下沉等是我们的特色。"有人把我们称之为专门搞招商引资的专业户,我是接受这个说法的",李延平自豪感说。
通河县地处黑龙江腹地、松花江中游北岸,素有“参王故里、长寿之乡”美誉,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小城镇建设先进县、全国绿色名县等。境内森林覆盖率达74.6%,空气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约3万个,地肥水美无污染,尤以水稻种植闻名于世,周恩来总理曾为通河大米亲自题写奖状,袁隆平院士为通河题词:中国原生态米之乡。以大米为代表的绿色农业和以大果榛子为代表的生态林业,是通河两大特色主导产业,而通河大米已斩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跻身全国高端米前列,其品牌价值彰显。

通河县招商局副局长王吉星、第一分局局长卢万森、第二分局局长王跃桥,以及中国经济新闻联播常务副总编季学坤等参加会谈。

会谈结束后,杨帅等接受了中国经济新闻联播大型网络电视访谈节目《我发布》的录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