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作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中坚力量,在创造社会财富、增加就业岗位、提高税收收入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然而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国际形势日趋严峻的时代背景下,民营企业面临“融资高山、市场冰山、转型火山”等系列痛点,要突破发展瓶颈,克服内外交困局面,深刻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需要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民营企业擘画长远,主动作为,直面深层问题,勇破艰难险阻。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要按照中央要求,细化政策措施,补齐配套举措,选拔一批真心真意干事创业的专业帮扶队伍,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让民营企业从政策红利中增强获得感。
要在落实政策上下功夫。切实把中央和省委出台的惠企政策落实好,把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各项承诺兑现好。积极开动脑筋,从当地民营经济的发展实际出发,吃透精神实质,创新落实思路,拿出落实实招与新招,将上情与实情相结合,创造性地执行惠企政策。要按照“行动快、见效快”的原则,增强真抓实干的意识,细化营商、税收、融资等红利政策,细化贯彻落实举措,制定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加快贯彻落实步伐,提高贯彻落实效率。积极发挥比较优势,调动各方力量,凝聚各方智慧,让政策释放的红利真正惠及民营企业。
要在解决问题上有担当。千秋基业,人才为急,要选拔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专业帮扶队伍,发扬攻坚克难精神,聚焦民营企业发展难题,触及民营企业深层矛盾,深研细究,找准问题根源,披荆斩棘为民营企业发展“输血、解渴”。同时,要克服畏难发愁情绪,强化责任担当,尽锐出战,迎难而上,认真开展调研,摸清民营企业的实际困难和真实想法,围绕企业运行发展、要素保障、风险化解等问题,对症下药,确保纾困解难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全力以赴为企业排忧解难。
要在构建亲清关系上用真心。要“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按照新型政商关系的原则,既要“亲”,也要“清”,积极强化服务宗旨意识,在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担当作为、主动靠前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尊重企业家,真心真意与企业家交朋友,用心用情服务企业发展,真正与企业“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让企业感受真诚与实意,带头在全社会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浓厚氛围。
经济活则金融活,金融机构要深谙经济金融一盘棋的道理,牢固树立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意识。商业银行作为民营企业融资的主渠道,应主动担当作为,提高政治站位,拿出为民营企业减负让利的真金白银政策,对实现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要树立与民营企业“水乳交融、荣辱与共”的理念。民营企业和银行是水和鱼的关系,历史证明,过去,银行的发展没有离开过民营企业,现在、以后更不可能离开民营企业,双方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银行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一定是长期的,不能搞运动,不能搞一阵风,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更要有唇亡齿寒的忧患意识,树立大局意识和长远眼光,一方面对行业前景广阔、面临暂时性困难的企业,要纾困解难、解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金融债委员会作用,协调各方稳贷不抽贷,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对深陷担保圈有风险蔓延趋势的企业,要果断破圈断链、阻隔风险。
适当放宽信贷条件,破解融资难的问题。融资难之所以成为压在企业身上的大山,主要原因是信用贷款难、中长期贷款难、续贷难。为有效落实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指导意见,要在传统抵押物基础上,积极拓展抵质押物的空间,对知识产权、著作权、商标权、股权、税单、债券、贵金属、收费权、林权、土地流转权等抵质押贷款要勇于试点、敢于尝试。要合理提高信用贷款比重,坚持审核第一还款来源,把主业突出、财务稳健、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信用良好作为授信主要依据。
切实减负让利,破解融资贵的问题。银行给企业降成本的“礼包”要切中要害,大力缩短贷款审批流程,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开通绿色审批通道,有效满足民营企业资金需求频次高、用款急的需求。坚决杜绝强制附加承兑汇票、贸易融资等变相提高企业融资成本的表外业务。在经济下行周期,还可适当通过下调贷款利率、变更结息周期等方式,减少企业资金成本,让企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反哺让利”带来的实惠。同时,积极通过采用贷款展期、无还本续贷、借新还旧等方式续作业务,全力助推民营企业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
“打铁还需自身硬,无须扬鞭自奋蹄”。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还要看民营企业自身能否顺应潮流,主动改革补齐短板。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发扬工匠精神,聚焦优势主业,保持战略定力;大力拓宽融资渠道,构建稳定多元化的融资模式;全面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承担惠及社会的公益责任。
聚焦实体主业,保持战略定力。心无旁骛、踏踏实实办实业、沉下心来做主业是民营企业成功的重要法宝,企业家需要有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匠人精神。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立足主业、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对企业来说,拿出高质量的拳头产品,才会赢得社会认可,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汲取部分企业盲目转型扩张、无关多元跨界、粗放发展、风险频发的教训,摈弃把主业当成副业、把跨界副业当作主攻方向的错误做法,以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东方不亮,西方也未亮”。要瞄准一个方向,持之以恒、狠下功夫,切实围绕主业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积极与时俱进,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按照专业专注专心的原则,扎根实体、练好内功,突出主业、做精专业,争创行业一流企业,争做基业长青“百年老店”。
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多元模式。要稳固现行的银行信贷融资模式,在保持融资银行合理数量的基础上,选择优质合作对象,建立稳定的主办银行制度。同时认真盘点资产,敢于亮清家底,最大限度发挥自身资产的融资效益,避免盲目互保引发担保圈风险。要勇于尝试股权融资,通过转让或增股发售方式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注重运用合伙经营和员工持股等激励模式,关注资本市场政策红利,利用近年企业上市条件放宽等契机,抢抓机遇优化达标,因企施策谋划上市融资之路。同时积极探索发行企业债券,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结合生产经营周期和财务实际,适时发行企业债券,作为解决资金需求的又一重要渠道。对非正规渠道融资模式及民间借贷等行为要高度审慎,全面评估其借贷的快捷性和危害性,要充分汲取重大案件教训,切忌长期占用,避免陷入恶性循环,原则上只可作为临时性资金补充方式和周转方式。
完善公司治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强党建、听党话、跟党走,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四个服从”,“两个维护”,强化党组织的建设,发挥党组的战斗堡垒作用及党员职工的模范带头作用,符合条件的将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要紧紧围绕“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结构规范、制度完善、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总体目标深化改革。在制度方面强化内部管理,明晰所有权和经营权责权关系,积极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形成规范的财务体系,通过建立全面、准确、真实、透明的财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和财务行为。在组织架构方面要明确厘清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职业经理人的责权。强化顶层设计,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优化组织结构。在提高管理层效能方面真正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有效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实行和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通过竞争性的选拔,确保职业经理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主动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调动各级管理层和员工的能动性。
践行社会价值,担当社会责任。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依法诚信经营,珍惜无形资产,珍视借款、商业、结算、纳税,争进白名单,莫入黑名单。按照法治社会要求,遵纪守法,依法公平竞争,守住发展底线和基础。要主动履行责任,走绿色发展之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坚持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理念,坚持发展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推进民营企业立足长远、长效稳步向前发展。要结合企业实际投身公益事业,秉承“达则兼济天下”的信仰,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树立公益事业和创造财富同等重要的新时代发展理念。通过爱心助学、慈善捐款、结对扶贫等方式,反哺社会,惠及成果。
(山东省派临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一队队长 郇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