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10月22日黑龙江齐齐哈尔电(记者 魏伯勤 通讯员 李欣 徐新宇)齐齐哈尔市建华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运用改革思维,坚持以“哨”为令,探索形成党建引领新模式,精准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力回应民之所急、所需、所求,让居民充分享受改革红利。

坚持“一张网格统全局”,全面做好顶层设计
坚持“党建引领、空间共享、服务多元”原则,将“小区党建”紧密融入“吹哨报到”工作中。重新构建了“小区(片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楼栋(单元)中心户”的组织体系,选配小区党组织书记93人;以居民小区为单位,创新打破原有网格布局,将辖区34个社区划分为842个网格。建立健全“全科服务”机制,实行小区党支部书记兼任业委会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网格长“一肩四挑”,切实推进党建网格与社会治理网格一体化,实现了“多网合一”。通过社区干部划片、选任网格长、吸纳志愿者及区直部门下沉等方式,建立了4000余人的网格信息员队伍,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实现“群众吹哨、哨响人到”。截至目前,累计受理问题5600余件,已解决5200余件,实现“小网格”发挥了大作用。

坚持“三个清单抓落实”,深入推动基层治理
瞄准问题靶向发力,以“问题清单、督办清单、问效清单”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哨子”精响亮、“报到”快准实。一是听民声、解民意,建立问题清单。围绕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在找准难题、明确重点、依法处置的前提下开展工作,切实避免“吹哨有声、报到无人”的问题。区领导带头深入基层“听哨”,组织梳理形成问题清单100余项,实行台账式推进、销号式管理。二是抓重点、找难点,建立督办清单。定期召开专班会议和“听哨”调度会,听取重大问题进展落实 情况。将疑难问题纳入督办事项,把“吹哨报到”工作纳入各部门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形成问题收集、民意反馈、督察督办的闭环体系,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三是创举措、融要素,建立问效清单。由组织、纪检部门牵头,整治“接哨不报到、不作为、慢作为”“乱吹哨”等问题,纳入问效清单,进行责任倒查和问责追究,规范和约束权力。对执行快、有作为、效果好的,给予通报表扬,激发基层活力,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坚持“四大机制强保障”,优化提升服务效能
聚焦堵点、难点、痛点问题,构建“四大新机制”,全面优化服务效能。一是构建组织保障机制。成立工作专班,由区主要领导任专班组长,逐级“听哨”,层级“报到”,进一步拉近干群距离。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报到”以来,提拔、重用干部40人,在全省范围择优调入23名年轻公务员,全部向基层倾斜。通过逐级择优推荐、选任、选聘街道事业编制等方式,畅通社区工作者晋升渠道。印发《建华区关于厉行减负强化组织关爱的指导意见》及建华区为基层减负“三十条”、建华区街道社区承接工作任务“负面清单”等文件,明确职责任务,加强监督问责,强化组织关怀,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二是构建常态服务机制。开门办民生,回应民生哨。收集民生建议1257条,筛选确定2020年民生事项30个。邀请市民代表参加公开承诺对接仪式,11个承办部门公开承诺。加快推动6个小区、58栋4988户的楼房主体改造。推动“地摊经济”,回应民本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释放消费活力,促进百姓就业,在全区设置了26处临时占道摊区、1233个摊位,大力推行地摊经济,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就业。“一次办”改革,回应民意哨。在区政务中心,新生儿“一件事一次办结”窗口正式运行,新生儿落户、医保、社保三项手续在全省率先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结。三是构建快速反应机制。整合区综治平台、数字城管等信息指挥系统,建立了区、街道、社区三级指挥调度平台,分级受理、筛选、分转、解决基层和群众反映的问题1700余件。畅通微信群、热线电话、公众号等群众“吹哨”渠道,构建回访督办闭环工作体系,开展定期巡察、入户走访、电话回访等600余次,组织动员辖区党员干部和社区志愿者下沉网格,广泛联系群众,实现人人皆可吹哨、及时回应解决问题。四是构建群众评价机制。以群众吹哨响应率、解决率作为重要评价指标,以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工作的考核机制。全面开展“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三问活动,号召群众为区域经济发展献计献策,提高辖区群众对民生工作的参与度、知晓度和满意度,动员8万余人参与“百万群众评支部”活动,以民意评价结果检验基层党组织工作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