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台湾厂商订单远逊去年同期 iPhone 7恐无重大突破

苹果公司的股价自4月26日公布第二财季的财报以来就一路走低,这两天更是受到供应链消息的打击,今天收盘下跌2.37%,股价创2014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而那是苹果股票刚刚一拆七的时候。今天比较戏剧化的是,因为12个交易日的连续下跌,苹果公司的市值今天在盘中再次被谷歌母公司Alphabet超过,不过收盘前Alphabet也顺势下滑,将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座椅再次拱手让给苹果公司。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产业链消息加大打击 看空苹果股票的投资人增多

按照苹果公司往年的流程,新一代手机iPhone 7已经在研发后期,甚至已经在备料准备量产了,恰巧这时传出台湾供应链厂商从苹果公司获得的订单远逊于去年同期的消息,已经看到iPhone 7的消息人士称新一代iPhone没有没有突破性的更新和足够吸引眼球的功能,这让寄望于新一代iPhone能够提振苹果公司营收的投资人感到失望。

苹果公司保密文化十分严格,除了无法控制的运营商经常泄漏iPhone的外观和参数外,公司营收等核心数据一直保护的很好(财报公布的除外)。比如Apple Watch,苹果公司不公布具体销量,投行无数分析师可以给出各种猜测,但就是无法精确知道。而苹果公司供应链厂商因为和苹果业务绑定紧密,并且在台湾上市等原因,就成为观察苹果公司的销售情况和产品预期的窗口。

投资人目前看空苹果股票的原因:

1.新一代iPhone芯片的出货量出现下滑,代表苹果公司和供应链厂商对于未来的预期并不是很好。虽然苹果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芯片的订单,不过目前显然苹果公司都不看好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速下降的情况下,iPhone手机能维持增长,投资人自然不会继续抱残守缺。

2.苹果公司在连续两次财报中都公布了对于未来销量的预测,iPhone的销量和营收预测都不够好,虽然苹果公司在服务项目的营收维持增长,但公司营收的65%来源于iPhone产品线,苹果公司目前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智能无人驾驶汽车还太过遥远。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3.中国市场是此前带来苹果公司高速增长的一个引擎,不过以Icahn为首的看空者都认为这个引擎已经熄火,预计苹果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增长远不如最近三年的表现。iPhone 6s的销售情况就已经证明,“好面子”的中国用户很可能不会如同之前那样疯狂购买没有外观突破更新的新一代iPhone。

iPhone 7可能没有突破性更新 台湾产业链厂商很受伤

按照苹果公司每两年大升级一次iPhone外观的惯例,许多人本以为苹果公司会在今年修改iPhone 6s被诟病的外观,从而吸引iPhone 6和之前的果粉更换新机。不过很明显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需求下滑,手机硬件和外观玩不出多少新花样的当下,苹果公司也选择不冒险,因为苹果公司的营收严重依赖于iPhone产品线,所以如果iPhone 7无法刺激起大规模的换机潮,加上iPhone 6s本就销售不振,苹果未来的营收可能进一步下滑,投资人选择卖出苹果公司的股票也就顺理成章。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苹果公司被iPhone的销售不振和未来低预期拖累,也联带影响到苹果公司在iPhone上的各个供应链厂商,尤其是台湾的厂商。台积电是iPhone 7预计会采用的A10芯片的独家供应商,也是目前iPhone 6s的A9芯片的重要供应商,苹果公司也是台积电最大的客户,苹果公司的订单带来的收益占据台积电总营收的的16%。消息人士称台积电在2016年下半年给iPhone 6s和iPhone 7芯片的发货量预计将同比减少20%-30%。

虽然苹果公司目前将部分芯片交给英特尔等公司,不过台积电还是占据大头,苹果公司也是不想重蹈iPhone 6s发布后“芯片差异门”的覆辙才将A10芯片全部交给台积电的。因为苹果公司对于产业链的供应厂商有着很强的控制能力,所以台积电对于芯片订单的减少预期也是苹果公司对未来一年iPhone销售会减少的预期。

台湾的代工厂在近十年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而享受了产业红利,目前看来这种好日子岌岌可危。在此前的好日子中,为满足苹果公司和其他手机制造厂商的零件和代工需求,台湾产业链的厂商增加了大量的产能,所以智能手机市场的低俗增长到来后,加上利润更高但条件更严格的苹果公司的订单也出现下滑,产业链厂商对于庞大产能的压力也叫苦连天起来。

在外媒观察名单中的19家苹果台湾供应链厂商,已经有15家出现了营收同比下滑的情况。从苹果财报和这些供应链厂商的财报对比可以发现,供应链厂商的营收曲线与苹果公司营收具有高度重合性,也可以看出苹果公司对台湾大型供应链厂商的影响巨大。这些供应链厂商包括鸿海精密、富士康、和硕和广达电脑等业内重要厂商,而这些厂商的组装工厂大部分位于大陆,所以在大陆A股和台湾股市中与苹果公司有关的上市公司,也成为新兴市场被看空的股票。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智能手机领域的另一大巨头三星电子,一直是自己的供应链公司生产大部分配件,所以这些因为苹果公司下调订单而出现产能闲置的台湾供应链厂商在短时间内也无法改换门庭。

苹果公司引发的产业链多米诺骨牌反应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因为目前苹果公司在iPhone手机、iPad平板和Macbook笔记本等均出现下滑,华尔街的分析师们也预测2016年苹果公司的营收将出现年度同比下滑,苹果公司CEO库克也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智能手机行业被认为越来越雷同,产品的创新减少,加上升级以及持续数年,所以出现更换手机的周期变长,智能手机市场整体增速放缓的情况,苹果公司iPhone销量的下滑也是市场大趋势下出现的,不过苹果作为行业的领军者,用户对于iPhone在创新方面的期待也就更强,仅仅取消3.5毫米耳机接口,或者配置双摄像头无法带来新奇感,苹果如果想在智能汽车产品发布之前维持高市值,必须用更多创新来吸引口味日益挑剔的用户。

【责任编辑:张慈】

中国启动“燃烧等离子体”国际科学计划,携手全球点燃“人造太阳”

在安徽合肥未来大科学城,一座名为BEST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主机大厅内,全球能源未来的一页新篇章正悄然开启。11月24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在安徽合肥未来大科学城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主机大厅正式启动“燃烧等离子体”国际科学计划,并首次面向国际聚变界发布BEST研究计划。来自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十余个国家的聚变科学家齐聚合肥,共同签署了《合肥聚变宣言》,

数智赋能解锁文脉守护新范式“今古集”亮相长三角文博会获行业聚焦

11月20日,“今古集:数智赋能·守护文明”2025年社会教育活动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活动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科技保护专项基金主办。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秘书长陶诚,上海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市文创办专职副主任黄建富,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常青等出席活动并致辞,来自文博机构、高等院校、科技企业等众多专家学者与行业代表参加活动。

长三角织就算力“一张网”,数智加速度破局数字时代

一键下单,算力“网购”,87.3EFlops庞大算力资源在长三角地区正像水电一样便捷可及,一场区域一体化的数字革命悄然到来。江苏省一体化算力调度监测平台于11月13日在南京正式上线,这是全国首个省市一体化算力调度监测平台。该平台已监测全省在用数据中心282个,总算力规模达87.3EFlops,其中智能算力占比约70%,成为长三角数字经济的“主力能源”。与此同时,在11月

国家加速制造业升级:到2027年基本建立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

工信部最新部署,到2027年底,我国将基本建立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初步形成多主体参与、多领域布局的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制造业中试平台体系化布局和高水平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高水平中试平台力量进一步壮大,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基本建立,多主体参与、多领域布局、多层次服务的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中试

788 EFLOPS 领跑全球!我国智能算力撑起 AI 创新 “加速度”

截至 2025 年 6 月底,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 788 百亿亿次 / 秒(EFLOPS),相当于全球 80 亿人用普通计算器连续运算 4000 年的总量。这一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最新数据,与 1085 万标准机架、1680 艾字节存力共同印证:我国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已稳居全球前列,正成为人工智能创新的核心引擎。千行百业 “算力赋能” 成效凸显在内蒙古伊利智慧牧场,计算机

中国6G专利全球第一,2025年互联网蓝皮书揭示数字中国新图景

一份备受全球互联网行业关注的年度发展成绩单,在乌镇峰会上如期发布。11月8日,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牵头编撰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和《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正式发布。这两份已连续九年面向全球发布的权威报告,全景式展现了过去一年中国和世界互联网发展的新进展与新成就。报告中的一系列数据令人振奋:中国6G专利申请

2025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会在长沙成功举办

11月1日,由中南大学主办的2025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会暨中南大学校企联理事会会议在长沙开幕。大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旨在充分发挥中南大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优势,搭建一个汇聚校友力量、链接产业需求与大学科创资源的高能级平台。

科技赋能健康 创新引领未来 浙江省盐业健康科技研究院挂牌成立

聚焦盐、泛盐产品、泛食品、大健康等领域,致力于开展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产业融合、成果转化、行业研究和人才培养等业务,为浙盐集团转型发展和拓展第二增长曲线提升科研创新支撑,为助力中国盐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浙盐新动能。

万亿科创债激活硬科技赛道!5月以来资金加速涌入AI、新能源领域,政策工具创新破解融资困局

自今年5月7日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落地后,科技创新债券(以下简称“科创债”)发行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据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发行科创债1428只,总规模达1.58万亿元,同比激增74.94%,其中5月新政后单月发行规模最高达3513.83亿元。资金精准流向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领域,政策工具创新如风险分担机制、长期限产品设计等,

未来π对·智引无界——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万有引力π”在温州启幕

10月23日,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官方展示交流活动——“万有引力π”在温州瓯海奥体中心正式启幕,活动将延续至10月26日。本届活动以“未来π对·智引无界”为核心理念,打造了超2万平方米沉浸式科技展示空间,集结近百家头部科技企业、200余项前沿科技成果,吸引数万名青年科学家、科技创业者及公众共同参与,掀起一场科技创新与全民科普交织的“π级盛会”。

冰城论剑数智潮!第22届中国计算机大会在哈尔滨盛大启幕,1.2万名全球精英共绘智能未来

哈尔滨国际会议中心内,一场思想与技术的盛宴正在上演,万余名计算机领域专业人士汇聚一堂,共同描绘数字智能时代的未来图景。10月23日,第22届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2025)在哈尔滨华旗饭店亚冬馆拉开帷幕。这场以“数智赋能·无限可能”为主题的科技盛会,吸引了全球1.2万名计算机领域顶尖学者、产业领袖、青年才俊及国际组织代表齐聚冰城,共同探讨数字智能技术的前沿趋势与产业变革

蒙牛亮相世界乳业峰会 全面展示乳业数智化的“中国样板”

当地时间10月21日,2025世界乳业峰会于智利圣地亚哥举行。蒙牛集团作为乳业领军企业受邀参加,并在大会上分享其贯穿全产业链的数智化实践成果。其中,蒙牛宁夏“灯塔工厂”作为全球乳业首座全数智化工厂,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展现了中国乳业在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硬核实力。

广东发放“模型券”“算力券”,262亿资金撬动制造业AI革命

制造业规模约占全国1/8的广东正式出台专项方案,通过16条政策措施推动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全面落地,加速“广东制造”向“广东智造”跃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围绕强化关键供给、促进应用推广、构建支撑体系、优化要素保障4大方面提出了16条具体措施。在10月22

全球六成AI专利花落中国!数字核心科技突破激活新质生产力引擎

当人形机器人挥出精准拳击动作与观众互动,当农业大模型为千万亩耕地提供智能种植方案,当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超3.5万家智能工厂——这些充满未来感的场景,正由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全球领先的专利布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全球六成AI创新源自中国国家数据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以157.6万件申请量稳居世界首位。联合国《世界知识产

湖北打造AI产业新高地,3500亿元目标背后有何布局?

武汉一场人工智能领域的盛会,揭示湖北在AI产业赛道上的雄心与蓝图。湖北省人工智能政策宣贯暨产业供需对接培训活动10月19日在武汉成功举办。活动以“政策赋能产业,供需激活生态”为核心,汇集政府、高校、企业及金融机构等多方力量,为湖北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湖北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朱万奎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AI悄然重塑城市运行:从车间到街角的生活之变

走进广东佛山的海天调味品工厂,AI“豆脸识别”技术正以每秒2.5万亿颗的速度对原料进行精准检测;而在新疆的社保大厅,RPA机器人仅用3分钟就能完成失业保险业务的全程办理。这些看似不相干的场景,正勾勒出人工智能渗透城市每个角落的新图景。从产业车间到街头巷尾,AI不再只是科技论坛的热词,而是悄然改变城市运转方式的底层力量。智能制造:工厂的自我革命制造业作

构建新大陆贸易金融体系:数字人民币支点与宁波跨境结算科技模式创新的场景革命

中国构建自主可控贸易新体系的战略蓝图,正从宏观布局迈向微观落地。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通过产业链闭环、货币结算网络、替代性贸易基础设施的三重布局,实现从“融入全球化”到“塑造全球化”的根本性转变。中欧班列与“数字丝绸之路”作为战略双翼,已初具规模。而近期上海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的落地运营,则为这一体系注入了决定性的“金融血液”,其中,宁波跨境结算科技场景的创新模式,正成为将

“终极能源”商业化不再遥远 中国“人造太阳”迈向发电倒计时

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人造太阳”,正悄然从实验室走向现实,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标志着聚变能研发已进入决定性新阶段。近日,中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首个关键部件杜瓦底座成功安装就位,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这个国内聚变领域最大的真空部件,将承载总重约6700吨的BEST主机。与此同时,在四川成都,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研究与培训协作中心正式授牌,这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

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湖南株洲举行,全面展示了北斗产业发展的最新成就与未来图景。从深空到地面,从产业链到生活圈,北斗正快速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亮眼数据折射出产业的坚实跃升,创新成果展示了技术的勃勃生机,国际合作描绘着开放共享的新图景——今天的北斗,不仅是定位导航的“中国名片”,更是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合作的全球公共产品。NO.01产业链条日益完整峰会期间,《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