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Alphago战胜李世石:人工智能还将带来哪些变革

 

       谷歌的Alphago 4:1 战胜围棋九段李世石,这一场旷日持久的“人机大战”在围棋界和科技界引起了巨大的舆论漩涡。一时间,仿佛全世界的人都对人工智能都关心了解起来,关于人工智能是造福人类还是颠覆人类的正反观点也是甚嚣尘上。

有意思的是曾经和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和其他的人工智能专家联名签署了一封禁止开发人工智能武器公开信的马斯克还是开发Alphago公司Deepmind的早期投资者。马斯克还因为担心人工智能会无比控制而伤害人类的言论而获得“阻碍科技进步奖”。那么离我们似乎并没有那么遥远的人工智能将会带来哪些变革呢?以笔者的观察,人工智能将会对智能家居、无人驾驶等方面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智能家居

随着2014年谷歌以32亿美金收购智能家居创业公司Nest那时起,智能家居火了!智能硬件火了!有多火? 据IT桔子的数据,2014年国内外智能硬件融资数达到273次,2015年国内外智能硬件融资数达到150家。研究机构纷纷预测,智能家居是下一个亿万级的市场,资本、创业者、互联网巨头、传统家电厂商纷纷疯狂投入,以等待风口的到来。可是到了2016年,甚至是2015年末,资本市场和媒体都没有之前那样狂于热智能家居了。智能家居产品做好了,可是风为什么没有来呢?

智能家居给我们的愿意是很美好的,早晨当你从睡梦中醒来,你喜欢的音乐响起,窗帘徐徐拉开,空调自动调节到适合的温度和湿度,面包机、咖啡机、热水壶自动启动为你准备好美味的早餐,洗碗机帮你把锅碗清理干净,扫地机帮你清理垃圾,你高高兴兴的去上班,门锁自动开闭,家里的电器全部关闭,智能安防系统开启,随时向你汇报家里的突发事件,晚上回到家,门锁和灯光自动打开,电视,空调,空气净化器打开……这不是梦寐以求的家嘛!

可是现实的智能家居现状是什么样的呢? 市面上绝大多数智能产品还停留在远程控制和定时的阶段,比如要打开灯光,需要你掏出手机,打开APP,找到你要打开的灯,触碰打开。真的是没那么方便有没有?而且不同品牌的智能家居产品还不能彼此控制,所以你要控制家里的电器,还需要打开不同的APP……这是很多消费者无法接受的。

对于这个问题,欧瑞博智能家居CEO王雄辉对我表示到 ,“智能家居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单品的智能化,比如一个智能灯,一个智能插座,一个智能门锁等等;第二个阶段是不同智能单品的联动,比如智能门锁打开的时候,灯光打开了,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高于高于25摄氏度的时候自动打开了空调,PM2.5传感器检测到空气质量不好,自动打开了空气净化器等;第三个阶段是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实现的全自动、自学习、自感知的智能家居系统,这个阶段的智能家居才是普通销售者所期望的智能家居,它能自动学习和分析到消费者的家居习惯和喜好,自动打开家里的电器和灯光,消费者不需干涉和控制。”

当被问到真正的智能家居何时才能到来的时候,王雄辉表示,“欧瑞博已经在经历智能家居的第二个阶段,我们已经实现了不同智能单品的联动,比如门打开的时候自动打开灯光和电视,温度高时自动打开空调等联动控制,下一步我们计划引入具备人工智能能力的家用服务型机器人,来做家庭总管,全部管理你的家庭,当然这个阶段需要5-10年的时间。”我们可以推测,人工智能极有可能是打开智能家居的任督二脉的关键技术,实现真正“懂”你的智能家居,将极大的方便和舒适我们的家居生活。

 

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的主要玩家目前主要是美国的特斯拉、谷歌,德国的宝马、奔驰, 当然国内的百度和比亚迪也有积极投入研发。恰巧是无人驾驶的主要玩家中也有很多在人工智能方面领先的公司,比如谷歌和特斯拉,再比如国内的百度(也许有人不这么认为,但最起码在国内百度是公认的人工智能大拿),我们也不难看出人工智能其实是无人驾驶的关键技术。

无人驾驶汽车其实可以视为是一种机器人。从原理上来说,不过是传感器感知路况和周边情况,然后传输到CPU,CPU根据人工智能对情况做判断,然后通知电传系统,电传系统根据信号操控机械装置,最后机械装置操控车辆做各种动作。

在这个过程中,电传机械控制这方面基本已经完善,因为过去的20年,汽车行业的进步主要就在这方面。而技术的难点就在前两步,怎么用传感器准确的感知周围的信息?人工智能如何做判断?

从技术路线上来说,感知周围情况有多种模式,谷歌选择了激光传感器,激光传感器对距离的判断非常准确,但是价格昂贵,恶劣天气下实用性受限。目前,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的成本高的吓人,主要就是激光传感器的原因。

人工智能方面的考验程度更高。其实高速公路上的无人驾驶并不太困难。谷歌现在没有问题,奔驰、奥迪也没有问题,VOLVO没有问题,甚至中国搞的无人驾驶高速也跑了286公里不出问题。这是以为高速路的情况现对简单,对人工智能要求的算法不是很苛刻。在市内驾驶就完全是两码事了。

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项目主管厄姆森说,“在市区里行驶一英里路程要远比在高速公路上更为复杂,因为前者在一个小的区域中会因为规则的不同存在数百种不同的路面情况。我们花了大量时间改进了我们的软件,因此它现在可以实时的区别上百个不同物体——如行人、公共汽车、由协管员手握的停车标志,或者是骑自行车者给出的要通过马路的手势信号等。”

在人工智能方面,其他厂商距离谷歌还差得远,谷歌的人工智能水平已经接近实用了,其他厂商还在表演阶段。马斯克表示,Alphago战胜人工智能让人工智能早熟10年,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人工智能的日益成熟,无人驾驶的到达不会太过遥远,到那时,我们还要考那让我们费尽周折的驾照干什么呢?

当然人工智能除了将给智能家居和无人驾驶等带来变革外,也正在影响着酒店服务业,餐饮业,制造业等行业。在一些餐厅和宾馆,我们已经看到了服务机器人为客人端菜送水,提供信息服务等;工厂里,工业机器人也在越来越多的取代工人, 2014年中国市场中国工业机器人实现销量5.6万台,增幅达54%。李开复博士表示,将来人工智能将取代办公室中的助理、行程人员、文秘和经纪人等工作。美联社的机器人已经可以每个季度写3000篇新闻稿了,居然已经我们不禁要问,这个疯狂的世界,你究竟要怎样?不过让人工智能代替人类做一些相对简单、重复、枯燥的工作,人类集中精力去做更有创新和艺术的工作也是人类的福音。

 

Alphago战胜李世石让我们见识了人工智能的开始,人工智能的变革在继续……




【责任编辑:张祥光】

中国启动“燃烧等离子体”国际科学计划,携手全球点燃“人造太阳”

在安徽合肥未来大科学城,一座名为BEST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主机大厅内,全球能源未来的一页新篇章正悄然开启。11月24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在安徽合肥未来大科学城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主机大厅正式启动“燃烧等离子体”国际科学计划,并首次面向国际聚变界发布BEST研究计划。来自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十余个国家的聚变科学家齐聚合肥,共同签署了《合肥聚变宣言》,

数智赋能解锁文脉守护新范式“今古集”亮相长三角文博会获行业聚焦

11月20日,“今古集:数智赋能·守护文明”2025年社会教育活动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活动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科技保护专项基金主办。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秘书长陶诚,上海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市文创办专职副主任黄建富,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常青等出席活动并致辞,来自文博机构、高等院校、科技企业等众多专家学者与行业代表参加活动。

长三角织就算力“一张网”,数智加速度破局数字时代

一键下单,算力“网购”,87.3EFlops庞大算力资源在长三角地区正像水电一样便捷可及,一场区域一体化的数字革命悄然到来。江苏省一体化算力调度监测平台于11月13日在南京正式上线,这是全国首个省市一体化算力调度监测平台。该平台已监测全省在用数据中心282个,总算力规模达87.3EFlops,其中智能算力占比约70%,成为长三角数字经济的“主力能源”。与此同时,在11月

国家加速制造业升级:到2027年基本建立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

工信部最新部署,到2027年底,我国将基本建立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初步形成多主体参与、多领域布局的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制造业中试平台体系化布局和高水平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高水平中试平台力量进一步壮大,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基本建立,多主体参与、多领域布局、多层次服务的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中试

788 EFLOPS 领跑全球!我国智能算力撑起 AI 创新 “加速度”

截至 2025 年 6 月底,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 788 百亿亿次 / 秒(EFLOPS),相当于全球 80 亿人用普通计算器连续运算 4000 年的总量。这一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最新数据,与 1085 万标准机架、1680 艾字节存力共同印证:我国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已稳居全球前列,正成为人工智能创新的核心引擎。千行百业 “算力赋能” 成效凸显在内蒙古伊利智慧牧场,计算机

中国6G专利全球第一,2025年互联网蓝皮书揭示数字中国新图景

一份备受全球互联网行业关注的年度发展成绩单,在乌镇峰会上如期发布。11月8日,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牵头编撰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和《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正式发布。这两份已连续九年面向全球发布的权威报告,全景式展现了过去一年中国和世界互联网发展的新进展与新成就。报告中的一系列数据令人振奋:中国6G专利申请

2025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会在长沙成功举办

11月1日,由中南大学主办的2025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会暨中南大学校企联理事会会议在长沙开幕。大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旨在充分发挥中南大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优势,搭建一个汇聚校友力量、链接产业需求与大学科创资源的高能级平台。

科技赋能健康 创新引领未来 浙江省盐业健康科技研究院挂牌成立

聚焦盐、泛盐产品、泛食品、大健康等领域,致力于开展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产业融合、成果转化、行业研究和人才培养等业务,为浙盐集团转型发展和拓展第二增长曲线提升科研创新支撑,为助力中国盐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浙盐新动能。

万亿科创债激活硬科技赛道!5月以来资金加速涌入AI、新能源领域,政策工具创新破解融资困局

自今年5月7日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落地后,科技创新债券(以下简称“科创债”)发行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据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发行科创债1428只,总规模达1.58万亿元,同比激增74.94%,其中5月新政后单月发行规模最高达3513.83亿元。资金精准流向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领域,政策工具创新如风险分担机制、长期限产品设计等,

未来π对·智引无界——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万有引力π”在温州启幕

10月23日,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官方展示交流活动——“万有引力π”在温州瓯海奥体中心正式启幕,活动将延续至10月26日。本届活动以“未来π对·智引无界”为核心理念,打造了超2万平方米沉浸式科技展示空间,集结近百家头部科技企业、200余项前沿科技成果,吸引数万名青年科学家、科技创业者及公众共同参与,掀起一场科技创新与全民科普交织的“π级盛会”。

冰城论剑数智潮!第22届中国计算机大会在哈尔滨盛大启幕,1.2万名全球精英共绘智能未来

哈尔滨国际会议中心内,一场思想与技术的盛宴正在上演,万余名计算机领域专业人士汇聚一堂,共同描绘数字智能时代的未来图景。10月23日,第22届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2025)在哈尔滨华旗饭店亚冬馆拉开帷幕。这场以“数智赋能·无限可能”为主题的科技盛会,吸引了全球1.2万名计算机领域顶尖学者、产业领袖、青年才俊及国际组织代表齐聚冰城,共同探讨数字智能技术的前沿趋势与产业变革

蒙牛亮相世界乳业峰会 全面展示乳业数智化的“中国样板”

当地时间10月21日,2025世界乳业峰会于智利圣地亚哥举行。蒙牛集团作为乳业领军企业受邀参加,并在大会上分享其贯穿全产业链的数智化实践成果。其中,蒙牛宁夏“灯塔工厂”作为全球乳业首座全数智化工厂,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展现了中国乳业在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硬核实力。

广东发放“模型券”“算力券”,262亿资金撬动制造业AI革命

制造业规模约占全国1/8的广东正式出台专项方案,通过16条政策措施推动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全面落地,加速“广东制造”向“广东智造”跃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围绕强化关键供给、促进应用推广、构建支撑体系、优化要素保障4大方面提出了16条具体措施。在10月22

全球六成AI专利花落中国!数字核心科技突破激活新质生产力引擎

当人形机器人挥出精准拳击动作与观众互动,当农业大模型为千万亩耕地提供智能种植方案,当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超3.5万家智能工厂——这些充满未来感的场景,正由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全球领先的专利布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全球六成AI创新源自中国国家数据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以157.6万件申请量稳居世界首位。联合国《世界知识产

湖北打造AI产业新高地,3500亿元目标背后有何布局?

武汉一场人工智能领域的盛会,揭示湖北在AI产业赛道上的雄心与蓝图。湖北省人工智能政策宣贯暨产业供需对接培训活动10月19日在武汉成功举办。活动以“政策赋能产业,供需激活生态”为核心,汇集政府、高校、企业及金融机构等多方力量,为湖北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湖北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朱万奎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AI悄然重塑城市运行:从车间到街角的生活之变

走进广东佛山的海天调味品工厂,AI“豆脸识别”技术正以每秒2.5万亿颗的速度对原料进行精准检测;而在新疆的社保大厅,RPA机器人仅用3分钟就能完成失业保险业务的全程办理。这些看似不相干的场景,正勾勒出人工智能渗透城市每个角落的新图景。从产业车间到街头巷尾,AI不再只是科技论坛的热词,而是悄然改变城市运转方式的底层力量。智能制造:工厂的自我革命制造业作

构建新大陆贸易金融体系:数字人民币支点与宁波跨境结算科技模式创新的场景革命

中国构建自主可控贸易新体系的战略蓝图,正从宏观布局迈向微观落地。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通过产业链闭环、货币结算网络、替代性贸易基础设施的三重布局,实现从“融入全球化”到“塑造全球化”的根本性转变。中欧班列与“数字丝绸之路”作为战略双翼,已初具规模。而近期上海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的落地运营,则为这一体系注入了决定性的“金融血液”,其中,宁波跨境结算科技场景的创新模式,正成为将

“终极能源”商业化不再遥远 中国“人造太阳”迈向发电倒计时

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人造太阳”,正悄然从实验室走向现实,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标志着聚变能研发已进入决定性新阶段。近日,中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首个关键部件杜瓦底座成功安装就位,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这个国内聚变领域最大的真空部件,将承载总重约6700吨的BEST主机。与此同时,在四川成都,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研究与培训协作中心正式授牌,这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

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湖南株洲举行,全面展示了北斗产业发展的最新成就与未来图景。从深空到地面,从产业链到生活圈,北斗正快速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亮眼数据折射出产业的坚实跃升,创新成果展示了技术的勃勃生机,国际合作描绘着开放共享的新图景——今天的北斗,不仅是定位导航的“中国名片”,更是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合作的全球公共产品。NO.01产业链条日益完整峰会期间,《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