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讯 记者 张仲民 北京报道 】记者今日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首个两化融合国际化标准获国际电信联盟通过,这将极大助力我国企业转型升级。

两化融合是指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信息化成为工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常规手段。信息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不再相互独立进行,不再是单方的带动和促进关系,而是两者在技术、产品、管理等各个层面相互交融,彼此不可分割,并催生工业电子、工业软件、工业信息服务业等新产业。两化融合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企业信息化,信息条码化,是国家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中的描述。
该标准中文名称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持续竞争能力建设方法论》,国际通用名为Methodology for building sustainable capabilities during enterprises digital transformation”简称Y.MEDT。
该标准由国家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科技司、国际合作司提供指导和支持,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牵头完成,在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局第20研究组(ITU-T SG20)全体会议通过。

据悉,此国际标准预计将于2019年3月正式发布。
该标准项目以我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GB/T 23000-2017、GB/T 23001-2017的核心成果为基础,为引导企业以数据为驱动,加速技术变革、流程优化和组织创新,持续打造数字经济时代新型能力,加速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三个方面的方法指导。
一是定义了“两化融合”等关键术语,为统一各方对两化融合的认识、进一步促进合作交流奠定基础;
二是将国家标准中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基本框架成功推广为国际标准,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增进国际交流、深化务实合作创造了条件;
三是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基本框架为基础,给出了企业在两化融合背景下建设可持续竞争能力的通用方法,是面向国际共享企业数字化转型经验的重要内容。

此次国际标准的通过,标志着长期以来我国在两化融合领域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模式创新的成果得到国际同行认可,对于共享我国两化融合实践成果和产业转型升级方案、增强我国在两化融合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参加此次评审的,包括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德国、意大利、法国等50多个国家的政府主管部门官员和技术专家组成的各国代表团,约120名代表出席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