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海南存在不少"光棍村" "脱单"困境折射几多"脱贫"挑战


题:海南存在不少“光棍村”,“脱单”困境显示几多“脱贫”挑战?

新华社记者赵叶苹、罗江

“村里有差不多四成适婚男性结不了婚,真让人头疼。”说起“光棍村”这个“外号”,海南省陵水县文罗镇坡村村委会主任王仁会连连摇头。日前召开的海南省两会上,农村大龄男青年娶妻难问题也引起了参会代表委员的热议,“光棍村”在海南大量存在,其背后是复杂的社会民情问题,反映出严峻的扶贫挑战,“脱单”需“脱贫”,然而,与摆脱经济贫困相比,思想上的脱贫是更为艰巨的社会工程。

 

“男婚女嫁”为何成了稀罕事?

“农村大龄男青年的婚姻问题成了社会老大难!”今年海南省两会上,一份政协提案引发讨论,大家纷纷指出,很多村子大把男青年娶不到老婆,这种“光棍村”在全省有不少。

民革海南省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陈海平介绍,民革海南省委对口扶贫的琼中县吊罗山乡就有不少“光棍村”,有个村子连续5年都没办过喜事。

男婚女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为何这么多农村青年在婚恋问题上犯难?贫穷是人们能够想到的首要原因。

“部分农村贫困落后,外面的女孩不愿嫁进来。村里女青年外出打工后也不愿再回村。”海南省政协副秘书长房方说,相较之下,农村男青年外出务工不多,和异性交往机会有限。

 

去年春节,琼中县吊罗山乡政府想方设法牵线搭桥,利用外出打工女青年返乡的机会,组织了几十名未婚男青年,开展相亲活动,最终也只促成了两三桩婚事。

 

陈海平认为,观念落后才是造成光棍们“娶妻难”的主因。随着国家废止农业税及各种惠农政策相继出台,大多数农民只要勤劳肯干,钱袋子就能渐渐鼓起来。

这一看法得到村干部的认同。在海南省陵水县文罗镇坡村,30岁至60岁的未婚男性有500多人,周围村庄的光棍率虽低一些,但也接近30%。然而,这个镇地处海南东南部,靠着冬季瓜菜和圣女果种植,当地农民的生活条件并不差。

“500多人娶不到老婆,不是他们干不了农活,而是他们‘脑子不好’。”不善言辞的王仁会想表达的是,光棍们很多没上过学,脑筋僵化、观念落后,上一代人也没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态度,以致养成懒散习气,喝酒赌博成了最大的爱好。

 

“光棍村”里暗藏大量社会隐患

近年来,为了发动大龄男青年发展生产,走出去接触异性,海南各级政府也想了不少法子。

有人外出打工从外省带回来老婆,有人搞种养脱贫致富娶妻生子,但还是有不少男性“剩”了下来,最让人着急的是,很多帮扶措施得不到他们的响应。

在陵水县文罗镇,当地政府为发展打工经济,举办就业招聘会上,内地工厂急缺工人、保安,单身汉们报名却并不踊跃;村干部将扶贫办下拨的圣女果苗种到“光棍们”的田里,不少人却没热情打理;免费开办的汽修班,报名者也寥寥无几。

“‘光棍们’好吃懒做的生活态度是最大的问题。”王仁会说,基础差、再学习难度大的确是技术扶贫难的原因之一,但不少单身汉打一天零工挣100元便歇上两三天,花光了再接着谋活计,宁愿把地租出去赚租金也不愿亲手搞种养。

 

农村大龄男性频频“落单”,也为社会稳定埋下了隐患。

房方说,大量的农村单身男性没有家庭的温暖和约束,心理上受压抑且被歧视,经济上不宽裕又个性孤僻,势必导致这些青年自暴自弃,失去人生目标和追求,将赚来的血汗钱用于酗酒、聚众赌博、买私彩甚至嫖娼、吸毒。

研究社会学的三亚学院院长陆丹认为,家庭幸福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有主观结婚意愿却无法实现,偏离了社会正常“轨道”,难免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甚至使个体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

房方还表示,农村男青年没有成家、无需承担家庭责任,难以产生发家致富的愿望,如此庞大的人力资源被浪费,对生产力是一种破坏,也将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小康的建成。

 

“脱单”需脱贫,扶贫需扶志

不少代表委员指出,经济基础是光棍们获得婚姻的前提,而要拔掉穷根,迫切需要改变的是他们懒散的生活态度。

王仁会说,从目前送种苗没人要、送知识没人学、送工作岗位没人去的情况看,帮助光棍“脱贫”、“脱单”都无从下手。

“‘光棍村’问题折射的是扶贫攻坚任务艰巨。”海南省扶贫办主任吴井光说,扶贫先扶智,输血更要造血,教育是改变落后观念的有效举措。为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接受教育,海南于2005年在全国率先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如今不少市县又推行免费高中教育,全省中职学校学费全免,贫困生还能获得生活补贴,农村学子只要肯学都有机会。

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凭借一技之长勤劳致富,然而,帮助年龄大、生活态度懒散、脱贫主观意愿不足、再学习难度大的“光棍们”脱贫还需另辟蹊径。

海南省“十三五”规划提出“三年攻坚脱贫,两年巩固提升”的计划,通过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劳务输出、文化教育、生态移民、社保兜底等十大举措全方位发力。

“各市县将继续针对贫困户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吴井光说,想方设法帮助贫困的单身汉在经济上脱贫,逐渐在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转变落后思想,也有更多机会遇到合适的对象。

吴井光还坦言,思想上的贫困比经济上的贫困更可怕,观念的转变毕竟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如何扶“志”仍是横亘在面前的一道巨大难题。



【责任编辑:雨蝶】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