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国家文化名镇:内蒙古乌兰察布隆盛庄


年幼时就知道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隆盛庄曾经是中国北方的著名商贸古镇,一直想去探访,终于在2016年4月22日成行。

在路上,我不无担忧地想,十个全覆盖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隆盛庄不会被粉刷成一个现代化的小镇吧?进了庄才知道我的顾虑是多余的。而破破烂烂的街景让我顿生另一种失望:保护的太差了,新式的房子与旧式的建筑杂处,不少古民居已经塌了顶,露出骨架一般的椽子,不少故居的墙已经歪歪斜斜。

副镇长徐智俊接待了我们,他向我们略谈了保护古镇的最大难处就是资金不到位,另一个原因是政府想收购古民居以好好保护,而几户古民居的主人漫天要价。古镇的开发与保护任重道远。


一,古民居


遗留着历史痕迹的古建筑 2_副本.jpg


隆盛庄地区曾是明长城三道边上的重要关口——威宁口,乾隆三十二年(1768年),清政府招民在此垦荒建庄,概取乾隆盛世之意,定名隆盛庄。隆盛庄镇于2012年底被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首批传统村落,2014年3月被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镇外的明长城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镇内的清真寺和南庙是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县市级历史建筑11处,镇内历史建筑共44处。

隆盛庄镇地处要塞,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南接内地,北通草原,凭借晋冀两大商道交汇处得天独厚的交通枢纽优势,成为旅蒙商贸的集散地和旱码头,成为清末民初闻名遐迩的商业重镇。当年的隆盛庄繁华程度超过丰镇、归绥,据说商号数百家,到处是牲畜、皮毛、粮店的商号。


遗留着历史痕迹的古建筑 1_副本.jpg


据介绍,原来镇上约四万人,现在剩下四千多人,很多居民出去打工定居在外了。如果打造好古镇旅游业,人口还用外流吗?

我们首先观看了四老财巷。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清末一芦姓老财所建的一处四合院,人称芦家大院,这里有100余年的历史。建筑大量使用砖雕、木雕,保存较为完整。看得出从前住户的富裕安详,人丁兴旺。

段家大院没有门楼,只有高大的正房三间,气势恢宏,两边耳房各两间略显寒酸。段家后人早已搬走,房子已倒卖了好几手,现在的主人近70岁,是2007年花两万元卖下的。我试着问了一下,假如政府给你相同面积的楼房置换你的房子,愿意吗?老太太回答,老了,不想住楼房。也许是奇货待沽吧!


遗留着历史痕迹的古建筑 3_副本.jpg


张家大院门楼高大轩敞,依稀有三个字“安且吉”,寓示平安吉祥,据说文化大革命被红卫兵砸掉了,只留下模糊的底子。张家大院里面的房子很矮,张家的孙媳妇已经六十多岁了,说这院子原来是皮坊,因为房顶要晒皮子,不能铺瓦,也不能太高了;院子里有一眼古井,据说因为打井时没有招待好工人,井里的石头没有砌整齐,水桶会被石头碰几次,上来的水就洒了一半,都是同一班山西匠人干的活,邻居几家都没有这种现象。这个妇人说,张家老大曾经是丰镇一中校长,退休去包头定居了;老二在绵阳,曾经是军官,八十多岁了;她家是老三,没出去,守着老宅子。

走在隆盛庄街上,随便在街边路上就可以看到雕刻精致的拴马桩,旗杆石,石门墩。据镇干部介绍,现在有15块记录功德的石牌,8处拴马桩,20余处古井,8块石磨盘、碾子等有形文化遗产,成为隆庄镇珍贵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凭借这些古物应该打造一个车水马龙商贾云集的复古小镇。


二,隆福寺

圣城耶路撒冷有三大教派,犹太教是母教,滋生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因为争夺圣城战争了几百年,至今不得安宁。而隆盛庄也曾经是三大宗教聚集地,却是和睦相处。这里有伊斯兰教的清真寺,有基督教堂,有关帝庙改成的隆福寺。揭示了隆盛庄曾经商旅云集、民族众多的繁华。

南庙也就是关帝庙,后来改成隆福寺。主殿的墙壁上有关于关公的壁画,上面两层壁画曾经被顶棚遮住因而保护完好,虽经百年依然色彩艳丽,下面两层被白灰粉刷过,后来洗去白灰又重新上彩描摹,色彩已经不如上面。

这原是一座闻名蒙晋冀的庙宇,古香古色,前来祈福的商人与居民络绎不绝。可是在“文革”期间经受了灭顶之灾。寺院的钟鼓楼等大部分建筑被破坏 ,直至1998年,丰镇市委市政府批准南寺的佛教活动,并换墙换瓦,对寺庙内的油画壁画、雕塑佛像等进行维修。

俗姓杨的主持,怎么看也不像仙风道骨的高僧,倒像一个穿上僧服的老农民。联想到少林寺的主持释永信还是一脸俗气,怎能苛求一个小地方小寺庙的和尚呢?

看着大红大紫的朱门与彩像,不由不让人联想,这一定映照着世俗的欲望吧。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三,清真寺

让人惬意的是清真寺保留了肃穆与质朴。

清真寺建筑形式为传统的中国宫殿式风格,也夹杂了哥特式建筑的风格,庄严巍然。教长室、满拉宿舍、沐浴室、库房等建筑一应俱全,形成里外三进院落,大门、二门、围墙、照壁、南北配房齐全的完美建筑群落。

清乾隆末年,归绥富商路径丰镇隆盛庄出资购下现清真寺院落,建造8间殿宇,形成基本规模。道光十年(1830年)陕西华隆马阿訇被请来住寺,又捐筹款扩建清真寺,新盖大厦、前后抱厦、南北配房及大门、二门、围墙、照壁等。民国十五年(1926年)随着回族人口增加,大殿又加盖一层,成为三层大殿,可供千人礼拜。

殿内匾额颇多,其中有阿拉伯文匾额两块,第一块所书内容摘自《古兰经》第二章第238节:你们应该坚持礼拜,坚持正中的拜功,应该顺从地向安拉肃立。第二块所书内容摘自《古兰经》第七十二章第18节:一切清真寺,都是真主的,故你们应祈祷真主,不要祈祷任何物。阿拉伯文楹联一对,其一内容摘自《圣训》:信士在清真寺,犹如水中鱼。其二内容同摘自《圣训》:伪信士在清真寺,犹如笼中鸟。

民国十五年(1926年)回族知名人士、时任绥远都统的马福祥书汉文:其尊无对、开天古教匾两块。还有悬于大殿外北厢房门额上的民国四年(1915年)汉文尊大清高匾1块。

德王所提牌匾“守真存诚”昭示了清真寺晚晴时的知名度与重要性,落款不是公元,是成吉思汗纪元734年,显示了德王裂土而治的勃勃野心。

这些均为穆斯林老人在文革期间冒着危险保存下来的真品,可作为一百多年来隆盛庄清真寺历史的见证。

1979年,丰镇县人民政府和乌兰察布盟民委拨款1.4万元,修缮隆盛庄清真寺。寺貌和内部设施基本恢复原状。

准备去基督教徒参观,镇干部说,这是后来盖的,旧教堂已经毁于文革了。那就不看也罢了。叹息着听镇干部讲述庙会的盛况。


四,庙会

说起隆盛庄,不得不说的便是每年六月廿四传统庙会。据史料记载,农历六月廿四是关帝诞辰,自乾隆三十三年至五十二年,隆盛庄每年六月廿四古庙会由民众自发组织,源于民间祈雨又兼商贾祭拜关帝祈福保佑,流传至今已有240多年历史,是乌兰察布市民间民俗活动的典型代表之一。

庙会中各路民间艺术表演也纷纷加入。特别是山西艺人带入的抬阁、挠阁、社火、秧歌和古装大戏等节目尤为重要,使庙会成为当地十里八乡广大老百姓所喜爱的综合性物质文化盛宴,为庙会增添了浓浓的民俗色彩。

徐镇长介绍说,过去办庙会时,选拔挠阁的孩子很严格,个子高的不要,体型胖的不要,孩子们争着抢着想上,现在人口少了,安全意识高了,却没有人愿意让孩子上去了。

每年一度的庙会是当地老百姓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除春节之外最热闹的日子。每逢庙会,即使再忙,也要携老扶幼前来参加。即使已在外地定居多年的人们,也会专程赶回来参加家乡的传统节日。庙会至今仍保留了以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岁岁平安为特点的朴素信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一样“上三元”最早是清朝年间隆盛庄八大行社之一,专门加工干货系列食品,融合了回、蒙、汉三种民族的食品加工技术,其中丰镇月饼已经成为著名的民间美食。

夕阳西下时,我们告别了隆盛庄。

隆盛庄,隆盛庄,曾经隆兴天下、盛况空前的隆盛庄已消失在记忆里,她还会重复昨天的繁华吗?





【责任编辑:张祥光】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