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婆婆这一年迷上了电视购物,什么豆浆机、面包机等都往家里买,关键是买的很多东西都不实用。”昨日(25日),家住万州沙龙路的市民刘丽(化名)对记者说,她婆婆姓张,78岁,每个月的退休金有3千多元。张大妈不爱娱乐,就是迷上了电视购物,致使她像很多工薪族一样,每个月成了“月光族”。
万州工商提醒市民,不要看到电视上“最低价”、“赠送”、“无效退款”等煽动性的宣传就冲动,要理性消费。
“我记得婆婆第一次电视购物买的是电压力锅,买回来用着效果还可以,也许这就是导致她后来迷上电视购物的原因。”刘丽告诉记者,她婆婆退休后喜欢在家看电视,边看边用小本子记录屏幕上的抢购热线,尤其听到“抢购剩余几分钟”、“最低价”、“打一折”等之类的促销语,就会拿起电话咨询、订购。
“我看我婆婆是迷上电视购物了,把每个月3千多的退休金都搭进去了,跟很多工薪族一样成了‘月光族’,她不买点东西就手痒,又轻信电视购物,我老公劝了她几次也没啥效果。”刘丽拿出这一年来她婆婆在电视上购物的收据,记者看到最近一个月的数据清单,豆浆机198元、面包机320元、进水器加热管子298元、衣服288元及一张保健品的清单1568元……
不忍责怪婆婆的刘丽无奈地表示,她婆婆买的很多东西一点都不实用,价格也不比实体店便宜。
昨日晚上7点,记者在万州移民广场随机采访了10位年龄在55岁至69岁之间的市民,40%的市民表示曾电视购物过,另外60%的市民表示不相信电视购物,更愿意去实体店购物。
家住万州静园路的市民周贵林说:“我也不是看着啥都买,都是过日子能用得上的。”而另一位市民王德美却不相信电视购物会买到货真价实的东西,她说,“我更乐意去实体店货比三家,能摸、能看、能对比才真实。”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市民退休后手里有了闲钱,有消费支出的能力。但他们又受到去商场逛街体力吃不消和不会网上购物的局限,而电视购物操作简单、方便,打个电话就送货上门,也就成为部分退休市民最能接受的消费方式了。
电视购物作为一种消费方式,让一些退休后的市民觉得快捷又方便,但其产品存在的质量、售后服务等一系列问题也足以让市民引起重视。
因此,万州工商相关负责人提醒广大市民,首先要明白电视购物的利弊,其次是要索要并保管好发票或有效购物凭证,不要看到“最低价”、“赠送”、“无效退款”等煽动性的宣传就冲动,要理性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