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交通拥堵垃圾遍地 郑州沿黄旅游带问题重重怎么破



128956680_14623400256341n.jpg

郑州黄河大堤通道经常交通拥堵


128956680_14623400256701n.jpg

沿黄旅游带内一处景点,周边垃圾遍地。


核心提示|作为郑州城区的后花园,郑州黄河大堤两侧区域近年来发展迅速,各种景点、景区及旅游服务场所如雨后春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前往观光游乐。不过,囿于交通、管理及配套设施等方面问题,郑州沿黄旅游处境尴尬,不仅让市民怨声载道,旅游经营者也是叫苦不迭。

交通瓶颈、旅游管理问题长期存在,如何才能解决?记者进行了采访。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吐槽|美景待字闺中,不少景区景点很郁闷

今年五一小长假,如以往不少节假日一样,在郑州市花园口黄河滩区经营一处庄园的张先生还是高兴不起来。不为别的,就因为眼看着庄园不远处的游客成群结队,但就是进不来。

张先生经营的庄园,距郑州黄河湿地公园大门口只有三四公里,距黄河大堤道路更近,不足两公里。目前已经投资上千万,内部修建了很多独具特色的旅游设施。

按照张先生的观点,他已经非常尽心付出了,经营不好不仅是自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外部环境。

“要是黄河大堤道路不堵、周边环境能干净整洁一些,肯定会有改善。”他说。

与张先生一样,在郑州黄河滩区经营一家大型主题盆景公园的李先生等多位老总感同身受。

他说,不仅仅是游客进不来,因为天河路黄河大堤通道路口经常交通拥堵,很多游客还存在出不去的问题,这都给园区经营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周边这么多景区、景点,都很有特色,可就这一条必经之路,只要一拥堵,我们就郁闷了。”

现状|交通:通往景区长期依赖一条防汛路

根据大河报记者实地走访并不完全统计,仅郑州城区段的黄河滩区范围内,就有大大小小的旅游景区、景点及其他旅游目的地超过30处,而要前往这些地方,双向两车道的黄河大堤是必经之路。

这条狭窄的道路,成了卡在这些景区、景点脖子上的“生命线”,近年来惹来不少市民的抱怨。

正如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大河报记者实地走访所见,黄河大堤道路从花园口到天河路段之间,通行持续不顺畅,加上一些车辆在路边乱停乱放,拥堵让不少市民焦心。

这种逢节假日拥堵的常态化场景,相关部门也曾施力解决。比如,郑州市交警五大队现在天河路与黄河大堤路口设置了红绿灯,并增加了不少交通提示牌。不过,道路先天不足,让拥堵难以从根本上解决。

按照郑州市黄河河务局有关人士介绍,现在实际承担公路职能的黄河大堤道路,最初原本只是一条防汛通道。

早年出台的《河南黄河堤防养护补偿费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就规定,黄河大堤道路是防御洪水的主要屏障,不作公路使用,在黄河堤防全段范围内,对于行走堤顶道路不同型号的车辆收取相应的堤防养护补偿费,用于维护堤顶路面。为此,郑州市区段的黄河大堤还设了李西河、岗李、花园口等多处收费站。直到2010年左右,这些收费方才停止。

“以前是防汛通道,不是为旅游修的,目的和建设标准都不一样,这是先天不足。现在沿黄旅游发展了,出现矛盾是早晚的事。”该人士说。

管理:多头管理最终成“无人管理”

除了交通瓶颈,包括黄河滩区在内的郑州沿黄区域长期以来存在的环境脏、乱、差问题,也殃及形象,饱受诟病。

5月1日上午,位于郑州市黄河湿地公园南侧的黄河坝头、路边、生态防护林内,不少烧烤的市民随地丢弃垃圾。至下午6时许游客陆续散去后,这些地方方圆百米目视范围内,塑料袋、餐巾纸、各种垃圾一片连着一片。

一些不明身份的人员,还曾向游客强行收取卫生费。值得注意的还有,虽然游客众多,但这里并没有垃圾桶等设施。卫生间也没有,随地大小便问题多见。

此外,在很多景区大门外道路边,小商小贩云集,占道经营,使得本就不畅的交通更是雪上加霜。特别是一些热点景区周边,乱如集市。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对此,郑州市惠金黄河河务局下属的郑州花园口旅游管理处工作人员赵先生说,黄河滩区节假日拥入人数动辄上万,加上景区不再收取门票,他们的管理根本力不从心。

按照郑州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工作人员王先生的说法,黄河滩区土地最早都是农田,没有旅游场所,如今旅游业快速发展,在监管体制没有及时跟进的情况下,出现管理滞后问题也是在所难免。

他说,目前,郑州城区沿黄旅游管理涉及部门众多。除了他们外,还有郑州市惠金黄河河务局、郑州市惠济区文化旅游局以及相关乡镇、街道办,并没有主导部门,而且职能不清、责任不明、互不隶属,实际情况是“都在管,都管不好”。

期盼|沿黄旅游带,落实配套项目

资料显示,至少从7年前开始,郑州市委市政府就曾提出过“沿黄旅游带”的概念,并将其上升到郑州城市发展亮点的高度。同时,郑州官方也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进行阐释,还曾落实了不少配套项目,以推进发展。

然而,近年来,这一概念被官方提及的频率降低。与这种表象对应的是,郑州黄河大堤两侧一些政府投资的配套项目,不少存在荒废现象。即便没有荒废,也显得较为破败,生机不足。包括沿黄快速通道在内的道路,尽管规划了多年,但至今仍是断头路,未能充分发挥应有功用。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更是郑州发展旅游的优势,也是亮点,如果从政府层面不重视沿黄文化旅游产业带的发展,不注重解决存在的问题,那不仅是我们企业的损失,更是郑州这座城市的损失。时间越往后拖,将来解决的代价越大,难度也越大。”一位沿黄景点业内人士说。

除了业界呼吁,郑州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有关人士昨日披露了一个好消息。据介绍,郑州市政府将在黄河滩区修建多条旅游通道,“这个工程已经通过了规划,2016年将开工建设,总投资大约两千万。”

“发展沿黄旅游带,区位有优势,文化有内涵,我们企业有动力,市民也有需求,就希望政府能够当好‘管家婆’,从政策制定、制度设计等方面,主动作为,积极作为,把这个好事做好。”上述人士说。



【责任编辑:张祥光】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