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北安新县:惠民工程为何成为老百姓眼中的“样子货”
北方的春天,正是小麦“起身”的时节,在这个时候,春灌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对小麦的生长和收获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也出台了很多关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而小型农田水利就是众多举措中的一项。
河北省安新县连续多年被评为国家“小农水”重点县,实行农田水利的全面建设。那么,工程建设的怎么样?建成后是否能够使用?老百姓对工程有怎么的看法?
本网编辑来到河北省安新县同口镇,初到项目区本网编辑就听到远处柴油机轰鸣的声音,田地里的小麦虽然已经开始“起身”,但是长势并不良好,光秃秃的一片连着一片;智能井房排列在地头,大多数井房内的电表度数停留在零的位置,从智能井房伸出的电线线头裸露在地面上,井房外的电源开关没有任何保护设施。
村民:工程建成“样子货”

村民告诉本网编辑:工程是“样子货”,不能使用,井房就是在原有的老井上扣一个罩子,有的里面连电线都没有,整个这一排没有一个能用的,因为工程施工,田地里要铺设管道,我们村的麦子比正常年份晚播种一个月,看看这麦子,看哪哪不行,没什么收成了。所以我们现在只能用柴油机抽取河道里的污水浇地,费时费力。
村民无奈用污水灌溉农田

在项目区走访发现,柴油机机器轰鸣,一排排的水管伸到污水河里,抽取河道里的污水灌溉,河道很长,河水已经变质发黑,散发着臭味,河面上飘满了垃圾,村民告诉本网编辑,在工程建好之初,我们(村民)都很高兴,因为用智能井房灌溉,方便,省时省力,但是,后来大家发现大多数机井抽不上水,因为机井是10多年前的老井,水泵是新泵,由于泵大井小,井的深度不够,造成井下坍塌。致使我们无法使用,只能抽污水浇地。但是本网编辑在安新县2014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招标中看到,第一标段的内容为,更新机井。那么,安新县水利局有没有按照标书的内容施工,去更新机井呢?
河北省安新县,连续多年被评为国家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建成后将初步实现基本农田“旱能灌、涝能排”,使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但是,本网编辑在安新县同口镇2014年项目区内看到,工程从建设到完成已经过去了两年,大部分工程 仍然无法使用。
安新县水利局:“村民喜欢用污水浇地”

安新县农水股杨柳行
随后本网编辑把了解的情况反映给安新县水利局,该局农水股杨柳行副股长解释道:“该工程是2014年度小农水项目,但是到2015年下半年才完成审批,工程总投资2495.3万元,涉及三个乡镇的18个村庄。”面对本网编辑提出的村民们无法用工程设备去灌溉农田的问题时,杨副股长说,村民守着污水,就喜欢用污水浇地。并称村民并没有向水利局反映设备不能使用的问题,设备都可以使用,造成设备不能正常使用的原因是村里的变压器小,需要增容。当本网编辑提出机井出现坍塌致使工程无法使用时,杨副股长承认工程确实使用了村里十多年前的老井,是老井出现了坍塌的情况。
“样子货”是村民对工程最为直接的看法。老井坍塌,工程无法使用,直接导致了村民用柴油机抽取河沟里的污水灌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让广大老百姓能够使用它,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同时也达到水利扶贫的目的,提高贫困家庭的收入。那么安新县水利局是否遵循了 “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的原则,又是否达到了工程建设的标准,农民的诉求何时可以得到解决,其中的缘由值得有关部门深思。
来源:消费日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