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山东雷雨大风致21趟列车晚点 部分路段交通瘫痪

6月21日,济南东城下起暴雨,傍晚有汽车被困水中。据齐鲁壹点壹粉“雪景往事”

6月21日,济南东城下起暴雨,傍晚有汽车被困水中

21 日,东营大风把广告牌吹坏了。网友供图

21日,东营大风把广告牌吹坏了

21日下午到晚上,一场雷雨大风席卷山东北部和中西部,在缓解旱情和带来一些清凉之外,也给交通出行惹了大麻烦。胶济客专就因为大风刮起的彩钢瓦落在电网上导致停电,造成至少21趟高铁和动车晚点。

21日下午,不少网友在微博上反映山东境内的高铁和动车大面积晚点,网友“迷迭香199108”说:“进入山东就一路停,现在在泰安站临时停车,这一停就停了个把小时多了……”不仅如此,很多网友都说自己乘坐的途经胶济客专的高铁和动车都在中途临时停车,时间久的晚点二三个小时。

当天下午3点19分从青岛出发,向济南方向行驶的G260次列车马上就要到淄博了。沿途都下着大雨,小唐(化名)正准备再看篇小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刚驶入淄博站列车就不动了,而且一停就停到了晚上8点半,之后重新启动,晚点至9点56分才到济南。

“列车长在广播里说,前面有一趟动车因线路故障停车了,所以我们也只能停车。”小唐说,他还是第一次遇到高铁线路故障停车,原本以为很快就能修好,却不知道一停就停了三个半小时。“停的时间实在太久了,乘客不耐烦,列车长也没有办法。我们的车走不了,后面的车也走不了,应该整条线都中途停了。”小唐说。

不仅是从青岛到济南的列车出现了中途停车,G195次从北京出发途经济南的列车也晚点了。这趟车16点10分从北京南出发,18点16分抵达济南后,继续往东。但据乘坐该趟列车的微博网友“拾四儿”21日晚8点左右发的一则状态,这趟车在济南停了三个小时。“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该网友说。21日晚上10点,网友“-小于同學-”将列车广播发上微博,称G277次列车由于章丘至淄博段的雷电天气,线路设备无法供电,晚点256分钟。

记者在铁路客服中心网站查询晚点情况发现,从青岛到济南的19趟列车能查出晚点,最长的晚点近四个小时,多数抵达济南时都在23点左右。北京到济南方向的列车中,G197出现了三个半小时左右的晚点,G195则查不出具体的晚点情况。

这么大面积的晚点,到底是什么原因?当晚6点49分,济南铁路局官微发布消息,“凶手”竟是彩钢瓦。原来,由于强雷雨大风将沿线居民建筑物上的彩钢瓦刮到铁路供电网上,导致胶济客专济南东至章丘间接触网停电,造成多趟列车晚点。由于高铁和动车是接续发车,如果前面的列车出现晚点,必会影响后面动车的时间。

经铁路部门紧急抢修,当晚7点10分接触网恢复供电,晚点的列车陆续恢复运行。铁路部门表示他们启动了应急预案,对给乘客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并请旅客谅解。

积水淹了汽车,收费站雨棚也塌了

雷雨大风不仅逼停了列车,还在各地处处惹祸。

据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公众出行平台微博发布的信息,截至21日晚上10点,因暴雨天气封闭了G15沈海高速胶州、九龙、王台、胶南、泊里、大场收费站双向入口;G18荣乌高速滨州港收费站因暴雨天气雨棚坍塌,双向出入口临时封闭;G35济广高速济南站东向入口、华山站双向入口,G20青银高速章丘收费站双向入口等封闭;邹平、周村、淄博、临淄收费站银川方向入口禁止危化品车辆及大客车通行。

济南、东营等地城市积水较为严重。短时强降雨从东到西先后侵袭济南,部分路段交通陷入瘫痪,给市民出行造成很大困难。工业南路、飞跃大道、工业北路、炼化路、世纪大道部分路段积水严重,基本无法通行。有的车辆被困在积水中动弹不得,有市民抱怨:“西边还是大晴天,东边汽车已经在水里趴窝了。”

据气象部门信息,济南市区义和庄监测站降雨量达144毫米,其他不少监测点却几乎滴雨未下。

在东营,西城部分路段由于突发降雨而淹没了路面。大风把路边的大型广告牌都刮弯了,部分区域还降下了冰雹。

今明两天还是酷热配雷雨!德州菏泽最高温将达37℃

据山东省气象台21日17时发布的消息,22日白天我省是降水的间歇期,天气闷热;23日起我省又将迎来连续的雷雨天气。

虽然降了大雨,但不能减轻丝毫酷热,据省气象台信息,22日,山东17地市中,除了青烟威日四市是30℃以下的凉快天外,11个市将出现35℃及以上的高温。其中德州和菏泽最高温达到37℃,济南和聊城将达到36℃。而且多地有雷雨或阵雨,雷雨地区雷雨时阵风7~8级。

23日,酷热与雷雨大风仍会相伴而来,最高气温内陆地区34℃左右,沿海地区29℃左右。不过23日夜间到24日白天,鲁南地区天气阴有大到暴雨转多云,其他地区天气阴有雷雨或阵雨转多云。大范围降雨终于带来一丝凉爽,最高气温内陆地区将降到31℃左右,沿海地区27℃左右。

【责任编辑:张慈】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