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民进党市长“瓜分”机场

“你飞台北吗?那得带上游泳圈、扇子、手电筒。”台北的朋友在电话中调侃。进入6月,台北桃园机场不得安宁,淹水、断电、漏雨……台湾新当局顺势撤了机场“前朝”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可是,行李的传送带又不转了,行李分拣系统停摆,旅客找不着行李团团转。无论旧董事长还是新总经理,机场一律不给面子,三天两头出麻烦。

更麻烦的是,民进党执政的桃园市、台中市、高雄市趁桃园机场之危一哄而上,都向新当局要机场,有的要权利,有的要升格,有的要扩建,抢机场大战在这些市长们之间展开。

桃园不让机场成“租界”

台湾最大的机场位于桃园市,民进党执政后“去蒋”,将过去的“中正”机场以地为名改为桃园机场。今年入夏,桃园机场变身“水上机场”后,机场给出的解释是,机场周边地区下了2个小时的雷暴雨,机场旁边的埔心溪溪水暴涨,倒灌机场,且水中夹杂大量垃圾与浮木,造成排水障碍。因此,改善埔心溪防坡堤和闸门是关键。

埔心溪防洪设施归桃园市管辖,民进党籍桃园市长郑文灿听闻此言不干了,反击称“埔心溪未有溢堤状况”,机场淹水责任都在机场,“工程排水未臻完善,又逢急骤雨,造成排水溢流。”这还没完,郑文灿顺势提出,既然机场在桃园,彼此影响,管理部门应设置一个机场与桃园的平台,共同解决机场的问题,包括防灾、交通、安全、通关、检疫等,再也不能让机场在桃园“租界”下去了,“已经到了该改变的时候”。

机场不同于一般的地方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过去桃园机场归属台湾交通部门,是“中正国际航空站”,马英九任上,航空站改制为股份制的公司,希望市场化为机场带来新的发展和运营模式。现在机场水深火热,有人支招请外国团队来管理;有人称要全面民营化,管理部门不介入经营;现在桃园“地主”又出来要“管辖权”,机场管理的药方一时开不出来。

台中升格为“国际机场”

桃园机场淹水,台中市先以备援机场为名出师,市长林佳龙对外宣称,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分散桃园机场的风险,就不能忽略台中。即使不遇暴雨等突发情况,桃园机场的承载量也到极限,投入建设台中机场正当其时。他声称台中市大动作争取机场升格绝非趁人之危,而是“我们帮桃园机场解围”。

很快,台中市透露,台当局已拍板定案台中原有的清泉岗机场升格为“台中国际机场”,交通管理部门将投资兴建跑道及停机坪,扩建机场设施。台中市也将投入配套建设,包括道路、地铁、轻轨等,将来机场到市区的车程将由2.5小时缩短为1小时。

台中清泉岗机场原为军用机场,因在淮海战役中阵亡的国民党中将邱清泉得名,曾是驻台美军的基地,2004年才转型为军民共用的机场,2010年扩建,2013年启用第二航站楼,现在又升格为“国际机场”,可谓三级跳。清泉岗机场几年内大发展,其实得益于两岸因素,因为大陆游客喜爱的日月潭、埔里、溪头、杉林溪等景点都在台湾中部,这提升了清泉岗机场的市场潜力。只是不知民进党籍的台中市市长,对于未来两岸关系的走向有何考虑。

高雄拿“南向”说事儿

高雄多年来一直在争取扩建机场,这次却让台中市跑赢了,火爆的高雄当然不肯罢休。在台北的高雄政治人物联合召开记者会,声称:“不反对台中变国际机场,但台中还在准备中,高雄早已准备好。”这话也并非全是造势,高雄小港机场的确比台中的机场资格老,是台湾的第二大机场,从上世纪60年代就转型民用,但因为小港机场位于市区,跑道不够长,不能起降新型号的大型飞机,再加上有噪音管控,实行宵禁,整夜不能起降,限制了机场的发展。高雄一直在争取台湾交通部门的支持,一是迁建机场,二是增加可起降的航班。

此次,高雄又拉着蔡英文“南向政策”的大旗说事儿,称现在落实蔡英文的政策是要务,交通部门应该响应“南向”,把台北南飞的航班拨到高雄来,否则中南部的人要去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还得先乘高铁北上,如果从高雄走,省时省钱。如果桃园机场过度拥挤,又不重视小港机场,就是忽略南部,是“天龙国(指台北)思维”。

政治拉不动飞机

对于民进党籍市长们的这场争抢,台湾舆论指出,高雄要迁建机场,可现有的机场还没饱和,容量600多万人次的小港机场,平均每年只进出400多万人次。说到航线分流,更要算经济账,曾经有航空公司从高雄飞美国,因旅客太少而最终停飞。至于不确定的“南向”,倒真不如两岸航线更实惠,高雄自2008年起陆续开通直飞杭州、深圳、上海、福州、长沙、北京等航线,提升了小港机场的运营业绩。

虽说当下民进党当家,民进党籍市长们能够呼风唤雨,但拉动飞机的还是客源,而非政治。台交通部门指出,台湾已有17个机场,除桃园机场外,多数都使用率偏低,全在亏损中。仅台北、台中、高雄的3个机场营利,主要收入也非起降费,而是场租。航空公司不管你“南向”不“南向”,有旅客才会起降。

对于这场机场大战,有“老民航”投书媒体一针见血:应多些专业考量,跨越政党,尽量避免沦为派系分赃或空降酬庸的恶性轮回……

【责任编辑:张慈】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