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马英九驳仲裁 现场展示太平岛淡水

台湾国际法学会14日在台北举行座谈会,质疑所谓南海仲裁结果的公正性。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用大量事实据理力争,证明太平岛是岛不是礁,并在现场展示了太平岛上的淡水,称赞“品质好到不行”。

太平岛为什么是岛?

台湾国际法学会专家学者首先从专业的角度,认为仲裁程序不符合正当法律程序,没有法律约束力。

随后,身为台湾国际法学会前理事长的马英九,也单独发言,列举事实证明太平岛是岛。

马英九说:“到底是一个岛屿?还是一个岩礁?仲裁法庭它定了三个标准:第一个就是客观的承载能力,关键就是淡水。在整个南沙的岛礁里面,太平岛是唯一有淡水,而且它淡水的品质好到不行。”

马英九还现场拿出自己1月登太平岛时带回的水,称纯度高达99%,还戏言和某知名饮用水品牌差不多。他指出,英国人出版的中国航海指南,提到太平岛的水比其他地方都好;台当局前“环保署长”魏国彦研究指出,因为太平岛的珊瑚礁结构形成小水库,水质很好,不仅可以供人洗涤烹饪,更可以直接饮用。

马英九还说,岛外学者到太平岛,他们都喝了5号井的水,没有不适,也觉得质量好,可见法官依据的资料太老。他也曾邀请仲裁法官来,他可以亲自导览,“他们来了还可以争论,可是他们不来”,如此不了解太平岛作出这样的裁决怎么让人信服?

而针对菲律宾官员提出太平岛上水源在四、五月容易枯竭一说,马英九表示岛内淡水丰沛,每天生产3吨水,菲方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不晓得消息哪来,这从来没有出现过”。

这一问题曾被菲律宾反复强调,南海仲裁法官也认为是将太平岛定为“岩礁”的关键。马英九此前在出席一场研讨会时表示,台大有位教授曾在英文媒体写文章说,太平岛既没有水也没有可耕地,一切都仰赖进口,文章出来后菲律宾律师兴奋极了,去年开庭时不断引用说台湾国际法教授自己都这样说。媒体证实被点名的这位教授叫姜皇池。

马英九认为,连这样的一个岛都被否定,“我们完全没办法服气”。

判断是岛还是礁,仲裁庭另外两个所谓考量标准:一是“要能维持稳定的社群”,二是“不依赖外来资源”。马英九说,太平岛长期有人居住生活,有水果蔬菜,养鸡养羊都没有问题。有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实施紧急救援:“太平岛在过去10年当中,一共提供了20次援助,照顾了21个人。怎么照顾呢?岛上有一家医院,有10张病床、3位医师、3位护理人员。”

对于维护民族主权,两岸是否有合作空间的问题,马英九表示,民间合作方案值得讨论,两岸学术机构相互交流研究成果,将会发挥很大作用。

太平岛的蓝绿之争

虽然马英九在会上表示,支持民进党当局不接受所谓仲裁结果的立场,但两岸媒体都注意到民进党此前反对马英九登太平岛的立场。

台湾《联合报》梳理了此前一些绿营和偏向绿营人士的言论,并指出过去近一年来岛内有些人认为“仲裁案”事不关己,甚至讪笑马当局的积极举措。认为他登岛不明智的政治人物与学者,在“仲裁案”后纷遭打脸。

2016年1月27日,民进党“立委”林俊宪:太平岛离我们这么远,是守不住的,马登岛是为了个人历史定位,若去将在历史上留下笑话。

2016年1月28日,民进党“立委”赵天麟:民进党不接受、予以谴责,盼马在“政权”交接期间自持、保守,不能在重大议题上做出过分的作为。

2016年1月28日,“时代力量”“立委”林昶佐:登太平岛没帮助,盼马别当麻烦制造者。

2016年1月28日,台北市长柯文哲:不晓得马英九在做什么,“政权”交接期太长,长到令人每天都心惊胆颤。

2016年1月29日,“立法院”观察基金会董事长姚立明:马英九登太平岛是为了自己的历史定位,若继续暴冲,“立法院”应该弹劾。

2016年7月6日,民进党“立委”王定宇:菲律宾提出的“南海仲裁案”五大重点,未将太平岛列入裁定目标,所以如果你问我“马英九卸任前,在那边忙什么?为何而忙?”,我只能说“鬼才知道!”

此前,台湾媒体还曝出民进党当局对仲裁结果措手不及,临时废新闻稿,当局则极力否认。

【责任编辑:张慈】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