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邢台洪灾已致25死13失踪 官方解释为何12村进水

日前河北邢台市发生连续强降雨,造成大范围受灾,据邢台市官方今日最新通报,截止到今日7时,全市受灾人口103.4万人,造成25人死亡,1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逾10亿元。

通报称,邢台市已紧急转移安置88568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13392公顷,其中承载面积25403公顷,绝收面积3437公顷,毁坏耕地面积415公顷。倒塌房屋4051间、严重损坏房屋5726间、一般损坏房屋8924间,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519万元,其中农业损失37184万元,基础设施损失3915万元,家庭损失13649万元。

@邢台发布 凌晨消息称,国家气象站资料显示,邢台市日降水量224.3毫米,突破历史同期极值,强降雨超出河道承载量,造成七里河沿岸村民受到损失。

7月22日晚7时,河北省邢台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官方微博“邢台发布”消息称,从7月19日开始,该市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遭遇“96.8” (注:1996年8月)后最大洪水,造成不同程度灾害损失。截至20日16时,全市平均降水167.7毫米,最大降水临城上围寺673.5毫米,沙河、内丘、临城、邢台市区、邢台县、隆尧、南和多地出现350毫米以上降水。这次强降雨历时长、强度大、面积广,多项数据已超过“63.8”、“96.8”数 值,形势非常严峻。

以七里河为例,其上游东川口水库流域降雨量达到364.5毫米,水库蓄水量已达极值,从19日20时开始漫坝溢流。南石门镇最大一小时降水量100.6毫米,仅7月19日凌晨3时到20日零点,累计降雨量就达到368.6毫米。据推算,这次降雨过程,造成七里河京广铁路桥以上流域最大洪峰流量达到1830m3/s。

7月23日凌晨1时,“邢台发布”消息称,从7月19日开始,该市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遭遇“96.8”后最大洪水,记者就市民关注的为何七里河行洪给下游开发区带来较大影响的问题,分别采访了市水利专家张英林,市气象专家杨永胜。

杨永胜介绍,7月18日8时至21日8时,全市过程平均降水204毫米,200毫米以上降水出现在铁路沿线附近及以西地区。国家气象站资料显示,邢台市日降水量224.3毫米,突破历史同期极值,强降雨超出河道承载量,造成七里河沿岸村民受到损失。

张英林说,注入七里河的洪水有两路,一路来自东川口水库溢流及区间流入。东川口水库为小Ⅰ型水库,控制上游流域面积84平方公里,总库容928万立方米,是以防洪为主,灌溉、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开敞式水库,泄洪不能控制。 监测数据显示,7月19日晚,东川口水库流域降特大暴雨,流域内最大降雨364.5mm,发生最大出库时间为7月20日2时,水位为226.6m,蓄水 445万立方米,入库382m3/s,出库382m3/s,区间多条小河沟同时流入七里河。洪峰达到邢左公路桥时,流量为500 m3/s以上。另一路邢台市市区防洪分洪道,承接邢台市西部南石门流域洪水,流域面积约50km2,南石门地区也是暴雨中心,7月19日8时至21日8 时,累计降雨427.8mm,形成洪水通过分洪道在玉带桥以70 m3/s以上流入七里河。

两路汇合达到580 m3/s,七里河在107国道处形成大洪水。七里河在大贤桥迅速收窄,通过能力只有40 m3/s左右,造成洪水漫过河堤决口,使开发区12个村进水。

张英林表示,这次强降雨历时长、强度大、面积广,多项数据已超过“63.8”、“96.8”数值,给当地防洪抢险带来很大的困难。邢台市各个部门将继续严密监视水情,全力开展抗洪抢险,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财产损失。

截止7月22日11:30,最新灾情统计:灾情造成9人死亡、11人失踪。

灾情涉及全市21个县(市区),受灾人口76.2万人,紧急转移安置89932人。倒塌房屋1762间、严重损坏房屋746间、一般损坏房屋1449间,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4917万元,其中农业损失23818万元、基础设施损失2826万元、家庭财产损失5200万元。

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86254公顷,其中成灾面积18900公顷、绝收面积2598公顷、毁坏,耕地面积66公顷。受灾农作物有玉米、棉花、花生、谷子等,主要是内涝和倒伏,有部分农田被冲毁绝收,蔬菜受灾面积9.2058万亩,畜牧业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790多万元。

面对突如其来的汛情,全市及各相关县市区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全市上下戮力同心,众志成城,凝聚起一股抗洪抢险的坚强力量。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县、乡、村各级干部,昼夜未眠、靠前指挥,解决工作中突出问题。市级分包领导赶赴救灾一线,指导各地开展抗洪抢险工作。

截至22日中午12点,石安高速全线通车。邢临高速公路除邢台南收费站封闭不能上下道外,其他站口均可通行,市区车辆可以从石安高速中兴大街收费站、邢汾高速东马庄收费站转邢临高速。邢衡高速除任县站口封闭不能上下道外,全线通车。邢汾高速东马庄、羊范、路罗收费站正常通行,路罗以西封闭。供电方面,暴雨导致16条35千伏线路、408条10千伏线路、2座35千伏变电站停运,4833个台区停电,经过抢修,已恢复14条35千伏线路、382条10千伏线路,1708个台区。

当前雨情虽然有所缓解,但水情汛情依然严峻,相关县市区坚持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市防汛办提醒:现在邢台市多条河道正在行洪,群众不要到河边近距离看水、戏水、捉鱼。同时,所有涉河工程施工人员及设备要全部撤出河道,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责任编辑:张慈】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