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后小姐弟遇难 相隔600米被发现
2016年7月19日晚10点,河北邢台,暴雨已经持续数日。距离村庄三十米的七里河,依旧水波不惊。
这本是一个稀松平常的夏夜。5岁的豆昊泽看完了一集《熊出没》,在姥姥的催促中恋恋不舍地回到卧室;9岁的张雨诺和6岁的张皓轩在“协作”吃完半只西瓜后沉沉睡去;86岁的张贵连躺在自己的卧室内,脑中还在反复着河北梆子的旋律。
4个小时之后,来自七里河的浊流冲破河堤,掀翻路面,朝着沿岸村庄进发。平静被瞬间打破。

七里河洪水进入大贤桥河道 航拍图
23日上午,邢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发布消息称,由于“近期暴雨洪水远超1963年和1996年,为历史极值,灾情涉及21个县市区,受灾103.4万,截止7月23日9点,洪灾已造成死亡25人,失踪13人”。
高红革最终找到了外孙豆昊泽,在自家的客厅里。“还好,他一直在家里。”高红革想。
豆昊泽今年5岁,圆脸,小眼睛,笑起来双眼会眯成线,像极了韩国男星Rain。家里人都很宠他,旺仔牛奶,火腿肠,这些在农村小卖部“售价不菲”的零食,他几乎没有断顿。几天前,豆昊泽迷上了画画,家人又为他买来了水彩笔。
如今,这盒新拆封不久的水彩笔,和一本练习簿一起,躺在高红革家的冰箱顶上。“他还没有留下一幅画。”高红革说。
高红革经常忍不住回想,如果那个凌晨,在察觉到异响后,自己把豆昊泽一起带出门,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20日凌晨两点左右,睡在西厢房的高红革,忽然被一阵响动声惊醒。她觉得有点像水声,但又不确定。于是,她决定出门去看看。
就在她来到院子后,洪峰冲破砖墙,朝着屋子方向扑来。高红革惊叫一声,即被吞没。而正在西厢房内熟睡的外孙豆昊泽,没有发出一丝声音。
高红革用双手,在满是淤泥的家里“抠”了几天,终于找到了豆昊泽。一起被发现的,还有一盒水彩笔,一只自行车辅助轮——5岁的豆昊泽,正在学习如何骑自行车。

豆昊泽的塑料玩具挖掘机
豆昊泽最喜欢的动画片是《熊出没》,常常看到深夜,然后被姥姥高红革催促去睡觉。动画片看多了,他看到路边轰隆驶过的挖掘机,会抬手一指,用邢台方言不无羡慕的高喊:看,老吊车!
而现在,一台塑料玩具挖掘机躺在厨房的淤泥中,就像此前无数次被随意放置。
张雨诺,张皓轩:相隔600米被先后发现
时隔一天,张雨诺和张皓轩姐弟俩被双双发现。张雨诺在七里河桥下,张皓轩在另一侧的苞米地,相隔600米。
他们的爷爷张振国记得,在此之前,姐弟俩几乎形影不离。
2013年,张振国贷款20多万,开设“振国板材”,做起了木料生意。在工厂的选址上,张振国动了一番脑筋。

失去孩子的父母在被洪水冲毁的屋外放着贡品。
最终,他选择了位于大贤村南端,紧挨着七里河大堤的一处空地。这里视野开阔,更重要的是,工厂的隔壁就是龙王庙。张振国觉得,龙王庙,很灵。
当晚,突如其来的洪流,瞬间涌向河堤上的龙王庙,并将张振国一家淹没。
在张振国的印象中,张皓轩和张雨诺“好得像一个人”,两人都喜欢吃巧克力,而姐姐通常会让给弟弟吃。
而被全家宠着的弟弟张皓轩,却出人意料的“没有脾气”。7月9日,是张振国的生日,6岁的张皓轩为爷爷戴上了“生日冠”,还甜甜的唱了一首《生日歌》。
周围的村民都说,张雨诺和张皓轩姐弟俩,“漂亮”,而且“会说话”。
一家人在洪水中被冲散后,张振国发动了一百多名亲戚参与寻找。每当听到传言,某地发现了人,他的心就猛地一惊。
7月21日,张雨诺在七里河桥下露出了头,一天后,张皓轩在对面的苞米地里被发现。
张贵连:用河北梆子教子
7月23日,韩新廷还是显得有些遗憾:那天,如果吃完饭后,再陪老娘聊一会儿,如今会不会不那么愧疚。
和大贤村的不少人一样,韩新廷在家中做木材生意。而86岁的老母亲张贵连,就住在他的厂房内,紧挨着韩新廷一家。
在五个兄弟姐妹里,韩新廷从出生到如今,从来没有跟母亲分居过。即便生意忙碌,他也坚持每隔三天,陪着老母亲一起睡觉。
他认为,这是自己对母亲教育的反馈。
张贵连没有文化,也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在韩新廷的记忆中,母亲常常用传统曲种河北梆子的剧目,向自己教授人生道理。张贵连并不见得能唱好,但是却往往能把故事里蕴含的寓意,讲解得很清楚。
如今,韩新廷的价值观,很大程度是受了那些忠孝节义,重诺守信的故事影响。
7月19日,在一家人一起吃完晚饭后,韩新廷没有去母亲的房间,而是跟儿子聊了会。几个小时后,厄运不期而至。
现年86岁的张贵连,是本次邢台水灾的死亡者中,年龄最高的一位。

七问邢台洪灾:是否人为泄洪 为何伤亡出入大
7月20日凌晨,河北省邢台市大贤村七里河河水暴涨漫堤,致全村被大水淹没。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截至7月23日9点,洪灾已造成邢台市境内死亡25人,失踪13人。其中,大贤村共有8人死亡,1人失踪,是受损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当地村民对救灾过程中的诸多环节提出质疑,甚至表示灾后7小时未见救援力量出现。对此,京华时报记者采访了邢台市相关负责人,对一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1 洪灾发生前是否发布预警?
曾通过多渠道发布预警
京华时报记者了解到,村民对于此次洪水最不满之处,就是洪水进入村庄以前官方的预警措施。当地村民称,除了在洪水进村前半小时左右的广播预警外,他们没收到其他任何预警,也没有见到网上传言所称“村支书挨家挨户敲门通知村民”的情况。
根据邢台市副市长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表述,7月18日,根据邢台市气象台预测,19日至20日邢台将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水,降雨期间邢台市气象台每两个小时发布一次雨情信息。自19日22时至20日8时,将雨情通报调整为每一小时一次,并通过市电视台、微信、微博等信息传播渠道对社会公众进行广泛传播。邢台市委外宣办负责人高振魁也表示,在本次洪灾前,当地防汛办等部门对群众进行了预警工作,主要通过短信、广播、报纸等渠道发布预警信息,具体的预警发布频率他本人并不清楚,“但肯定是一直在发”。
而对于村民反映的洪水进村前并未收到预警信息的情况,高振魁表示,村民的说法不准确,“(肯定之前)都收到了,可能是大家都没当回事儿”。他进一步表示,对于大贤村的情况,根据其个人理解,“有的村民当时可能已经睡了,没看到预警信息”。至于是否能够确定该村村民收到预警信息的问题,高振魁称,“我的手机上反正收到了(预警信息),他们(大贤村村民)估计都收到了,有手机信号的地方都大面积发了”。
官方通报称,由于突发短时间强降雨,7月20日凌晨1:40通知开发区,开发区立即进入大贤村组织转移群众,当时,水已开始漫坝进村。对于为何没有在更早的时候通知村民的问题,高振魁称,因为大雨来得太突然,当天晚上9点左右,雨势还在可控范围内,到了晚上11点多,雨势突然加剧,所以没有更多时间提前预警。

2 洪灾发生是否因人为泄洪?
开发区受灾属自然原因
据昨天下午邢台市发布会的信息,七里河上游仅有一座不可调控的东川口小型水库,没有节制闸,不存在人为调度泄洪问题,朱庄水库下泄洪水流入大沙河,不流入七里河。流入七里河的洪水有两路,一路来自东川口水库溢流,另一路来自西部山区,汇入南水北调西侧排水沟。7月19日凌晨3时到20日零时,两个区域降水量均超过36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六成,造成东川口水库水位暴涨,两路雨水同时流入七里河,在107国道形成大洪水。由于七里河在大贤桥迅速变窄,造成洪水漫过河堤决口,使开发区村庄进水。官方称,综上所述,开发区受灾属自然原因,非人为泄洪所致。
对于政府给出的解释,多位村民质疑称,7月19日凌晨3点开始,东川口水库区域就开始下大雨,水位不断上涨。政府部门如果及时告知七里河下游区域村民,东川口水库有可能发生溢流,应该能减少洪水造成的损失。村民怀疑,是政府没有及时监控到东川口水库溢流,才没能及时预警。
对此,高振魁解释道,政府相关部门一直在实时监控东川口水库的情况。东川口水库相较于七里河,是一个规模很小的水库。小规模水库溢流并不会造成七里河的洪灾。此次洪灾的起因,是溢流水和西部山区的山洪汇流,造成了七里河流量骤增。山区的山洪是突然暴发的,来势凶猛,很难立即监控到。
3 死亡人数为何前后差别大?
洪灾初期很多区域失联
7月20日,邢台市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王清飞在接受河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洪水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这样的表态激起了大贤村村民的不满。根据采访录像显示,在距离王清飞接受采访地点不足百米的地方,张二强家里的一对儿女就被洪水冲走,于21日和22日分别找到尸体,确认死亡。
多位村民证实,由于不满经济开发区“隐瞒”伤亡人数的行为,22日上午8点多,上百名村民做出了堵路行为。107国道与326省道邢台段因此交通瘫痪。为了劝说村民离开,王清飞来到现场,向村民下跪。在政府工作人员和警方的劝说下,村民于中午11点左右结束了堵路行为。
22日晚间,邢台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第一次变更了伤亡人数。消息称,截至22日11点半,邢台市共有9人死亡、11人失踪。对这一结果,大贤村村民仍不满意。昨天上午,多名村民都表示,仅大贤村这样一个500人的小村落,就有10人左右死亡或失踪。
村民的说法在昨天下午邢台市发布的死亡人具体名单和失踪人口名单中基本得到了证实。邢台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截至7月23日9点,洪灾已造成邢台市境内死亡25人,失踪13人。其中,大贤村共有8人死亡,1人失踪,是受损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对于几次公布的伤亡人数差别较大的原因,高振魁解释说,当洪灾刚刚发生后,很多区域处于失联状态,无法快速准确地统计这些区域的伤亡人数。因此,在灾害之初,伤亡人数统计会出现错误。随着救灾工作不断进展,本来失联的区域情况越来越明晰,伤亡人数的统计就会越来越准确。这就是几次伤亡人数统计不同的原因。
4 七里河洪水缘何决口漫堤?
一桥之隔河道突然变窄
记者在七里河决口附近的大贤桥看到,桥南侧河道明显比北侧宽阔。这是邢台市发布的洪水漫过河堤决口的原因:一桥之隔,河道突然变窄。
多名村民告诉记者,河道变窄的原因有好几个。首先,是自然因素的影响。七里河在大贤桥下的河道弯曲,流速变缓,七里河的泥沙容易在此积淀,造成七里河河道变窄。更重要的原因是,大贤村是一个板材厂聚集的地方,有很多村民需要建设厂房,改建住房,废旧的建材被随意地丢弃在七里河两侧,使得河道越来越窄。另一方面,部分种田的村民为了扩大自己的耕地,开发了紧邻河道的土地。一旦下雨,这些植被被破坏的河道边土地,很可能携带泥沙进入河道。
多名村民表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今年4月份开始,大贤桥附近开始铺设热力管道。这项工程采取露天挖掘再填埋管道的方式,挖出来的渣土也被堆积在七里河两侧,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堵塞了部分河道,造成大贤桥下的部分涵洞没法完全发挥排水功能。
5 之前是否发现过河道变窄?
桥附近河道确实该扩宽
高振魁称,据其了解,在今年防汛期间,当地相关部门对作为泄洪通道的七里河沿岸进行了防汛排查工作。对于具体到大贤村,尤其是河道在村附近桥梁处突然变窄的情况是否被排查人员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的问题,高主任表示,“相关部门没有向我报告具体这一段(大贤村段)的排查工作做没做,但整个七里河的排查工作做了,应该也包括这一段。是否采取了措施,我没有接到官方的报告,情况并不掌握。”
高主任多次强调称,此前七里河的水没有这么大,“这一段(大贤村河段)漫不了堤,可是今年的水实在太大了。桥的那一段(河道)确实窄了一点儿,应该扩宽,结果没想到……应该说是遇到不可抗力了。”
6 洪灾后救援人员何时赶到?
尚不掌握大贤村的情况
大贤村多位村民向京华时报记者反映,从20日凌晨洪水进村直至当天中午约7个小时期间,没有看到救援人员进入村内。大部分的救援工作都是在洪水稍退之后,村民们自发组织进行。在洪水中丧失了一对儿女的村民张二强表示,其妻子被困在村内一棵树上7个小时之久,最终被家属救下。目前,大贤村唯一失踪者张梓阳的母亲告诉京华时报记者,孩子失踪后的3天时间里,一直都是亲属们在寻找孩子,直到前天,救援人员才开始协助家属寻找女儿。
对此,高振魁表示,据其了解,洪水暴发后救援力量在第一时间就赶到了受灾区域,整个七里河沿线一共撤离了5028人。对于大贤村村民所说的救援力量迟迟不到,他表示,“肯定是及时通知疏散了,但是救援的相关情况现在还不掌握”。
7 是否有应急预案并演练过?
有应急预案但未能重视
高振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洪灾前当地政府制定过相关的应急预案,并且在洪水到来后已经启动,其内容包括快速成立救灾领导小组、各部门协调联动疏散群众、调动一切力量抢险救灾等。
高振魁同时表示,预案中包括信息发布应急预案,此前也进行了演练。而对于是否有村民参与防灾演练的问题,高振魁没有直接回应,“平常每年都是以干旱为主,(防洪)预案是有,但是可能也是一种忽视……”高振魁称,在邢台市下辖的其他地方,今年曾经进行过村民疏散的演练,但是大贤村做没做过,他并不清楚。
至于根据目前的防灾救灾情况,该如何评价该预案的执行效果,高振魁表示,就其个人看法,在本次灾害中当地政府在主观上已经尽到最大努力,“洪水太大,有不可抗力的因素,政府一直在全力做工作,不存在工作上疏漏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