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6日上午10点,汉中“辉煌二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在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汉中市民政局、扶贫办、移民办、环保局新闻发言人,将分别就汉中撤地设市20年来各自领域取得的成就进行了通报。
汉中市自1996年7月18日正式“撤地设市”, 20年来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辉煌成就。为充分展示汉中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良好局面,激发干部群众热爱汉中、建设汉中和发展汉中的激情和干劲,为“三市”建设,同步小康,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汉中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决定举办六场“辉煌二十年”暨庆祝撤地设市2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由市委、市政府的23个部门将进行相关发布。昨日,在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的发布会已是第三场。

汉中市民政局副局长康麟首先对汉中撤地设市20年来民政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通报。1996年以来,汉中市各级民政部门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克服“5.12”特大地震带来的困难,抢抓国家支持“西部大开发”、实施“民生八大工程”和灾后重建重大机遇,解放思想,奋力拼搏,倾心竭力服务民生,凝心聚力促发展,谱写一曲民政事业二十年快速发展的辉煌篇章。这20年,是民政惠民政策出台最多,民政事业快速发展的20年,社会救助、救灾减灾、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保障体系全面建立;这20年,是各类民政资金投入最多、增速最快的20年,2015年民政资金投入达到14.6亿元,是1996年的10倍;这20年,是城乡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20年,各项救助标准大幅度提升,民政公共服务项目条件大幅改善,有效发挥了在民生保障中的基础性作用。

汉中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吴辉就汉中撤地建市20年环境保护发展成就进行了通报。汉中撤地建市二十年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汉中市环境保护事业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主动融入赶超发展大局,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这二十年,全市环境保护事业经历了起步、开拓、发展和提升四个阶段,在艰辛探索、改革创新中开启了环保工作崭新局面,在苦干实干、顽强拼搏中坚守了汉中生态环境底线,在服务大局、赢得支持中开拓了加快发展环境空间。二十年来,在资源消耗和污染物产生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全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环境质量总体稳定良好,部分区域明显改善。汉江、嘉陵江出境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全市15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湖库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无重大环境污染源。市中心城区和各县城区环境空气指标浓度总体符合国家二级标准,自然降尘符合省控标准;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5年超额完成省考指标任务。环境噪声满足功能区划要求。放射源安全受控,辖区内未发生较大环境污染事件,全市环境安全稳定。吴辉在发布会上说:“‘凡是过去,皆为序章’。站在‘十三五’的新起点上,在新的目标和任务面前,我们要坚实贯彻落实中、省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绿色循环战略,以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意志和有力的举措,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生态根基。”
汉中市移民办副主任付连科对全市的移民搬迁工作情况做了介绍。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总目标,接地气、聚人气、树新气,把陕南移民搬迁作为以人为本、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总抓手,作为贯彻十八大精神、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的总抓手,作为助推中国梦、加快“三个陕西”和“三市”建设的总抓手,强势推进,高效运行,连续两年荣获全省陕南移民搬迁一等奖,在工作实践中总结的“三靠”规划布点原则、五步成本控制法、整村整组搬迁经验等受到省委、省政府多次肯定并在全省推广,探索创新出的移民搬迁与去库存结合、安置房“两证”办理、跨区域安置、搬迁群众社会政策衔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陕南移民搬迁投资217亿元,搬迁安置群众116302户387437人,建设集中安置点764个,集中安置率达90%。其中,59646户199183人彻底摆脱了地质、洪涝灾害威胁,42892户142897人实现了扶贫搬迁,11219万38977人远离生态脆弱地区,4.3万户特困群众免费迁入新居,70512户232298人从农村进入城镇,为全市城镇化率提高了6.1个百分点。帮助全市广大群众实现了“五个彻底”巨大转变。即:彻底摆脱了自然灾害威胁,打破了以往山区群众长期反复遭受灾害侵袭的恶性循环;彻底改善了居住环境条件,让群众住进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新型社区;彻底转变了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了从小农经济向多元化增收、多渠道经营的跨跃式发展;彻底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建立了山区向平川迁移、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安置区靠拢的城镇化梯次推进模式;彻底保护了生态环境资源,大幅度减少了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扰动,为山林水资源保护、山区生态功能恢复奠定了良好基础。
“不忘扶贫初心,牢记脱贫使命。”汉中市扶贫办主任李彦海对汉中撤地设市20年来的扶贫工作进行了通报。他说,汉中建市二十年以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始终牢记职责,不辱使命,视贫困群众为手足,不忘扶贫初心,融情融智,紧紧围绕国家解决温饱、整体推进、区域攻坚、全面实现小康扶贫工作主线,全市扶贫开发取得四个阶段性成果:实施“温饱工程”,80余万人告别饥饿;整村重点推进,千余贫困村换新颜;区域协调发展,10余片区县强筋壮骨;脱贫精准聚焦,50余万人将同步小康。同时,我市抢抓农业综合开发机遇,坚持不懈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现了全市11县区国家级、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全覆盖。累计投资18.66亿元,其中财政资金11.33亿元,综合运用水利、农业、林业、科技、道路措施,工程建设和生物治理结合,改造中低产田125.7万亩,实施小流域治理9.6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25.8万亩;种养殖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流通设施建设全产业链打造,扶持产业项目207个,为推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粮油核心产区,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全市粮油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