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3月2日下午,赫章县野马川民心中草药堂药师闵赟称《发现乌江》的品牌价值不止万亿
前沿时报讯(本报发现乌江筹备组 实习记者李才武 刘世艳)在网上看到本报连日来《发现乌江》的连篇“惹火报道”后,昨日下午,贵州赫章野马川民心中草药堂老中医闵赟找到记者,称记者报道标题所指《发现乌江》品牌价值“万亿”的说法完全不足实。闵赟说,贵州乌江流域特色资源富集,如果能投资开发出来,我看这《发现乌江》百家企业活动的品牌价值何止万亿?我看值一千万亿也不止。为了印证他的观点,这位在当地富有盛名的老中医带领筹备组记者驱车到他的家乡古达乡,上山看满坡满岭的野生中药材。

乌江北源赫章,喀斯特环境造就赫章中药材高贵品质
“黔山无闲草、夜郎多灵药”,赫章为古夜郎之都。在赫章,闵赟称得上是一位地道的“夜郎药师”,深谙各种中药材的药性用途。在他的家乡古达民族乡境内,山高谷深,篝壑纵横,农村贫困面大。

惊!老闵家还有赫章本土生态土鸡
作为一位有着几十年临床经验的中医和夜郎民间药师,今天早上,闵赟带着记者上山,一路随他手指,一种种昔日在记者眼中只不过是长在路边地埂上的野草和树木,竟然都是品质上佳的野生中药材。“这是何首乌,随处可见”,随闵赟手所指,记者备感惊奇,从小看得很熟的脚下的这种猪草,原来就是天下闻名的何首乌,惯于以“做记者见多识广”而在很多时候颇感自负的“中国喀斯特记者”突然红脸出汗。
就在响水片区一带的山地中,零零星星地长着一堆堆紫色的“白菜”,见记者感到好奇,老闵说,这个菜其实是治哮喘、能补血养身的一道中药大菜,如果搞起种植基地就好了。指着路边的一株大树,老闵说,其实那也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

满坡满岭都是中草药,记者感到惊奇!
乌江流域少有闲草,山上多的是灵药,但在很多地方都缺少加工和销售。从中药材采集、深加工成治癌药物,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难于用万亿去衡量。而这一切,都存在很大的难度,就是缺少投入。
看着山上的石灰石,记者回想起一件事,就是古达民族乡党委政府在几年前将优质的古达石灰石送检英国,制成了外形形似麦乳精的粉红色的消毒药物。将当地在很多时候“人见人烦”的大石头制成药,对于赫章古达甚至贵州深石山区来说,是一个绝好的产业。

老闵站在路边,随手一采都是药
后来竟因缺少“发现”和投入,该乡奋力争取的这一项目不得不停摆了下来。我们应该有理由相信,有实力的顶级大企业一旦对贵州石灰石感兴趣,必将改变老闵家乡这样盛产石灰石的山区的经济命运。
“《发现乌江》——中国百家明星企业千里乌江行”活动,我看应该改为“中国百家智慧企业千里乌江行”,闵赟说。乌江流域的经济要后发增长,需要开发好中药材等特色资源,搞好深加工,生产治癌药物等供应大市场。开发乌江,需要有智慧的企业的进入。
在老闵家,他的妻子告诉记者:“我们这个村,一过了年,很多能走动的人都出门打工了。村里哪家要办个大事(白事),帮忙的只喊得出二十来个,人最多时才不四十多个!”“这山上遍地都是宝,开发出来,老百姓坐地打工,就不用再出远门了”。老闵告诉记者,如今他最想做的事,就是在家乡发展中药材种植,搞中药切片加工打包,卖向全国大市场。

治风湿既可入菜也可入药的紫菜,可以大面积投资开发推向市场
去年底,闵赟和在野马川办过土法炼锌企业,当年”玩锌罐发财”后来落难后这几年一直坚持养猪换得东山再起,苦苦思索野马川家乡经济突破发展,眼下又在积极筹划开办赫章首家生态养身(中草药养身)产业的野马川民营经济界人士朱德信一起,创办了赫章首家民心中草药堂。听记者说过几天要去乌江南北源,点燃中国智慧企业对中国乌江流域投资开发的激情之火。闵赟和朱德信都表示说,要以各自的姿态,带领本报《发现乌江》报道组赶到乌江源,举行简单质朴的中国百家智慧企业千里乌江行活动启动仪式、主题是——投资、开发,请到中国乌江来!
《发现乌江》,就是国内外百家智慧企业沿千里乌江走访,用发现的眼光去走访乌江,用走访的方式去发现和审视乌江,最后形成企业对于这一区域的投资决策,与地方一起合力开发中国乌江的特色资源,使其从资源优势变为资本优势。最终使这一“中国的田纳西河”流域成为中国南方最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