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上海已成全球最大豪宅市场

如果从2015年“330新政”算起,这一轮房价的上涨已经持续了一年多。很多城市不仅房价屡创新高,连房价的年度涨幅纪录也相继被打破。正当大家对高房价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之际,却不知一个新的纪录已经悄然接近。这次,还是世界纪录。

前两年,当大家谈论到中国房价过高时,曾经有个观点颇为流行,大意是:“虽然我们的房价已经很高了,但和那些国际大都市相比——如纽约、伦敦、香港、东京等,尤其是这些城市的核心区域相比,我们一线城市的房价和他们还是有段距离的。综合考虑我们的人口密度、经济发展速度等因素,我们的房价并不算太离谱。”

但随着最近一段时间楼市的量价齐升,情况已经在悄然发生变化。今年上半年,上海已经荣升为全球最大的豪宅市场了。第一次看到这个结论时,相信很多朋友会和我当时一样感到意外。那些国际大都市怎么就排到上海后面去了?排名依据的又是什么标准?

为了避免成交结构的影响,我们不用均价,而是用不同价格段的住宅成交套数来比较。“豪宅”成交数量最多的,自然就是最大的豪宅市场了。这可是市场上成千上万的购房者用口袋里的真金白银投票得到的结果。

根据我们的统计,今年上半年,上海每套价格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的“豪宅”,一共成交了1597套。其中新房1118套,二手479套。相比之下,东京,这个传说中地价曾经可以买下整个美国的城市,上半年同价位的新建公寓(不包含“一户建”,即别墅)成交套数仅有16套(数据来源:日本不动产经济研究所)。而东京的新建别墅和二手住宅成交没有按价格段的明细统计,如果按照市场份额估算的话,全市场2000万人民币(约合3亿日元)以上住宅的成交量,应该不超过百套。数量上是远不如上海的。

我们再把目光放到纽约,今年上半年,纽约总价超过2000万人民币(约合3百万美元)的住宅总成交套数约为1100套(数据来源:根据Compass,REBNY,Elliman等机构数据综合估算)。其中绝大多数来自曼哈顿,成交量位居第二的布鲁克林区仅有前者的约1/10。这是包含一二手市场的数据,纽约的新房市场占比仅为20%左右,所以这里我们用的是全市场的成交量。和上海全市场接近1600套的成交量相比,纽约还是少了约30%的量。

而在香港,根据土地注册处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总价超过2000万人民币的一二手私人住宅套数为880套。数量略低于纽约,自然也低于上海。其中新房620套,二手260套。在二手房为主的香港楼市,豪宅中却是新房的比例更高。

伦敦虽然也是全球著名的豪宅市场,但相关统计数据比较缺乏。根据伦敦土地注册处的数据可以得到伦敦城的住宅成交套均总价约在450万人民币,低于纽约的761万和香港的687万,因此,虽然伦敦住宅总成交套数超过纽约的一倍多,但可以推算出,伦敦价格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的住宅成交套数应该不超过1000套,低于上海和纽约,和香港差不多。

纽约、伦敦和香港并称为世界房价最贵的三大城市,均为世界金融中心,资金流动活跃,高收入人士云集,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也是很活跃的。但以2000万人民币以上豪宅的成交量排名的话,在今年上半年都已经被上海超越了。

可能会有朋友质疑,为什么用2000万人民币,而不是更高的价格标准。其实这已经是一个比较高的标准了,从成交占比来看,今年上半年,纽约全市超过这个价位的成交仅为总成交量的5.8%,香港为4%,东京仅为0.2%(仅统计新建公寓),上海则更低,仅为0.7%。

在东京本地的住宅成交统计数据中,价格段的最高也只划分到3亿日元以上,即人民币2000万元。而在纽约当地的市场报告中,曼哈顿豪宅的门槛也仅为4百多万美元,约合3000万元人民币。因此2000万人民币的标准已接近金字塔尖,可以比较好的代表“豪宅”的标准了。

其实除了2000万人民币这个价格段之外,在1000万、600万、300万各个价格段,上海的成交套数都是远超上述国际大都市的。主要原因是上海住宅成交量巨大,今年上半年总共成交了23.9万套,而纽约、伦敦、香港加上东京四个城市总成交套数还不到上海的一半。

但从套均价格来看,上海只有320万/套,还不到纽约香港的一半。这是因为上海300万以下的住宅成交还是占全市场绝大多数的,其中的新房主要分布在嘉定、奉贤、金山、松江、南汇等远郊;而二手则主要是市区各种小面积的老公房,而单价其实并不低。

因此,上海楼市可以理解为这样的一个市场——由两部分组成,其中包含了一个类似纽约这样的高房价的国际大都市,且豪宅的成交量更高;另一部分则是由远郊新盘和市区老公房组成的价格相对较低的市场。

当然,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房地产市场运行机制、不同的持有成本之下,很难通过房价的直接对比来判断其合理性。但上述海外城市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系,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最近一年多以来我们楼市的增长速度和发展程度。

那么,为什么在当前经济下行大环境下,房价却能继续上行?

经济增长放缓,意味着社会创造新财富的能力变弱,但过往几十年经济高增长所累积的财富总量更为巨大。经济低迷使得新的投资机会减少,社会存量财富流入房地产领域,推高房价上涨。

另一方面,信贷宽松、投资意愿加强,导致购房杠杆率的上升,也是推动房价上涨的主要动力。所谓杠杆率,指的是市场上房地产销售金额中,来自银行贷款的比例。关于杠杆率的测算,虽然各家研究机构的计算结果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基本相同的,即市场杠杆率在2015年,2016上半年是逐步提升的,且今年上半年已经达到了历史高位。根据我们的测算,上海楼市杠杆率去年为30%,今年上半年已经超过40%。

由于房价的增长速度显著高于收入增长,因此“有没有买房”,“什么时候买的房”已经成为普通家庭总资产的决定因素。为了不让手中的钱贬值,买房投资成为当下很多中产阶级的选择。为了回报最大化,就应该尽量用贷款杠杆。因此杠杆率的上升不仅是因为信贷宽松,也是投资购房增加的结果。只是,一个社会什么行业都不如买房赚钱的现象,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责任编辑:张慈】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