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台湾对复制硅谷的反思

1980年代个人电脑兴起,随着资通讯(ICT)产业起飞,硅谷(台湾译作矽谷)变成了点石成金的应许之地,北加州从斯坦福大学到圣何塞(San Jose)一带绵延20公里的区块成为全球资讯产业的重镇。太平洋的这一端,台湾也在同一时间搭上了这股热潮,通过产、官、学、研四根重要柱子交互运作技术转移,对接硅谷,在科学园区内创造了许多经济奇迹,例如全球半导体业龙头台积电(TSMC)的诞生。那是一个全球科技大厂都要到台湾设分公司的年代。

然而,曾几何时,台湾的产业发展在全球化过程中出现了停滞。产业发展目标从1990年代喊出打造亚洲营运中心、到2000年的绿色硅岛、再到2002年的两兆双星(指面板与DRAM产业),最后均无具体成效,喊的震天嘎响的两兆双星,似乎也成了两道流星划过天际。到今天,台湾新政府推出“亚洲硅谷”政策,从名字来看似乎想重振过去与硅谷对接的时光,但在仓促推出后却立刻被台湾新创圈(startup community)大力抵制。

为什么拥有多数⺠意的政府推出的产业政策会受到强烈的反抗?答案很简单:因为官方还在用过去的思维来面对明日的挑战。

硅谷不能被复制、更不能用“盖”的

“亚洲硅谷”打算在台湾北部桃园市圈出3.8公顷的地,准备盖楼招商引资。这有什么问题呢?首先,从命名来看,官方完全不了解“硅谷”的含义。

硅谷是从“人”身上长出来的,美国当年因为许多大公司倒闭、实验室关闭,释出了大量的人才,他们无限的创造力不再被束缚,因此奠定了硅谷的文化和精神。在硅谷,九成以上的创业项目不成功,拥抱失败的精神要比台面上的光环更重要。

那台湾官方为何会认为盖一座新的园区,就可以创造出“亚洲硅谷”?台湾的自然资源有限,同时缺乏矿产和石油,过去的经济奇迹,是靠著一个又一个的加工出口区、工业区、科技园区所创造的,从土地、租稅优惠、到产业群聚效应,园区战略似乎已成为台湾产业发展的必胜秘方。

但硅谷的资金、市场、技术、人才,以及拥抱失败与鼓励创新的文化精神,绝对不是在台湾喊一个“亚洲硅谷”口号就能复制的,如果继续陷入园区思维,“亚洲硅谷”最后恐将变成“亚洲蚊子馆”(蚊子馆指的是闲置的公共建设)。

而且更深一层的问题是,口号背后的内涵不足。“亚洲硅谷”预计招商什么样的企业?吸引别人的诱因是什么?定位在哪里?这些问题在台湾当前的计划中都还看不到。在8月18日刚出炉的台湾行政院总预算书中,“亚洲硅谷”的预算为新台币112亿元(约人民币23亿元),占台湾整体创新产业预算的近四分之一,如此庞大的预算规模不知道要盖出几栋楼。

在“亚洲硅谷”计划中,其中一项目标是打造“亚洲⻘年创新IPO中心”,这更是一个与现实脱节(disconnect)的呓语。 台湾资本市场的筹资不活络,行业仍以传统产业、建设、金融,硬件为主,本益比又相对偏低,在亚洲区域里,台湾称不上是一个筹资标的市场。而就新创事业来说,台湾创柜板的筹资能量低落,筹资金额只有新台币2亿多元(约人民币4200万元),与新加坡凯利板2592亿元台币(约人民币545亿元)和深圳创业板达人民币5.59万亿元相比,台湾能量明显是不足的。新创公司的筹资是市场导向的,市场在哪,钱就在哪,“亚洲硅谷”预定地在桃园,并非金融中心也没有配套法规,对外资和创业家明显不具吸引力。

想要解决产业问题,不是成立更多空间,而是要思考整体发展策略。台湾要如何从硬件走向数字化整合,以互联网+(Internet Plus) 和物联网 (IoT)作为基底,结合台湾的硬件优势,才有可能突破困境。另外,台湾应该要推动更多的合并收购,通过大企业母鸡带小鸡,让新创事业的产品服务能被大企业所用,进一步被带到大市场去,会比筹资单打独斗好更多。

还有,人才的存在,比提供招商租税优惠更有长远的意义,这是官方必须认清的事实。目前台湾人才严重外流、外籍人才聘雇又受限于僵化的法规,要如何吸引人才回流,同时鼓励外国新创公司来台发展,这才是真正能“长出硅谷”的政策。

我刚从以色列参访回来,以色列的经验也让我看到人才对新创发展的重要性。

参访以色列的启示

在这个人口只有800万的地方,天然资源匮乏,四周强敌环伺,但仍以科技新创立国,在美国纳斯达克(Nasdaq) 有超过50家公开上市的公司,总市值超过千亿美元,以色列是如何做到的?过去阅读书籍《Start-up Nation》曾对以色列的成功经验有深入的描述,但这次我深入参访的经验更是为之震撼。

首先,以色列政府不只花钱协助新创产业,是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口上。

以色列只有19个新创加速器,而且每一个加速器有清楚的战略目标,从水资源到绿能、互联网、金融科技等,分工相当清楚。每个加速器由国家提供85%的资金,也引进外界投资。我所参访的水资源加速器Aqurius Spectrum,就有李嘉诚的Hutchison(和记黄埔)派驻在当地的投资经理人。

至于台湾,全台有160个以上的育成中心(即孵化器)与加速器,使用率低于20%。这些单位分散在各个大学、政府的官方及半官方单位,彼此各自为政,因为官方提供齐头式平等的补助政策,导致台湾各个部会从行政院到客家委员会,每个单位都在成立育成中心。

而在法规上,以色列也鼓励新创投资。以色列设有《天使投资法》 (Angel Law),投资新创事业可以享有5%~16%的减税优惠。另外,国外创投若投资以色列新创项目,可以不用被计算资本利得(capital gain),这也让国际资金对投资以色列大感兴趣。此外,以色列在1985年设立的国家型创投Yozma,由国家出资邀请国际创投参与以色列投资,至今已经有超过200家的创投参与,硅谷著名创投基金如 Greylock Venture、 Polaris Partners以及Accel Partners都透过这个计划投资以色列。

以色列发展新创事业更关键的要素是培育人才。以色列人才的培养从家庭开始,面对犹太⺠族在历史上被迫害,他们深知,只有靠知识才能走出困境,从小就重视教育,数学、法律、逻辑、辩论、修辞学、科学到语言等学科在犹太教育中无一不被重视。

此外,以色列更无时无刻都在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在这个全⺠皆兵的国度中,军事训练是必须的,两年的军事训练着重在领导统御、软件开发、农业、医疗、生物科技,通过创新文化来超越自我的限制。在这次参访中,不少人都分別向我提到军队的专业训练,例如8200部队就是以色列新创公司的摇篮,这个部队训练情报人才,对于大数据分析,资讯安全有深入的训练。另外一个Talpiot 部队更是一个菁英中的菁英单位,从育才、选才、到赋予任务都是相当严谨,就如同美国的⻄点军校,毕业于Talpiot的军官曾先后创办了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研发了武器、创办了医院、学校等等。

若要总结以色列凭什么在新创发展上胜出?答案是投注资源在影响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项目,尊重专业,还有吸引人才、培育人才。

这次“亚洲硅谷”政策之所以会在台湾引起那么大的讨论,是因为台湾执政者近年来最大的盲点在于对未来没有想像力以及想复制过去的成功模式,因为抱着输不起的心态,所以不敢有突破。但事实上,台湾更需要的是拋弃成功模式、还有不怕输的精神。

这不是政党轮替就能解决的问题,只有让上位者的思维改变,才有办法真正踏出创新的第一步。


【责任编辑:张慈】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