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评价体系改革助推中小学生全面成长

新学期开始后,海曙第二外国语学校的陈同学再次整理了自己的“个人成长档案箱”。这个档案箱收录了陈同学上学期的素质报告单及各类珍贵的成长资料,包括他最喜欢的社团活动照,还收录了他涂鸦一般的画作。

学生评价的“私人定制”是海曙区中小学评价改革的一个缩影。伴随着高考、中考制度的改革,中小学的评价改革已是势在必行。去年3月,海曙区在我市率先启动中小学生“阳光六色花”评价体系改革,以海曙中心小学、孙文英小学、东恩中学等8所学校为试点,计划用三年时间,通过会议推进、典型引领、考核推动等形式,推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持续优化。目前该区已经研制出8种类型的学生素质发展成长记录册、1种小学生社团活动评价量表,已初步形成多维多样的过程性评价操作模式。

这个已经运作了一年的评价模式,跟传统评价模式究竟有哪些不同?给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又带来了哪些变化?最近,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现象】

成绩单“私人定制”

1月26日,海曙中心小学大礼堂被布置成一个大超市,这个“星荫超市”是专门用来给学生兑现奖励的。全校上千名学生手持红红绿绿的“星荫乐学积分卡”来兑换礼品。

乐学积分卡是学校对学生选修课多元评价的一项尝试。为响应新课改,海曙中心小学推出了启智拓展类、七彩艺术类、力行科技类、美德体验类等拓展性课程,学生们通过网上选课参加了为期一学期的选修课学习。教师通过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过程的观察、交流和学习情况的记录,了解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奖励。根据学生表现每月发放一次“星荫乐学积分卡”和“星荫幸福体验卡”。“星荫乐学积分卡”可累积,学期结束后学校统一开设“星荫超市”,学生凭卡购物;获得“星荫幸福体验卡”的学生可在期末申请如下体验:看一场电影、与校长共进午餐、快乐自主茶点一次等。

这是“星荫超市”在上学期的第二次开张,学生们也更有经验了。603班的范子凝一学期积累了12点的积分,她在超市里用6个点换了一个心仪已久的卷笔刀,另外6个点换了两本笔记本。“每堂课只要认真听都有积分。每个同学都有5个点以上呢,积分换礼大家都喜欢。”

这边,小学生们开开心心用积分换礼品;那边,李兴贵中学的曹颖同学领到成绩单也是眼前一亮。成绩单厚厚一本,色彩斑斓,上面写着《“独特的我”成长档案———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册》。

这本私人定制的报告册让曹颖爱不释手。“里面的内容不单单是成绩,还有个人风采照、体质健康、成长小故事等,让我爸妈不再只关注我的分数,而是关注我各方面的表现,有特色,我喜欢!”

“成长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就像毛毛虫蜕变成蝴蝶一样,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让学生采撷生命成长中那些最受启发、最有趣、最囧的故事,记录点滴成长感悟,无论在当下还是在今后都非常有意义!”学校教科室副主任俞鸣敏说,学校施行了以“以生为本,多元评价”为核心的学生评价体系,精心设计了素质成长报告册,让每个学生做独特的自己。报告册收录了体质报告单、艺术报告单、体育成绩单,甚至还有社会实践等各类报告。在这本册子里,家长不仅能看到孩子身体成长的记录,看到各门学科的学习档案,还能读到反映孩子成长的小故事。比如有同学记录初中军训生活中难忘的在外独自过夜经历,也有同学记录因家里突然多了一个小弟弟而带来的开心和烦恼。

目前海曙区8所试点学校都制订了素质成长报告册,包括学科综合能力诊断单。中原小学最新调研数据显示:83%的孩子和家长更喜欢新式报告册。家长认为,新的报告册更立体地评价了孩子,能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薄弱环节。

 

【变化】

每个孩子都在发光

海曙中小学生新的评价体系有个好听的名字———“阳光六色花”,用红、蓝、绿、黄、紫、橙6种颜色,分别对应习惯与思想道德、态度与学业成绩、运动与身体健康、交往与心理健康、审美与艺术表现、特长与个性发展6个评价维度。

海曙区教育局教科室主任徐晓虹介绍,在“六色花”评价体系顶层设计中,学生个体是多维度、全面化的,评价目的不在于结果,更在于学生的成长过程与个性发展。

比如,红色代表的“习惯与思想道德”,指标既有大的公民素养也有小的行为习惯,还包括家庭生活中的收拾习惯。黄色代表“交往与心理健康”,其中包括了解自我、调控自我、人际交往、适应环境等指标。

8所试点学校围绕六色花指标积极探索,形成了校本特色的评价体系。其中,东恩中学形成了《基于德育素养的学生多元评价体系》,广济中心小学形成了《基于校本课程开发“七彩阳光”学生评价机制》,中原小学形成了《仁·勇·智“我的成功之路”多元评价机制》。

这些评价和探索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每个孩子都看作独一无二的个体,让评价为孩子成长发展助力。

在中原小学,每个学生学期初可以申报奖项,学期内自己努力达到目标,最后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晒出努力的过程。该校教科室的陈霁昀老师说:“我们的评价改革是从精英型评价转为大众型评价,每个学生各有所长,提倡让学生自己找准定位表现自我。”

广济中心小学校长黄铁成认为,展示是很好的评价。他把校内几根光秃秃的柱子改造成荣誉柱,“就像以前的华表一样,我们用来展示学生的风采和成果”。柱子的六面装上了透明的亚克力板,分美德、科技、智慧、体魄、才艺等五大方面,在全校范围内征集校园达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为每个同学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记者在现场看到,照片上的小朋友,有的优雅地跳着芭蕾,有的在运动场上奋勇拼搏……他们自信的笑脸,挺拔的身姿,释放着莘莘学子的激情与活力。

孙文英小学的王超老师说起了一个小故事,她班上的小华同学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但积极参加手工坊社团的活动,折纸作品栩栩如生,在义卖中得到同学的肯定,从中她找到了自信,并把积极向上的“成功”心理,用到学习中,成绩提高明显。“这个完整的变化过程,都在校本课程评价表中予以记录体现。”她说,这样也同时促进了老师们的自我反思,不仅仅只从学业上评价学生,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认可。

东恩中学正探索运用大数据的方式来测评学生的表现。同份试卷,即便同样的分数,学生每一模块的学科能力也是不尽相同的。通过学科能力的曲线分析,老师可以捕捉学生的学习短板,有针对性地帮助提升。

 

【评价】

引领育人模式转变

经过两个学期的试点,家长欣喜地看到孩子在各方面的点滴表现,也读到了孩子独特的心路历程。

海曙区教育局分管副局长汪鹤飞介绍,传统的评价模式过于重视成绩与分数,评价功能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评价标准过于强调共性与一般趋势,而新的评价模式能重视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引导老师更关注学生的每一步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闪耀其特有的光芒。

新的评价体系抛弃以“优秀”来衡量学生的行为价值,从各个方面去审视学生的行为价值,立体式地还原作为“人”的价值存在,达到挖掘学生潜在能力的目的,让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推动器。

东恩中学校长汪静说:“每个孩子都是一块金子,我们要做的是帮孩子们拂去盖在上面的尘土。评价是指挥棒,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息息相关,它关系到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学业成绩只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美术、音乐等其他指标也同样重要,我们要让家长们了解到,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是有促进作用的,这种作用在孩子漫长的人生路上会逐步显现。”

市教科所所长沈海驯分析,海曙区学生评价改革是一个很好的课题,其重点在于以多元灵动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评价内容从“单一评价”转向“多元评价”;评价方式从“总结评价”转向“表现评价”;评价主体从“被动评价”转向“主动评价”;评价路径从“单向评价”转向“互动评价”。

事实上,评价改革是教学内涵发展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它意味着要改变约定俗成的旧模式,设计新的评价表格,收集学生数据,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此外,教师的评价素养、家长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也有待提升。

业内专家指出,评价改革不是指标的单兵突进,而是课程、教学、评价、管理改革的协同推进,体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链式效应”。一是使学生本人、家长以及教师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二是为学生和家长确定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目标提供参考依据;三是为教师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提供参考信息。

“评价要体现‘绿色’性质,既关注到个体差异,又关注到个体纵向成长的过程,实现人人有进步的价值。”海曙区教育局局长裘建浩说,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多元教育是目前国际教育的一个重要走向。我们的评价改革要在学生多元智能、多元个性的基础上,通过分层化的标准、丰富高质的课程、灵活多样的评价促进学生多元素养的发展,实现学生多元成才。




【责任编辑:张慈】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