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沂蒙革命老区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丰阳镇郑家峪革命烈士陵园,70岁的孙立英在清除烈士墓碑上的尘土。


1990年,郑家峪烈士陵园由镇政府对其进行了修建,园内共有24座革命烈士坟茔。烈士陵园建成后,有人提出要找人看护管理,当时就找到了孙立英的丈夫王希彬。王希彬当过兵,又是党员,就欣然接受了。随后,孙立英跟随丈夫在陵园一旁建起一间房屋,吃住在这个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内,坚守这块“阵地”,王希彬打扫陵园,她就照顾饮食起居。2014年3月2日,73岁的王希彬在看护陵园25个年头的时候因肺病辞世,有热心的亲戚劝孙立英搬回家中不要再看管革命烈士陵园了,但孙立英未听亲戚的劝阻,办完丧事后毅然回到烈士陵园,接力丈夫留下的工作。

2014年秋天,相关政府部门拆掉不足20平方米的房子,投资建起三间房屋,孙立英看着宽敞的房子,索性劝说儿子儿媳搬到这里协助看护陵园。夏天,陵园内的杂草很多,她们买来除草剂进行喷洒;冬季,有松树又要防止火灾,及时将柴草清理干净,对园内的树木爱护有加,细心管理,如今松树已长成碗口粗,郁郁葱葱。

提起看护革命烈士陵园的事,不少人说孙立英一家忒傻,报酬几年前每年只有300元,现在每年也仅有600元,一天还不到1.65元。面对低微的报酬,孙立英斩钉截铁地说:“管什么钱,革命先烈为了今天的幸福不惜流血牺牲,咱看护他们,有什么不应该的,只要有一口气,我就看护下去。”
【责任编辑:张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