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江西电厂事故致74死 工人从70多米高平台坠落

641 (5).jpg

昨日,江西丰城电厂施工平台发生坍塌事故,导致74死2伤。本版图片/新华社发 查看组图

641 (6).jpg

昨日,救援人员在事故现场搜寻被困者。 查看组图

昨日上午7时许,江西丰城电厂三期工程在建项目发生意外。一处冷却塔施工平桥吊坍塌,造成横板混凝土通道坍塌。新京报记者从丰城市委宣传部获悉,事故发生时,工程正在进行晚班和早班的交接。截至昨日22时,确认事故现场74人死亡,2人受伤。确认遗体身份、家属接待安置等工作正在进行中。

在建施工平台发生坍塌

官方通报显示,发生事故的冷却塔设计总高度165米,2016年4月开工建设,事发时已完成70多米。事发现场照片显示,施工平桥吊坍塌在地上,钢筋扭曲叠杂在一起。从高处俯瞰,塔内损毁状况严重。现场救援人员用液压剪等工具,剪断纠缠在一起的钢筋,清理现场,搜救被压工人。

昨日下午,新京报记者联系到事故目击者张师傅。他表示,自己来自甘肃天水,事发时,正在冷却塔外进行浇筑。听见响声后,跑了出来,因此没有受伤。

一名知情人告诉新京报记者,丰城三期电厂内共有500-600名工人,他们分为ABC三个班组。意外发生在C班换B班时。遇难工人大多为河北的木工,30岁至40岁的中年男子居多。

“意外发生在施工的最后一个步骤,当时来自河北的工人们正拆除冷凝塔外围的木制脚手架,但是尚未干透的混凝土开始脱落,最后坍塌。”该知情人说。

300多人投入现场救援

江西省公安消防总队发布消息称,截至昨日11时40分,江西全省消防部队共调派32辆消防车、212名官兵以及若干救援设备参与救援。

至昨日晚间,从丰城、宜春,以及周边的新余、南昌、吉安等地调集而来的公安消防部队、武警官兵、矿山救护队伍和卫生医疗工作人员共300多人参与救援。

事故发生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焕宁率工作组于昨日下午赶到现场,指导协助地方政府人员搜救、伤员救治和善后处理等工作。

目前,现场搜救基本结束,相关部门正尽快核清事故发生时现场人数,一一核对伤亡人员个人信息;对每名死难者安排一个工作组,做好死难者家属接待、服务和心理疏导等工作。

又讯 据新华社电 记者从现场救援指挥部获悉,截至24日22时,确认事故现场74人死亡,2人受伤。目前,工作人员已核对确认了68名遇难者身份信息。确认身份的遇难者年龄最小的23岁,最大的53岁。

■ 讲述

工人从70多米高平台坠落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逃出来以后就吓傻了。”记者在丰城市人民医院见到了目前在接受治疗的事故幸存者王摇胜。他和当时也在现场、现在医院照顾他的几名工友回忆了那惊恐的一刻。

24日一早刚过7时,他们10多位工友就到达冷却塔内,进行零班与早班的交接。在他们头顶上方70多米的高处,搭建有施工平台,那里还有几十名工人。大概五分钟后,他们突然听到头顶上方有人大声喊叫,接着就看见上面的脚手架往下坠落,砸塌水塔和安全通道。在地面层工作的工人迅速往冷却塔外跑。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内,整个施工平台完全坍塌下来。

“当时上下施工平台用的电梯,一起坍塌了。除了地面层的工友,在上面的人全部坠落,被钢筋等材料压在下面。”王摇胜说。

从地面层成功逃生的工人王耀龙说,地面层的工人除了两人轻伤外都安全逃生。

据新华社

■ 追访

事发前1月官员视察该项目

工程负责人曾表示抢抓晴好天气,加快施工进度

官方通报称,丰城电厂三期扩建工程由江西赣能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总承包。监理单位是上海施耐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深圳证券交易所昨日午间发布公告称,因赣能股份发生“对股价可能产生较大影响、没有公开披露的重大事项”,公司股票自昨日下午开市起停牌,待公司刊登相关公告后复牌。公告未告知停牌具体原因。

记者注意到,赣能股份由江西省投资集团公司和江西省电力公司共同发起设立,1997年11月发行上市。

赣能股份2016半年报中称,始于今年4月份的丰城三期电厂项目“至年中进展顺利”,“地下设施和临时设施建设井然有序”,已完成全厂施工用水、用电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主厂房环形道路,厂区地下管网建设完成80%。

江西赣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显示,2016年9月13日,丰电三期工程“协力奋战一百天”动员大会在丰电三期工程总包项目部广场举行,丰电三期项目建设方、总包方、监理方等参加会议,工程负责人在会上表示,要强化施工现场工作调度,监理、施工单位增加人员、设备投入,抢抓晴好天气,加快施工进度。将近一个月后,10月10日,江西省发改委重点项目二处处长陈平一行赴丰电三期项目工地及铁路场站施工区域参观,并就工程建设进度情况及铁路疏解线缓建等相关事宜展开了解与协调。

施工方发生过安全事故

脚手架发生坍塌导致7人死亡

官方通报显示,丰城电厂三期扩建施工单位是河北亿能烟塔工程有限公司。记者通过企业信息查询系统发现,该公司2003年10月29日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法人代表为张运平,经营范围有烟塔工程、钢结构工程、冷却塔材料、烟囱材料等。

检索公司发现,2010年有媒体报道称,该公司承建的河北国华定州电厂8500平米冷却塔、河南沁北电厂8500平米冷却塔工程获得“鲁班奖”。

但是,继续检索发现,河北亿能烟塔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项目,近年来曾发生过导致工人死伤的安全事故。

广州市安监局曾通报称,2009年4月14日22时,位于南沙区广州南沙黄阁热电厂二期冷却塔建设工地,由河北亿能烟塔有限公司承建,北京德胜监理公司监理,在冷却塔施工现场,由于汽车吊在后退过程中碰撞到一作业平台的支撑柱,导致该作业平台倒塌,平台上工人张某、刘某2人被倒下平台砸死、另1名工人受伤。

另有媒体报道称,2012年6月8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公司所属湖南火电建设公司分包单位河北亿能烟塔工程公司及其劳务协作单位河北省邯郸市众合建筑工程劳务有限公司在云南威信县煤电一体化项目冷却塔施工中,发生脚手架坍塌事故,造成7人死亡。该事故间接原因之一是总承包单位、施工单位、劳务协作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督促检查不到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制度不健全,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安全生产管理混乱,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责任编辑:雨蝶】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