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越狱犯潜逃29年 在惠州“收快递”被抓

听到电话另一头的人叫自己为尚先生时,李远发习惯性地紧张了一下,又将绷紧的神经放松。“在外面二十多年了,我以为不会再有人找到我。”李远发承认,当时他心存侥幸,然而等待他的不是快递员,而是民警。

在惠州河南岸一带生活近三十年,李远发的社会面孔就是一名摩的司机,胆小、憨厚,没有人知道他其实是尚方好,更没有人知道他是一名越狱犯。

尚方好今年58岁,广东五华县人,1986年8月因抢劫罪被判处无期徒刑,1987年2月从梅州监狱越狱。潜逃29年,尚方好隐姓埋名,在他乡娶妻生子,从一个青年变成5个孩子的父亲,越狱犯的身份是他坚守的秘密。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被民警抓捕之后,尚方好一直伺机自杀,他说不想回到监狱。而再次身处高墙之内,尚方好还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刑满出狱,但担心自己“可能没法活着出去了”。

归案

接了个电话结束29年逃亡

11月2日下午5时30分许,惠州市惠城区河南岸,尚方好在出租屋里接到一个电话。此时,他使用的身份是李远发,户籍为江西吉水,常年在惠州务工,以开摩的搭客、打零工为生。

电话那头,一个自称快递员的人称有包裹,让尚方好下楼取。“当时我就注意到了,他开口叫我尚先生,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叫我李远发。二十多年来,从来没有人叫过我的真实姓名。”回忆被抓的那个傍晚,尚方好称自己习惯性地起了疑心,他让儿子下楼去取,没想到快递员坚持要求他本人去签收。

“在外面二十多年了,我以为不会再有人找到我。”尚方好称,侥幸心理战胜了警惕性,他就下了楼。然而楼下等待他的不是快递员,而是几名民警,尚方好没有任何反抗,很快就承认了自己梅州监狱在逃犯的身份。

“逃出来29年,也担惊受怕了29年,不止一次梦到被警察追捕,在街上看到警察就有点心慌。”尚方好告诉记者,当民警问他是不是尚方好时,他就知道逃不过了。被抓捕的5天前,尚方好才按家乡习惯过了虚岁60岁生日。

在惠州,警方通过比对尚方好29年前入狱时留下的一枚指纹,鉴定了他就是1987年2月8日从梅州监狱脱逃的服刑人员尚方好。随即,尚方好被押回了他曾经坚决要逃离的梅州监狱。

入狱

报复抢劫摩托车被判无期

尚方好,生于1958年,广东五华县桥江镇天街村人,兄妹六人中排行第四。据广东司法部门提供的信息,1986年8月,尚方好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投入梅州监狱服刑。

尚方好抢劫的是一辆摩托车,但他对司法机关认定的这次抢劫行为的描述是“将摩托车开走了”。据尚方好回忆,对方是一名摩的佬,与对方发生冲突是因为此 前 一 次 搭 乘 摩 的 时 被“宰”。“我坐他车,他要了很高的价钱,我就很生气,就计划找机会报复他。”尚方好称,年轻时脾气火爆,经常打架。那次,尚方好拦住这名摩的佬,因为练过武术,他几下就将对方打倒在地,开走了摩托车。对于开走摩托车这一举动,尚方好未作解释,他说自己还没有把车卖掉,当晚就被警察抓了,紧接着就是判刑入狱。

“听到被判无期徒刑,我心里很绝望,就算能减刑,出狱时也五十多岁,一辈子就完了。”尚方好回忆称,还在看守所时,他就决定想办法逃出去。

越狱

铰钳剪电网、徒手翻高墙

尚方好从陆丰看守所被押送到梅州监狱,是搭乘公共汽车。而梅州监狱就在汽车站附近,尚方好和押送的民警在汽车站下车后,直接步行到监狱。尚方好称,他一路上都在偷偷观察监狱周边环境,寻找逃跑的路线。

1987年2月8日,星期日,那一天是农历正月十一,服刑人员因为不用出工,所以没有起很早。当日凌晨5时许,已经等待了5个月的尚方好开始了他的越狱行动。据他交代,他从监仓窗户爬上屋顶,沿着屋顶往生产区方向走,通过一根离屋顶不远的电线杆滑下去,就进入了生产区。

在车间,他事先准备了铰钳和手套,这是决定他能否逃出高墙电网的关键工具。“我也怕电网,但听人说那几天电网没电,我就决定冒险,当时也没有绝对把握逃出去。”尚方好回忆称,他慢慢攀上围墙,剪断电网的过程比想象的要顺利。翻过围墙是一片菜地,从四米高的墙上跃下,尚方好一点伤都没有,完成了越狱的第一步。

逃亡

辗转三省漂白身份

逃避追捕,远比越狱更艰难。

尚方好当时身着便装,掩护了他服刑人员的身份。但身无分文,他要从梅州逃出去,只能碰运气。在汽车站,他叫了一辆摩的,告诉对方到家后给200元车费。

大概早上6点,尚方好到了家门口,他没有敲门唤醒还在睡觉的父母和兄弟,而是偷偷潜入家里,拿出他之前藏起来的1000块钱,又不留声息地离家而去。“我知道监狱警察很快就会追到我家来,我没有告诉家里人,也不敢在村里逗留。”尚方好称,他支付了200元车资后,就从山路往揭西走,在揭西坐车到了福建漳州,又换火车到了江西吉水。

在吉水,尚方好化名李远发,先后做过小商贩和伐木工人。因为信息闭塞,尚方好轻松地隐瞒了真实身份,走街串巷混脸熟,很快融入了当地,并且经人介绍与当地姑娘结婚。在申领第一代身份证的时候,因为当地户籍审核不严,尚方好用李远发登记了户口并申领了身份证,成功将身份漂白。

1988年底,因为超生,尚方好带着妻小躲避计划生育罚款来到惠州,直到在这里被抓获。“前15年,因为心理压力很大,躲躲藏藏做不了什么事,日子过得辛苦,我有想过去自首,但看着孩子太小,我不忍心。

暴露

子女户籍信息泄露行踪

逃出监狱后的尚方好一改从前的火爆脾气,尽可能保持低调。“我在惠州开摩托车拉客,被别人抢客人,我都能忍且忍,不敢跟人家打,怕引来警察。”尚方好说,妻子和儿女都不知道他是一名在逃犯,“我父母去世,我也没回去过。”

但百密一疏,尚方好称他是因为孩子没有选择自首,却也最终因为孩子而暴露了身份。

据记者了解,在尚方好越狱之后,梅州监狱立即启动追捕,二十余年来也一直在通过公安部门协查追逃,但因为时间跨度较大,线索太少,一直未能将尚方好抓捕。今年,梅州监狱专案组在搜集情报时获悉尚方好曾在惠东县出现,不但与家人有联系,还偷偷潜回过五华。专案组循着线索追踪,在筛查尚方好的家属户籍信息时,发现了重要线索。

原来,尚方好的三哥尚方相名下登记了6名子女,但最小的3名子女与前面3名年龄相差太大,十分可疑。于是,专案组重点查找这3个孩子的信息,发现他们入学登记的父亲姓名均为一个叫尚方名的人,而公安部门户籍信息系统里查无此人。专案组怀疑,这3个孩子可能是逃犯尚方好的子女。

在公安机关协助下,专案组调取了尚方相的手机通话记录,筛查出两个归属地为惠州的可疑号码,其中一个号码登记人正是尚方名,该号码曾经在惠东频繁活动,近三个月出现在惠州惠城区河南岸。专案组分析认为,尚方名极有可能是尚方好的另一个化名。

被捕

希望还能出狱但已没信心

事实证明了专案组的推断。

尚方好与妻子共生育了5个孩子,大女儿出生后没多久就偷偷送给老家的三哥尚方相抚养,大儿子在十几岁时离家出走下落不明,后面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留在身边。随着孩子长大,入学面临户籍问题,于是尚方好就偷偷联系尚方相,将3个孩子落户在他名下。

“我骗三个小孩说我从小过继给姑姑,所以改姓李,让他们认祖归宗,改回姓尚。”尚方好未曾料到,自己小心谨慎地隐藏了近三十年的行踪就因此暴露。

梅州监狱专案组通过警方技术手段定位了“尚方名”所在位置,并通过5天4夜的暗访和跟踪,确定尚方好目前使用身份化名李远发或尚方名,在惠城区河南岸从事摩托车载客、搬运工等职业。

11月2日下午5点30分左右,蹲守在尚方好租住地附近的专案组开始实施抓捕,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由一名民警乔装成快递员与尚方好接触,于是就发生了前述一幕。

延伸阅读

他的落网让粤在逃犯由三位数变为两位数

据记者了解,尚方好是广东省监狱系统今年成功抓捕的第一名在逃犯。他被成功抓捕,也使广东监狱系统在逃犯由三位数变为两位数。

据广东省监狱管理局局长李景言透露,在成功抓捕尚方好之前,广东监狱系统有在逃犯人100名,多数发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逃时间最短的也长达18年。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广东全省监狱系统已捕回3名在逃罪犯。

目前,广东监狱管理局正通过函请辖地公安机关协查逃犯信息,有针对性地联络在逃罪犯亲属并宣讲政策,规劝逃犯自首。在传统节假日,派员前往逃犯户籍地或可能的居住地布置线人、蹲守摸查,对获取的信息深入分析研判和甄别,根据有效情报和线索全力开展追捕工作。(文中李远发、尚方好、尚方相、尚方名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张慈】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