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迅 通讯员 王金保 徐海本】今年以来,江西省乐平市塔山街道立足实际建立完善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在全市率先探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保洁服务整体外包,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监管体系,常态化、全领域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垃圾围村”难题迎刃而解,走出了一条农村垃圾保洁新路。
塔山街道地处乐平城郊,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000人,民居布局仍沿袭传统农业乡村风貌,巷道密布,屋舍相接,塘渠相连,辖区日产垃圾量达20吨,仅靠塔山近年来新建的占地3.5亩的中型垃圾焚烧站、2个村级焚烧炉和12个垃圾分拣棚根本无法消化,且各社区保洁质量参差不齐,居民保洁意识较为淡薄,在深入开展陈年垃圾歼灭战后,村庄垃圾死角基本得到清理,但由于根本性的垃圾堆放处理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一些社区长效保洁机制仍不够健全,一些垃圾死角易反弹。为此,塔山街道向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申请,将塔山街道及工业园区生活垃圾纳入市政一体规划统一管理,使垃圾在 “户分类、村收集”后,能由街道统一运至中转站进行处理。这一举措为辖区垃圾处理走市场化道路、实施整体外包奠定了先决基础。
组织外出学习考察,推行精准测算,实现有规可循。垃圾清洁整体外包在乐平市没有现成的模板可参照。为确保外包项目顺利实施,塔山街道采取“看、问、测、算”方式,组织街道相关领导先后赴新余市水西镇、景德镇市珠山区、泽新环保有限公司、江西玉禾田公司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取经,并邀请市规划局测量大队,采取专业技术手段,精密测算塔山主干道、小巷道、小空地面积,精准测量街道保洁范围数据。同时,邀请当地市容环卫专家现场指导,开展咨询服务,形成全街清洁工程整体外包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对相关影响因素、质量保证措施进行综合研判。

主街垃圾清运
健全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实现有钱办事。按照“街道财政兜底”原则,落实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资金。全街每年安排预算资金140万元,并与外包公司签订协议,督促配齐垃圾治理硬件设施。为保证外包项目规范运行,塔山街道推行了项目报告制、公开招投标制、报批审查制,向乐平市财政局政府采购中心报批,申请项目代理,确保流程规范。2015年12月,塔山街道面向全国招投标,共有来自江苏、安徽、省内6家具备资质条件的环卫公司前来投标。在乐平市财政局的监督指导下,经过严格的招投标程序,无锡金沙田科技有限公司以两年243万元的承包价格中标。2月,塔山街道与无锡金沙田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外包服务合同。按照合同要求,金沙田公司已配备保洁员51名,占街道总人口比例2.12%,同时配备装载机2台,垃圾清运车3辆,垃圾收集车20辆,保洁车36辆,洒水车1辆,居民户户配有垃圾桶,在塔山大道天济段等公共场所配有中型垃圾桶60只。3月1日,金沙田公司正式入驻进场开展服务。如今,辖区7个社区、4万余居民与城区居民一样,享受更高质量、更高标准的保洁服务。
构建社会资本参与机制,实现有效干事。与保洁公司签订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合同,实行街、村庄连片区域“保洁、转运、处理”全程外包或部分外包,覆盖范围达5万人以上;构建“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式引入社会资金,对垃圾分类收集、清扫保洁、中转运输、终端处理等服务实行市场化“打包”服务承包给有资质的公司处理,逐步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采取“户分类、村收集、街转运处理”的模式,规划建设了垃圾转运站1座,对垃圾进行集中焚烧处理,实现街道垃圾“日产日清”。

志愿者上街开展环卫宣传
建立管理制度化长效机制,实现有章理事。将街道垃圾保洁服务整体推向市场、签约承包后,街道立即着手完善长效化、常态化监管机制,先后制订了《塔山街道社区、自然村清扫保洁作业指导及考核办法》《塔山街道垃圾外包责任区环境卫生检查考评办法》。为确保保洁队伍到岗到位,塔山街道还成立了环卫巡查队伍,每个社区落实一名专职督查员,对保洁员落实,责任地段、作业时间、清扫效果,每日严格进行督查,确保责任到位,责权利对等。同时,严格执行每周日常检查、每月约定考核检查机制,定期对承包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对作业缺位现象记录在案并进行处罚,并通过约谈责令整改。此外,制定奖罚办法,明确月考评成绩在90分以上为达标,月考评成绩在90分以下为不达标,每减1分当月罚0.1万元;80分以下每减1分当月罚0.2万元。年终汇总考评成绩,平均分在95分以上,每增加1分,奖励0.6万元。
经过10个月运行,塔山街道垃圾保洁服务整体外包项目初显成效。一是人员配备更加充足,实现了保洁全覆盖;二是机械作业大大提高了保洁效率,垃圾集中清运至鸣山垃圾填埋场,从根本上解决了塔山垃圾无处堆放的难题;三是保洁标准更具体,明确规定了普扫、保洁、收集垃圾时限和标准,杜绝了保洁缺位,垃圾收集、清运不到位现象;四是职责明确,管理科学。承包公司立足自身市场运作经验,制定科学保洁办法,建强保洁队伍,实行规范化、标准化清扫保洁模式,有效降低运营成本。街道党工委委员鲁春发告诉笔者,“推行保洁工程外包化,将街道政府从‘裁判员’与‘运动员’的双重身份中解脱出来,政府不再大包大揽,将更多精力放在基础设施和长效机制建设上,有效推动了全街农村清洁工程持续健康发展。居民不缴一分钱,就能享受优质高效的保洁服务,减轻了农民保洁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