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迅 通讯员 王金保 吴冰琪】近年来,江西省乐平市在实现“保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基础上,推出一整套财政组合拳,依托各部门企业信息监管数据库,实现企业评价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奖励范围,实现了财政资金公平分配、精准发力,倒逼精细化工产业转型发展。
优化财政激励方式,充分发挥资金引领效益。依托企业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实行精准激励,将精细化工园区企业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分为优先保障、重点提升、调控帮扶、强制限制四大类,实现财政扶持方式由“撒胡椒面”式向精准滴灌式转变,扶持导向由生产销售环节向技术研发、改造升级转型,重点扶持财政贡献大、节能环保、自主创新的成长型企业,降成本,补短板,转动能,对能耗大、污染重、贡献小的问题企业实行“断奶停粮”去低端业态,切实提高财政引导资金的使用效益,以此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园区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主导产业。积极服务“三去一降一补”,充分发挥淘汰落后产能专项奖励资金作用,全面开展“僵尸企业”排查处置,对落后产能企业进行关、停、并、转,减少无效低端供给,先后调整退出印刷、铸造、油漆等低端产业企业46家。

乐平市塔山工业园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落实专项资金助推房产去库存,盘活各类存量房源,推进“房产超市”运作;实施购房补贴政策,鼓励“新市民”购房;市财政出资1000万元,设立首期“安家贷”业务风险补偿基金,加大购房信贷支持。大力度整合支持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创新各类要素向企业聚集,重点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技术创新,推动精细化工产业升级换代。突出支持创新驱动战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奖励暂行办法》、《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设立科技人才专项资金,鼓励企业更多引进和培育创新人才,市财政每年安排人才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不断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宏柏化工、金龙化工顺利通过省级技术中心认证,世龙实业、天新药业、锦溪水泥等大型骨干企业通过技改扩大产能,东风药业、江维化纤完成重组复产。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对各类涉企奖补进行综合评价,对未达预期效果的追回奖补资金,实现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去年以来,财政投资3100万元用于污水管网建设,拉动社会和企业投资3.2亿元,用于废水废气治理。

转型发展中的乐平工业
落实减税清费政策,有效降低产业转型成本。扎实做好降成本工作,围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费负担和社会保险费等企业成本,有效增强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释放企业增长潜力。切实减轻税费负担,全面推进“营改增”,开辟涉企收费绿色通道,在对全县收费清理状况开展专项检查的基础上,对涉企收费项目全部由财政兜底,削减部分环保涉企收费项目。合理降低用工成本,进一步加大财政对企业职工培训的补贴力度,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有效压降融资费用,完善驻乐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考核办法,降低融资中间环节费用,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工业企业的有效信贷投放。

塔山工业园子项目
创新金融支持手段,补足产业发展短板。围绕改善金融环境,采取信用担保、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方式,帮助企业稳固资金链条。加大应急担保资金扶持,进一步拓展市财政信用担保覆盖面,实现银行和小微企业全覆盖;充分利用市信用担保中心平台,设立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为部分成长型企业提供纯信用担保、风险补偿、贷款贴息,每年为成长性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不少于5亿元。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作用,筹措安排2000万元资金,设立“助保贷”、“购置贷”、“应急转贷”等新型金融资金,帮助企业及时获得金融机构转贷支持,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建立政银企绿色通道,完善企业征信机制,加快“税易贷”平台建设,稳步推行信用换贷款,针对搬迁入园精细化工产业,开展免抵压物联保担保贷款,即由三户以上企业联保,进行免抵压物担保贷款,畅通企业融资渠道,有效缓解园区聚集化工企业资金压力。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精细化工产业规上企业57户(其中年产值2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3家),产值达301亿元,实现利税32亿元,被授予国家级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