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上海:旅游产业跨世界

在王安忆《长恨歌》的开篇中,这位女作家把上海称为“东方巴黎”。在她的笔下,上海是时尚的、“海派”的,同时也是“璀璨”的。一千个来到上海的游客,心里都有一千个不同的上海。而当这个数量级别达到千万,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的上海,其内在的多元和活力就显露无余。

 

游人的圣地

元宵节晚上的豫园是多彩的。在老上海人心中,过年如果不到豫园看新春民俗艺术灯会,就觉得这个年没过好,“总是缺点味道”。毕竟,在以民俗文化为特色的豫园商城,还能吃到地道的海派小吃。

而今年,摩肩接踵的人们,到这里是为了看豫园灯会。把传统制灯技艺与现代科技集合在一起的豫园,既有高达八米的美猴王“巨灯”,又有扮相各异的游行,还有传统的九曲桥——在这座曲曲折折的桥上走过,观赏孔融让梨、曹冲称象、关羽单刀赴会、商鞅徙木立信等以“仁义礼智信廉”为主题的花灯,据说走九曲桥可以将全年所有的不顺利和坏运气完全抛开。

在观赏的人群中,本报记者随机采访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自北京的白领李女士带着孩子专程赶来,她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这里,就是为了能看见一个“传统且有文化味的、不一样的上海”。而在汹涌的人潮中,金发碧眼的异国面庞也屡见不鲜。

而在另外一个上海旅游的坐标——新天地,则是同样的人潮和另外的风味。走在充满上海风味的街道上,两旁是保护良好的石库门民居,还可以走进去一窥究竟:在修葺一新的石库门博物馆里,推门进入,头顶的天井洒下阳光,客厅、书房的地板上,仿佛还留着百年前主人的脚步声。在这片土地上,中共“一大”的会址安然独处其中,注视着周围的沧桑变化。

豫园、新天地,都是作为旅行目的地的上海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2015年,上海全年旅游总收入达3505.24亿元,比上年增长2.6%;国内旅游收入达3004.73亿元,同比增长1.9%;旅游外汇收入达59.6亿美元,同比增长4.5%。接待国内游客数达2.76亿人次,同比增长2.8%;接待入境游客数达800.16万人次,同比增长1.1%,其中入境过夜游客数达653.59万人次,同比增长2.2%;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人数达382.85万人次,同比增长63.6%。

换句话说,无论你抱着什么样的初心来到上海,这里总有满足你的那一面。

 

壮大的产业

旅游,已然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之一。

2014年,上海接待国内旅游者26818.11万人次,比2010年增加近25%,外省市来沪过夜旅游者平均停留4.1天;接待入境游客数791.3万人次,其中入境过夜游客数达639.62万人次,继续保持高位。全球最大的在线旅游媒体TripAdvisor发布的2014年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报告显示,上海在亚洲各旅游城市总排名中超过香港、新加坡等城市,名列第二,并跻身全球前十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榜单。

上海市旅游局局长杨劲松介绍,在上海市的2016-2040年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已经专门列入了旅游专项。像上海这样一个“靠景点又不完全靠景点”的城市,目前已经调整和布局,确立了三个层面不同的功能区,形成整体开放和发展的态势。同时,以国家级富有特色的旅游发展为主,以迪士尼为主的国际旅游度假区,佘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淀山湖为主的国家旅游度假区,以外滩、豫园、新天地、人民广场为主的黄浦历史人文休闲区,以东滩湿地为主的崇明生态休闲区,由虹口、宝山构成的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等区域将有机配合,为来上海旅游的人士提供多样化的丰富选择。

确实,如果你要来上海追寻文化气息,那么上海是一座宝库:可以选择在上海博物馆、上海档案馆等地来一次历史文博之旅;如果你喜欢艺术,那么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是你的不二之选;在中共一大会址、二大会址纪念馆、豫园老城隍、外滩、陆家嘴、名人故居等地,你可以看到上海近代以来的红色印记,也有鲁迅、张爱玲、郭沫若等人留下的足迹;而上海双年展、国际电影节、夏季音乐节等,则让年轻人有了更多选择。

如果你要来上海体验休闲,那么,既可以到黄浦江、苏州河、淀山湖、滴水湖乘坐游船游艇,也可以有帆船、邮轮等多项选择;同时,在崇明、嘉定、浦东等地,则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各种农庄可供体验。

而如果是商务之行来到上海,那么,国家会展中心、新上海国际博览中心等会展地标,上海世界旅游资源博览会、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等国际品牌展会,则可以看到上海的商业氛围和勃勃生机;世博源、环球港、佛罗伦萨小镇等,则可以满足一站式购物的需求。

 

发展的契机

上海的发展正迎来良好的契机。从国际看,国际旅游者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出现多样化,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已经成为第三首选目的地,2010年接待近2亿人,占全球份额约20%。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接待国际旅游人数占全球份额将达27.3%,超过北美(届时为17.8%),位居世界第二。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成为国际旅游市场上发展最为迅猛的力量。

从国内看,当前我国居民旅游消费正步入全面升级阶段,经济增长新常态既赋予了旅游业更大的责任,同时也是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转型升级的新机遇。目前,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6000美元,长三角、珠三角很多城市均超过了1万美元,居民旅游消费已全面进入升级的新阶段,上海旅游市场面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在城乡居民出游率不断增长的同时,旅游消费的结构和消费特征正在发生明显变化。居民的观光、度假旅游持续增长,老年旅游、青少年旅游、家庭出游快速增长。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和2030年,国民出游率将分别达到4.5次和6次。未来10到20年将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期。

而上海,恰恰拥有巨大的优势。

比如,“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层面的战略构想及其实施,将使连接上海与相关国家和省份的机场、港口、高铁、车站、公路、服务区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空中航线、水上航线和陆地交通的频度也会进一步加密,有效带动游客的跨国和跨区域流动。国家旅游局研究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1.5亿人次游客、2000亿美元旅游消费的同时,吸引沿线国家8500万人次游客来华旅游,拉动旅游消费约1100亿美元。至2020年,长江旅游带将建成国际黄金旅游带,区域旅游总消费达6万亿元,国内游客人数达到37.72亿人次,年均增长12.24%;入境旅游人数达到6831.39万人次,年均增长4.87%;旅游总收入达到36931.19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

上海的目标远大。2016年预计接待入境游客81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60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2.89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3650亿元。而在“十三五”期间,到2020年,上海则计划把这个数字做到旅游业总收入达5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8%左右;国内旅游人数达3.6亿人次左右,年均增长5%左右;入境游客人数达900万人次左右,年均增长2%左右。


【责任编辑:张慈】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