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多个餐厅年夜饭只提供套餐 有商家加收16%税费

离除夕大年夜仅剩一两天,此时再想去餐厅订年夜饭,几乎已不可能。随着新生代家庭厨艺退化,外出吃团圆饭越来越普遍,但这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想吃得温馨省心,却并不容易。

“哪哪儿都不好订,比较烦。”消费者说,预订年夜饭“一桌难求”不说,即便运气好订到了,也可能会遭遇各种不爽:多数餐厅点餐只能按照商家套路来,不能单点只能就着高价套餐,形成了变相的“最低消费”,自带酒水还可能被收取一定的“服务费”。这些让消费者诟病的霸王条款,虽然早有禁令制止,但在年夜饭市场却并不鲜见。

多数餐厅拒绝年夜饭点餐

记者近日咨询多家餐厅,餐厅工作人员说,早在两个月前,年夜饭预订就已经很热了,现在才下手太晚了。而像同和居、同春园、砂锅居、烤肉季、峨嵋酒家、柳泉居等老字号餐厅,非常受追捧,这些老字号雅间预订早已饱和,不少顾客甚至都预订了大堂席位。全聚德方面则表示,多家门店的年夜饭预订爆满后,店内新增的一些席位也很快被一扫而空。

不过,多数商家推行的年夜饭只有套餐,不能单点,这样的做法让消费者非常无奈。

家住丰台新村的李女士,今年准备到离家不远的金百万烤鸭店预订年夜饭。她本想点几道孩子们喜欢吃的菜,但却被服务员告知,年夜饭不能单点菜品,只能选套餐。再看套餐,共分888元、1288元和1588元。她家中只有四口人,而最便宜的套餐也是6人的量,显然吃不完。“价格比平时贵点也能理解,毕竟春节时人工成本也高。但花了钱,却不一定能吃到自己想吃的菜,还会造成浪费。”

年夜饭仅提供套餐的饭店并不在少数。记者以消费者的名义打电话咨询北京香格里拉酒店,工作人员介绍说,这里提供的年夜饭套餐分3988元和5888元两档,“单点不了,只能选套餐。”

致美斋饭庄经理陈富强告诉记者,商家推年夜饭套餐,几乎已成“行规”。他解释说,推套餐方便后厨备料,好计划,有条理。“过春节人手儿都紧,饭店只需把年夜饭套餐里的菜品备出来就行了,确实能省去不少麻烦和成本。”此外,套餐算下来确实比单点有更多利润空间。

额外服务费引消费者不满

年夜饭额外收费现象在一些高端餐饮品牌并不少见。

在小南国世贸天阶店,预订年夜饭还要支付10%的服务费。工作人员解释说,平时也收取服务费,并不是因为过节才特定的。

香格里拉酒店还提供一种按人收费的年夜饭套餐,价格分别为688元、888元和1288元一位。工作人员说,这些套餐的菜品会有所不同,并提醒说,这种套餐要额外加收6%的税和10%的服务费。至于为何收取,对方并不解释。此外,对于消费者自带酒水,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不允许,否则要收取一定的服务费。

让消费者屡屡吐槽的,还有年夜饭就餐时间太赶。一些商家明确提醒,就餐时间只有两个小时,否则就会影响下一波客人用餐。

根据2014年10月商务部发布的《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其中第十二条中写道:禁止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不过,从实际执行效果看,这条禁令,在年夜饭市场似乎有些“失灵”。

不过,也有部分商家将年夜饭点餐权交给了消费者。据介绍,这个春节,致美斋饭庄就一改往年推年夜饭套餐做法,只提供单点服务,没有套餐。此外,对吃年夜饭的时间,饭庄也没要求。

半成品年夜饭悄然走俏

年夜饭预订一桌难求,让很多消费者转向了烹制简单、价格实惠的半成品套餐。鸿宾楼、马凯餐厅、曲园酒楼等京城老字号都早早推出了半成品年夜饭,实惠的价格吸引不少消费者订购。

“就目前来看,预订量已经超过往年。”同和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估计今年的销量比往年多出四五成。”另一家位于三里河的同和居,238元的半成品年夜饭套餐包括熏鱼、酱猪蹄、狮子头等三道大菜和三款面点,十分诱人。

一位预订半成品套餐的赵女士说:“300多块钱,肉菜基本都有了,到时再炒俩素菜,还有包好的饺子,足够吃了。”她认为,半成品年夜饭口味稍微差一些,但更能享受在家团圆的温馨。

记者注意到,今年的年夜饭市场竞争,传统餐饮企业占了绝对上风,去年试水半成品年夜饭的互联网订餐平台几乎销声匿迹。

去年春节,味库和青年菜君率先尝试半成品年夜饭,食材新鲜健康,配送及时便捷,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但如今,味库APP已更名为“味库美食视频”,从半成品销售平台转型为菜品烹饪视频APP;青年菜君去年更是陷入投资方“跳票”风波,资金链吃紧,目前APP已无法正常使用,客服电话也不再提供服务。


【责任编辑:孙晓曼】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