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佛坪县精准扶贫 畅通群众致富路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讯 通讯员 胡贵军 翟鹏】一条条平坦的硬化道路直通农家,一座座漂亮的农村新房矗立起来,一片片特色林果生机勃勃,一个个富民产业“落地生根”……阳春三月,记者来到佛坪县,一幅幅美丽画卷映入眼帘,与农民喜悦的笑脸相映,共同诉说着丰收的喜悦,令人深切感受到精准扶贫带来的沧桑巨变。

2016年,佛坪举全县之力,凝聚共识、通力协作,通过政策发力、政府帮扶和农户自身努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期圆满完成省、市下达的“2016年底在全省率先脱贫摘帽”任务。2017年1月15日,陕西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通报:“佛坪县摘掉贫困县帽子”。在脱贫攻坚战役中,佛坪走出了一条特色扶贫开发道路。

贫困户在承包的大棚里采摘香菇.JPG

致贫原因虽多:完成任务不打折扣

佛坪县地处秦岭南麓腹地,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点县,也是全省43个国家连片特困地区县之一。2016年初,全县有贫困村35个,占行政村总数的79.5%,共有贫困户1348户3143人。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因病、因残、缺劳力、缺技术是致贫的主要根源。同时,佛坪属欠发达地区的山区小县,经济总量小,重大项目落地少;产业项目普遍存在规模小、转型慢、效益低的问题,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设施因灾损毁严重。这些都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

佛坪县委书记、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第一总指挥李芳告诉记者,按照省委、省政府脱贫“三步走”的要求,佛坪县2016年要在全省率先实现整县脱贫,虽然任务重、困难多,但过去一年全县上下围绕既定目标,系统谋划、全面攻坚、强势推进、稳步提升,确保了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截止2016年底,全县35个贫困村均达到脱贫退出7项指标,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同意我县35个贫困村脱贫退出;贫困县脱贫退出7项指标全部达标,如期圆满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当年底在全省、全市率先脱贫摘帽任务。”李芳书记欣慰地说。

中蜂养殖成为贫困户脱贫的好项目.JPG

办法比困难多:扶贫路显佛坪特点

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佛坪县是否有什么秘诀呢?李芳书记表示,2016年,佛坪县通过三大举措,使得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成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精准扶贫路子。

强化组织保障,狠抓“精准识别”工作。为了压实帮扶责任,县委、县政府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从23个部门抽调36名工作人员,组建了指挥部,下设5个工作组,实行集中办公,规范工作流程,加强政策研究、业务指导、督查考核。

全县各镇(办)成立了脱贫攻坚工作站,全面夯实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村支书、村主任、结对包扶干部的工作责任。谁来帮扶谁、用什么办法帮扶、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层层签订脱贫责任书、立下攻坚军令状,夯实工作任务,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网络。

为了盯牢捆实帮扶责任,佛坪县把考核监督常态化、实时化,先后出台了《佛坪县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佛坪县脱贫攻坚工作督查问责办法》《佛坪县精准脱贫督查考核办法》,进行了5轮全方位拉网式督导检查。逐镇、逐村梳理问题,列出清单,召开整改交办会、现场观摩推进会、集体约谈会等,发现问题,现场整改、限时整改。

在“精准识别”上,佛坪县本着不落一户、不错一人的目标,对帮扶对象进行了多轮次、多层面的识别与公示。为了彻底摸清底数,把真正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纳入帮扶范围,佛坪县严格按照核查范围、标准、程序,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由联镇(办)县级领导带队,抽调精干力量,深入镇、村、组,覆盖全部农村人口,先后进行了五轮建档立卡核查,对贫困对象进行多轮次的识别、复核和认定,按照“八种类型”和“九条红线”标准对贫困人口进行了建档立卡。

佛坪采取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一告知、两公示、一公告”,即入村入户告知——村级公示——镇审定公示——县级审定公告的办法,对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进行进一步鉴别和确认。最后,全县按照“六个一批”的标准,对帮扶对象进行分类:全县需要通过发展生产脱贫695户2219人,生态补偿脱贫754户2024人,易地搬迁脱贫352户650人,医疗救助脱贫447户506人,发展教育脱贫260户362人,社会保障1012户2066人。“精准识别”工作为打赢这场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施“六个一批”,攻坚拔寨斩断“穷根”。发展产业上,对695户具有产业发展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户,按照每户5000元补助标准,下拨并兑付了417.93万元产业直补到户资金;积极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命名现代农业园区26个,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45个;为35个贫困村安排扶贫互助资金989.57万元,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经济实体。易地搬迁上,建设了19个易地移民安置点,安置贫困户352户;修缮改造了254户贫困户土坯房。生态补偿上,聘用202名贫困人口为生态护林员,人均年增收4000元;发放国家公益林生态补偿资金134.17万元,其中护林员工资80.8万元,覆盖全县所有贫困户。教育脱贫上,补助224名贫困中小学生教育资助金42.8万元,落实贫困大学新生资助金280人次102万元,免费教育达标率100%。医疗救助上,实现了贫困户参加新农合和大病保险全覆盖,2066 名民政救助对象实现医疗救助全覆盖,贫困人口在县外二级以上医院住院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社会保障上,对纳入政府兜底范围的911名特殊贫困人口,测算其收入与省级脱贫标准差额,实行政府长期兜底脱贫;对未达到脱贫标准的兜底贫困户175户356人,按照两线合一标准由县财政一次性补贴35.87万元。

推进“三位一体”,聚合力量摘掉“穷帽”。佛坪抢抓西成高铁建设和国家扶贫攻坚机遇,以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旅游扶贫试点县为抓手,积极推进专项产业、行业扶贫及社会扶贫 “三位一体”扶贫的战略部署,大力实施“1+20”配套计划,着力破除贫困村在交通、水利、电力、文化体育、通讯等方面的瓶颈制约。一年来,全县在产业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及7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上共计投入10372万元,加快贫困村村容环境整治和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及特色产业发展。目前,解决了所有贫困户的安全饮水问题,全县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100%;电力保障更加安全可靠,入户率100%;通村水泥路覆盖所有行政村,行路难的现状持续改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解决了贫困户、低保户看电视难的问题,实现了县城、集镇、景区及其他人群密集公共区域WIFI、广播网络全覆盖。标准化卫生室覆盖所有贫困村,新农合、大病保险参保率均稳定在100%。

中央网信办在佛坪设立高考助学基金.jpg

看未来信心足:借力发力实现小康

站在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新的起点上,县委、县政府今年年初出台的1号文件《佛坪县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实施方案》上明确提出:佛坪县整县脱贫摘帽目标基本实现,但与中省市要求和群众企盼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虽然得到较大提升,但与统筹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相比,还有待发展。产业培育虽然得到加强,但受市场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产业持续发展、群众持续增收的压力较大,还需要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2017年,全县上下要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发展理念,继续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紧抓国家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政策机遇,以精准扶贫、全面小康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持续推进“六个一批”工程和“三位一体”扶贫战略,确保到2020年同步够格建成小康社会。

佛坪县委书记李芳信心十足地说,“下一步,佛坪县将紧盯脱贫成果的巩固提升,突出抓好产业扶贫、搬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生态扶贫、兜底扶贫、基础扶贫,加大道路建设、安全饮水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村级卫生室建设、乡村旅游建设、电子商务建设、文体设施建设以及互助资金的监管、投放等工作力度,持续提升脱贫村的综合实力、脱贫户的收入水平,使全部农村脱贫人口食有所保、衣有所用、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到2020年,我们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责任编辑:王迪】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