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讯 记者易全 丛鑫龙】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福田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二届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17日至24日在深圳举行。
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深圳市分公司指导,深圳市收藏协会具体执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深圳市分公司集邮与文化传媒部、深圳市集邮协会、深圳市南山区简帛书法艺术苑、深圳市原创艺术研究会协办的“科学文化展”,作为“第二届深圳市(国际)科技影视周”重要板块的组成部分,17日上午率先在深圳中心城市广场二楼开启。

四大主题内容丰富多彩
“科学文化展”共分“科技名言书法”、“科技集邮”、“红色经典电影海报”和“科技连环画”四个主题。
“科技名言书法”——通过众多著名书法名家,用不同书体写出国家领导人、著名科学家的科技名言、题词,诠释了科技文化内涵,表达出国家领导人和著名科学家对科技的重视、鼓励、关怀、呵护与期盼。
书法作品均为四尺整张、竖写。书体有篆书、简帛书、金文、石鼓文、行书、隶书、草书、章草、楷书等。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有活力、最有生气的艺术之一,是人们心灵和内心的情感表达。用传统书法表现“科技名言”,是古老艺术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也是民族文化向“键盘敲字”发出的正面挑战;是呼吁人们回归传统文化的真情箴言文化,让人们在追求、享受高科技带给人们高品质生活的同时,放慢脚步,品味科技名言。
“科技集邮” 展出了科技类邮集28部,内容有“中国航天历程”、“电子计算机”、“ 城市轨道交通”、“ 医史邮踪——邮票里的医学史”、“ 健康之路”、“科学的历程——科学的大事”等。通过邮票、邮资封片等集邮素材,为人们介绍了人类从古至今,在科学、交通设施、运输工具、生物环保、能源、计算机、航天等众多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每一部邮集都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观赏性。
同时还举办小学生主题的“方寸世界,放飞梦想”科幻邮票绘画比赛,对“科技类邮集”进行评选。

“红色经典电影海报”展现中国电影110多年。经历的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变化。电影海报作为最直接的宣传“代言品”,浓缩了电影主题精华,以它特有的方式展现着电影的魅力,发挥着影片的艺术感染力。本次展览的200幅展品系由著名电影海报收藏家刘小青从自己收藏的近万种海报藏品中精选,全部均为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红色经典”电影海报。
本次展出的“科技连环画”共分四个主题:“科学知识”、“科学家故事”、“科学故事”、“科幻故事”。内容具体有:
“科学家故事”内有黄道婆、毕升、祖冲之、鲁班、李冰、华佗、李时珍、张仲景、张衡、徐霞客、陈景润、蒋筑英、冯如、伽利略、贝尔、巴斯德、阿基米德、卢瑟福、道尔顿、牛顿、达尔文、爱迪生等。
“科学知识”:内有看云识天气、时间、声音、泥石流、地震、冰雹、“人类智慧的翅膀—科学仪器发明”、“现代烽火台——通讯技术发明”、“ 厄尔尼诺与大自然”、“农业转基因生物知识”、“雷电中的风筝”等。
“科学故事”:内有“戚继光借潮”、“聪明的海豚”、“你认识吗——海鱼”、“借耳朵”、“大蓬尾巴”、“战病菌”、“帝企鹅的一家”、“水中的光亮”、“苦恼村变成欢乐村”等。
“科幻故事”:内有“不沉的阿波罗号”、“海底迷宫覆灭记”、“音波飞碟”、“星球大战”、“外星人”、“海怪之谜”、“魔鬼三角之谜”、“楚科奇海底的秘密——大西洋底来的人”等。
《科技创新》纪念邮票当日发行
“科学文化展”17日当天推出了《为品牌立传.讲人才故事》系列丛书第一册——《市政拓荒牛》,该书撷取深圳市民陈宜言特区创新创业的成长故事,生动形象地记叙了陈宜言从一个大学生投身特区市政建设,经历艰苦创新创业奋斗,成长为中国设计大师,鹏城杰出人才的富有传奇色彩故事。

(深圳市收藏协会韩昌晟会长在开幕现场致辞)
当天还发行了《科技创新》纪念邮票一套5枚。图案内容分别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探索一号”科考船、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全套邮票面值6.60元。

该套纪念邮票展现了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一批国际领先重大成果:第一枚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画面以望远镜主体结构为表现元素,描绘了主动反射面技术、轻型索拖动馈源支撑技术和利用天然地貌建设巨型望远镜的三大自主技术创新点。邮票背景通过表现中性氢、脉冲星、空间天体等科学符号,展现了望远镜作为多学科基础研究平台的强大功能。第二枚“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反映了主要科学目标是借助卫星平台进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广域量子密钥网络实验;其二是在空间尺度进行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实验,开展空间尺度量子力学完备性检验的实验研究。画面以宇宙空间中的卫星和地球为主要表现对象,地球上的五个点分别表示南山、德令哈、兴隆、丽江四个量子通信地面站和位于阿里的量子隐形传态实验站。紫外光下,两束光直射北京兴隆站和新江南山站,表现了“墨子号”最主要的科学实验。第三枚“探索一号”科考船画面以4500米载人潜水器工作母船及其深海科考通用平台——“探索一号”为画面主体,画面中还表现了其搭载的“海斗”号无人潜水器、“天涯”号着陆器、“海翼”号水下滑翔机的形象。第四枚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画面表现了丰收的场景,体现了中低产田和盐碱荒地改造对农业增产增收的显著效果,画面中出现的无人机、田间检测仪等新技术,也体现了基于现代农业技术背景下的传统农业技术变革。第五枚“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画面以位于江苏省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的超级计算机柜为主体元素,画面背景表现了超级计算机在航空航天、天气气候、生物信息、材料科学、计算化学等国家高科技领域和尖端技术研究中的广泛应用。紫外光下,计算机发射的代表二进制的“0”和“1”视觉化了不能被看见的超级运算能力。
据介绍,该套邮票系由杜钰凯设计,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印制。

传统文化+科学文化抓人眼球
记者看到,尽管深圳当日的天气依然酷热,但随着上午10点活动开幕的临近,越来越多深圳市民专程来到这里观展。为了活跃展场气氛,“科学文化展”执行单位特别邀请了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书法机器人,于当日和23日两天为参观者做现场表演。
现场设置的触摸互动电子屏吸引着市民们驻足观看。“科技名言书法” 、“科技连环画” 、“红色经典电影海报”、“科技集邮”四大内容全部收入其中,方便让参观者通过触摸屏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科学文化的魅力。
为纪念本次活动而特别设计制作的临时邮局纪念戳、纪念封、科技名言书法明信片、纪念张、藏书票等在现场的免费发放,吸引到大批观众排队领取。许多儿童也在家长的带领下,兴高采烈地在现场玩耍着高科技娱乐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