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喜迎十九大 晴隆开新花——贵州中烟力邀全国摄影大师走进晴隆

10月17日为“世界消贫日”,也是我国第四个全国扶贫日。这一天,应贵州中烟之邀,来自全国的多位知名摄影师落地贵州,走进晴隆,共同探寻和见证晴隆县脱贫之路。


活动合影

地处云贵高原中段的晴隆县,山多地少,峰高谷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区农业县。虽常年雨量丰沛,但受地质结构影响,难以蓄水,人畜饮水长期依靠小水池、小水窖,生活条件艰苦,经济来源十分有限,仍有大量村民徘徊于温饱线上,离脱贫奔小康还有较大距离。


晴隆地貌

2015年,贵州中烟与晴隆县结成帮扶对子,竭力帮扶晴隆全县脱贫。截至2017年初,在基础建设、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直接投入资金近4000万元。项目覆盖村组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农户收入也有所增加,2016 年重点帮扶的文丰村脱离贫困村列。


盛装的村民走在修葺一新的村道上

此次活动正值党的十九大喜庆召开,七天时间,摄影师们走进晴隆县光照镇、沙子镇、大厂镇的多个村落以及24道拐、史迪威小镇、三望坪草场、安南古城等景区进行实地采风,记录下晴隆秀美的自然风光、纯朴的民风民情,同时也深入了解了国家级贫困县晴隆在各界帮助下如何借助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故事。


新益村邓书记(右)在烟叶烤房前介绍驻村帮扶情况

邓贵方是贵州中烟的一名老员工,2016年被遴选为光照镇新益村“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他介绍道:“过去两年,我们以党建为引领,用产业做抓手,研究制定脱贫攻坚方案,在新益村大面积种植烟叶。如今,烟叶基地达到2686亩,产值上千万。无论是从种植面积和销售量来看,新益村都成为晴隆县名副其实的‘烤烟第一村’。2015年村民人均收入4600多元,2016年人均收入就达到了5900多元。看到产业开花结果,百姓逐步脱贫致富,心里满是成就感。十九大开幕当天,新益村猫猫井组的村民和干部在新落成的活动室一起收看大会,第一时间学习最新精神。”


摄影师团队在新落成的村民活动室前合影

东方红村的副主任龙江曾外出打工二十余年,后回乡种植吊瓜,如今已是村里致富带头人之一。“浙江农科院和晴隆科技局在东方红村试种吊瓜成功。于是2013年我回到家乡租了200亩土地开始进行种植。现在亩产量约300斤,最低收入6000元,一年下来能收入一百多万。如今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且扶贫建设让东方红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龙主任介绍说。


龙主任在向摄影师们介绍吊瓜产业

来自山西的摄影师樊丽勇表示:几天采风下来,我们看到最多的和听到最多的就是晴隆县的崭新变化。扶贫,是一种责任和担当。贵州中烟迈出的每一步,都承载着一家烟草企业决战贫困的壮志豪情,承载着贫困群众渴望同步小康的梦想。我们也希望用我们手里的相机记录下村民们喜笑颜开的景象,推介当地旅游资源,让更多人知道和了解晴隆,也算是为文化扶贫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支持。


布依族妇女在制作民族服饰

晴隆县光照镇镇长龚尧说:“通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晴隆县许多地方的河水变清了,花木更繁盛了,居民生活越来越好。“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把自己的生活搞好,把家乡建设好,以崭新面貌喜迎十九大,让晴隆开出新花。”


摄影师们在山顶拍摄晴隆新风貌

脱贫攻坚战任重道远,贵州中烟将一如既往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以及烟草行业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以产业扶贫为导向,强化优势特色产业项目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脱贫攻坚之路,实现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小康的目标。

新闻来源 http://www.50cnnet.com/show-63-150212.html

【责任编辑:雨蝶】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