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中医,文化先行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 深圳讯 记者易全报道]具有权威性强、规格高、参与范围广特点的全国中医药领域盛会——“首届中医(药)文化大会”,12月25日至28日一连三天,在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深圳召开。12月26日,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了大会开幕式;包括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在内的各主办单位领导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名誉主席张梅颖致辞)

(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何丕杰致辞)

(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会长吴刚致辞)

(九三学社中央社会服务部部长徐国权致辞)

(广东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致辞)

(广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致辞)
本次大会以贯彻《中医药法》,传承中医药文化,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主题为:“传承创新 文化引领 科学发展 产业驱动 ”。大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中药协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等八大机构联合主办,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 四川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河北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支持。

(国医大师张大宁朗诵中医颂文)
本次大会以“传承创新,文化引领,科学发展,产业驱动”为主题,是中医界与各界的一次跨界盛会,也是全面推动中医药及相关产业振兴发展的一次盛举。大会以新的战略高度、更宽广的视野,更开放的思维深入探讨中医药事业与产业的传承发展、创新驱动、管理体制、发展路径、政策措施、走出国门等一系列问题,吸引到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团队、欧盟健康产业联盟主席布莱恩、以张伯礼、钟南山为代表的十余名两院院士、以王琦、刘敏如为代表的十余名国医大师、以楼宇烈、释永信为代表的十余名社会知名人士,以及各中医药大学校长、各医药集团企业家等1500余人出席。

(大会启动仪式)
记者从大会秘书处了解到,本次大会总体内容将围绕四大亮点展开:
亮点一:前瞻导航 + 高规格传播
针对十九大文件的最新精神领悟,《中医法》的实施及其政府出台的最新政策解读,以及中医药行业当前普遍困惑迷茫的行业趋势洞察等核心内容,本次大会将组织跨部门、跨领域的政策与趋势研判圆桌对话会,由政府领导、专家、企业家、投资人直接对话碰撞,指点迷津,把握方向。在会前会中会后三个阶段,国内顶级媒体阵容将都对大会作全方位的跟踪、专访、直播与深度报道。
亮点二:跨界整合 + 多圈层链接
产业升级,文化先行。大会以中医药文化为纽带,发起成立“中医药文化与产业共同体”新平台,云集国内外热爱本真中医药文化的知名人士跨界聚首,组建中医药行业最豪华的超级联合舰队,誓言振兴中医药文化。同时,大会通过设置VIP会见绿色通道、嘉宾专属微信群、项目路演对洽、自助餐会与晚宴、考察参观等诸多互动环节,为参会嘉宾提供建立跨领域的崭新圈层机会。
亮点三:前沿认知 + 强实战分享
在大会主旨演讲环节,部长、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国医大师、校长、院长将轮番登台,发表针对中医药文化与产业最前沿的真知灼见。同时,大会还将邀请诸多实战派的项目运营行家里手,就中医药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医养文旅特色小镇项目运作、大型中医药企与中医医院品牌建设、中医健康管理体系模型、中医药健康产业投融资等行业热门话题,提供全程的干货分享。
亮点四:战略构想+品牌建设
实施中医药品牌战略,通过广泛代表社会凝聚力的这一平台,以建立一种推动民族品牌发展的机制,为中医药民族品牌的建设插上翅膀,推动中医药走向国际。

(政府领导、诺奖得主、国医大师、主办方和企业界代表的多边对话)
可以预期,首届中医(药)文化大会的举办,将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提升中医药在维护人类健康中的地位,同时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体现中医药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巨大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