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北大教师忆高岩自杀:当年学校调查定性不是性侵

北京大学中文系1995级本科女生高岩自杀事件,在沉寂20年后再次引起关注.高岩当年的好友发帖称,时任北大副教授沈阳曾对高岩作出性侵行为,这被认为与高岩1998年自杀有关.

如今人事关系已在南京大学的沈阳回应称,他与高岩第一没上过床,第二没发生过性关系,第三没谈恋爱.他如今63岁,已于2011年离开北大,同年获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不过,北大中文系时任系主任的说法是,沈阳曾因高岩自杀事件受记大过处分,他俩发生了男女关系,他(沈阳)是承认的,这也是学校处分他的依据.北大教师职业道德和纪律委员会也发布《声明》称,学校对事件高度重视,要求该委员会立即复核情况.

当年的调查情况如何?分别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采访时,北大中文系两名要求匿名的教师均回忆,当年召开的全体大会上,沈阳行为的定性不是性侵,说是不符合师德的行为,而在其印象里,沈阳当时对外的说法是女生纠缠自己.两名教师认为,不管怎样,沈阳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家属称高岩此前曾自杀未遂

高岩自杀事件发生于1998年3月11日.今年4月7日下午,高岩的母亲、退休前在北京育才中学工作的周树铭,首次接受中国青年报等媒体集体采访回忆事件始末.

周树铭回忆,事发当天,她的丈夫傍晚6点多回到家,发现女儿开燃气自杀后拨打了120.接着警察来了,令人意外的是,尸检结果显示高岩不是处女.

高岩家属及一些好友认为自杀事件与教师沈阳有关.高岩当年的好友近日发帖称,1996年,大一下学期以及大二上学期,高岩曾陆陆续续地诉苦说,沈阳邀请她乘教师校车,又请其到家中学术恳谈,最后脱光了她的衣服.

帖文还称,此后高岩不再如以前快乐,而沈阳却对另一位女生称高岩是神经病、勾引自己,这段对话后来传开,给高岩带来巨大压力.按照帖文的说法,紧接着,1997年夏天,沈阳约即将升大三的高岩吃饭,高岩表示愤怒,而沈阳不觉得有何不妥,还对高岩冷嘲热讽.

不过,沈阳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对这些说法均予以否认,称完全是胡说,当年海淀区公安局、北大中文系和学校党委都调查过这件事.

在周树铭看来,高岩自杀并非没有预兆.从时间上看,这些异样与帖文所称的性侵等事件的时间基本重合.周树铭惋惜地认为,自己当年可以对女儿的关注更多一点.

她回忆,1996年12月,高岩曾留下一封遗书.而在自杀前的1年多,还有一次,家人回家敲门却无人应答,就踹开门,发现女儿在睡觉,我觉得(那是)不太正常的睡觉,就叫车送到医院.后来,发现女儿当时是吃了安眠药.

女儿说,人活着,行尸走肉,没意思.周树铭告诉记者,她安慰女儿,怎么会没意思,毕竟她进入了理想的学校,你多顺啊,你干吗这么想?考虑到高岩的心情,周树铭还为喜欢小动物的女儿养了两只小鹦鹉.

悲剧还是在1998年发生了.

在周树铭的记忆里,女儿特别用功,虽然学习中文专业,但高考数学还是考了130分.做作业时一道几何题不会,她自己研究到2点,学校老师特别喜欢她,(高岩)从小学习各方面都不用我们操心.

关于对沈阳的印象,周树铭回忆,高岩起初觉得沈阳课讲得挺好的,后来觉得讨厌,说沈阳总叫她收钱啊收作业啊这个那个.周树铭安慰她,为同学服务没必要这么大怨气,她说不跟我说了.担心女儿产生逆向心理,周树铭不敢深究,于是带她出去溜溜弯.

周树铭的印象中,沈阳曾到过她家一次.那是某个星期六的下午4点,周树铭的丈夫下班回家,一开门,沈阳就从女儿的房间里出来了.沈阳自我介绍了名字,丈夫说沈老师你好,接着沈阳离开了,高岩的家人没来得及追问太多,我们也没再问闺女,(她)本来情绪就不好.北大教师回忆称当年事件定性不是性侵

自杀事件临近北大的百年校庆.周树铭回忆,自己当年去北大讨说法,但起初没有结果.

北大中文系时任系主任费振刚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当年,高岩的家长去了北大党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申诉,学校最终给予沈阳记大过处分.据《红星新闻》报道,费振刚还表示,他俩发生了男女关系,他(沈阳)是承认的,这也是学校处分他的依据.对于沈阳与高岩的关系性质,两名北大中文系教师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回忆称,印象中,公布的调查结论,并未明确说沈阳是性侵.中文系教师张波(化名)说,当时仅说是不符合师德的行为.

张波说,当时,警方尸检发现高岩已经不是处女了,但因为时间过去较久,警方并不能认定与她发生关系的人就是沈阳,也无法从法律层面上进行处理,公安局大概只能做到这个程度.

在张波看来,学校对沈阳作记大过处分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即无法从法律上认定沈阳对高岩存在性侵行为,这样一来,学校也没办法对他做过重的处理,虽然有人提出要开除沈阳,最终还是记大过.

对沈阳进行处理是通过一个全体大会.沈阳在大会上做了检查,费老师严厉批评了沈阳. 中文系教师宋清(化名)也回忆说,大会没将沈阳的相关行为定性是性侵.

宋清向记者回忆,那时有人提供了一名女学生写的日记,记载了事情的一些细节,如拥抱、亲吻等等.在宋清的理解里,日记的有些内容属于恋爱心理的细节,而沈阳本人对此的解释是,女生老去缠他,拥抱学生是他为了安慰女生.

系领导(当时)说,不管什么原因,如果你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女儿、妹妹,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事情.宋清回忆.在宋清看来,沈阳这件事做得非常不对,对这个女生的死负有责任,但不一定是法律意义上的责任,道义上的责任是肯定有的.在今年4月7日下午接受集体采访时,周树铭否认高岩存在相关日记.

提及沈阳的日常表现,张波表示,沈阳1993年开始留校,刚开始大家对他的评价是很好的,但后来,不止一个学生反映过沈阳课堂上举过涉性暗示的例子.宋清则直言,沈阳有点让人讨厌,有时比较轻浮,对一些女生存在拍拍肩膀等类似动作.

一名南京大学文学院毕业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沈阳学术造诣颇高,在学生中有一定影响力,在南大时,未有关于生活作风问题的传言.

4月7日傍晚,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尝试联系沈阳核实情况,电话无人接听.截至发稿,记者未获其短信答复.

北大要求复核事件情况

前述网帖广泛传播之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机构作出了回应.

4月6日,北京大学教师职业道德和纪律委员会《声明》称,经查阅相关材料,二十年前,即1998年3月,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对相关事件作出事实认定,给出调查结果;1998年7月北京大学对沈阳做出了行政处分.

记者注意到,前述声明没有披露警方对事件作出事实认定的具体内容.

对于北大1998年对沈阳作出的处分,周树铭称,她当年对该处分起初并不知情,不知道校方和警方得出的调查结论,自己和家人也没参加过处分沈阳的会议,而处分通知,是北大学生后来告诉他们的.

此前,北大中文系当时有关负责人多次对媒体称,高岩家属均在现场.

不合适,(处分)给得太轻了.周树铭称,如今,她希望北大方面能解释该处分是怎么作出的,沈阳是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20年来,高岩的父母没有再申诉、上访.今年70多岁的周树铭说,她与丈夫身体状况都不行了,爱人做了心脏支架,自己病得也厉害.

周树铭表示,自己目前不接受道歉,这是人命关天的事儿,而这20年以来,除了一名北大教师因借书的事情来过之外,沈阳及其他北大教师、领导没再看望过高岩家人,你对家属这么大的损失做了什么工作了?4月6日,南京大学文学院行政部门发表《声明》称,北京大学的处分已经证实沈阳的师德师风存在过问题,任何处分都不能代表事实的消亡.南京大学文学院应该及时纠正人才引进工作的错误,坚持以师德为上的原则,重新审核沈阳的师德师风是否符合南京大学文学院全体同仁教书育人工作的要求,是否能得到这个共同体的认同.

《声明》还称,网络的议论已经严重影响南京大学文学院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和学术声誉,沈阳已经不适合在南京大学文学院工作、在此阶段,停止沈阳从事南京大学文学院的教书育人工作.

上海师范大学学术伦理与道德委员会则在4月7日声明称,从今日起,终止2017年7月与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沈阳签订的校外兼职教师聘任协议.

早就应该这样做.周树铭说,但不能这样简单地止于此,应该好好反省,南大接收人才为什么不(仔细)看档案?

对于前述《声明》,沈阳4月7日下午答复南方周末时称:我想发出一个弱弱的呼喊:三个大学都拿‘师德’说事.请问,这种定性靠什么:哪个正式决定上有这个结论?哪个事实支持这个结论?难道仅仅靠舆论左右?仅仅凭某个人采访中的回答?这太可悲了吧!目前该事件正在继续调查之中.北京大学教师职业道德和纪律委员会此前《声明》称,学校对事件高度重视,要求教师职业道德和纪律委员会立即复核情况,依法依规开展工作.


【责任编辑:李文文】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