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高邮光明小镇迎来新进展 金诚集团助力中国“智造”

近日,美国商务部对中兴通讯的出口禁令,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的微软盗版阴谋论,一次次戳中了中国缺“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痛点。在信息时代,小到鼠标点击、网络购物,大到电力、交通、国防、城市,都离不开芯片,这关乎国家的安全和命脉。中兴事件也为各行各业敲响了警钟,摆脱对外技术依赖,扶持自主研发成燃眉之急。以智慧路灯为例,看金诚集团如何发力中国智造?

 图片1.png

在美国洛杉矶街头,出现了能够感应枪声,帮助警察应对突发犯罪的路灯。在巴塞罗那,路灯能够测量噪音、交通、污染。在柏林,多数街灯都可以充当“充电杆”使用;在英国MK体育场,配备了360度照明模组、闭路电视、公共广播以及Wifi的路灯……

 图片2.png

日益丰富的智慧路灯顺应了信息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提升照明人性化和行人舒适度的同时,通过构建高效的公共管理网络,为城市管理赋能。这张充当城市神经末梢的智慧网络,不仅关乎到民生经济,更是涉及国家安全的战略产业。当中国出现亿万量级的市场空缺,国外智慧路灯巨头蠢蠢欲动的时刻,由金诚集团与高邮联手打造的光明小镇生产的第一批智慧路灯,已经被送到了湖南汨罗。

 图片3.png

高邮智慧路灯点亮汨罗诗歌中华小镇

金诚集团该项目的负责人钱招存说,在智慧城市产业园内诞生的高邮路灯,会被装备上智慧的大脑,高邮未来的路灯,可不仅仅是发挥照明功能这么简单。对于城市中使用电动车,电动汽车的人群,路灯可以是一个随处可见的充电桩;而对手机重度用户来说,路灯还可以是一个wifi信号发射器;作为普通市民,通过手机扫描管理平台可以查询到各项环境数据,城市信息等等……

作为“中国路灯之乡”,高邮是国内户外照明行业最大的产业集聚区。据统计,中国每3盏路灯就有1盏产自高邮,其灯杆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了70%以上。然而,历经经济大潮洗礼,高邮的传统灯具产业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

在互联网、人工智能风生水起的今日,传统的产业发展,急需搭乘飞速前行的时代列车完成蝶变。高邮路灯,急需蜕变和转型。金诚集团与高邮市联合打造的中国光明小镇,正在承担起这样的时代和历史使命,通过智慧路灯系统,深度布局物联网,采集、应用大数据,让高邮灯具产业从“制造”迈向“智造”。

 图片4.png

与此同时,高邮也正以一个更加包容的姿态,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城市的未来建设。

2017年4月《中国光明小镇建设项目备忘录》正式签订,星火燎原,蓄势待发;

同年5月,金诚集团与高邮高新区签订了建设中国光明小镇战略合作协议,一纸蓝图勾勒出高邮美好未来;

8月,中国光明小镇的智慧城市产业园项目奠基仪式举行,蓝图落地,高邮的沃土,发出开垦的轰鸣,向光明前进的步伐,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10月,金诚集团摘得商业用地48.55亩,金诚之星项目进驻高邮;

 图片5.png

中国光明小镇暨智慧城市产业园项目奠基仪式

2018年2月,“中国光明小镇PPP项目”通过资格预审 。

5月,光明小镇的建设迎来新进展,智慧城市产业园项目的1号楼结顶在即,预计年底投入使用。其中大楼部分,将在今年年底全部完成封顶工作,预计2019年7月投入使用。

 图片6.png

光明小镇现场施工图

小镇项目建设稳定推进的过程中,离不开金诚与高邮共同的努力。而这些进展,也为未来光明小镇的最终建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7.png

以智慧路灯为基点,一座“智慧城市”正在崛起。未来,高邮与金诚集团还将构建高邮的智慧路灯生态圈,以创新路灯和灯光秀,作为两条主线,打通智慧路灯推广的最后一公里,将智慧城市产业园区搭建成“科技驱动转型示范区”,让智慧城市产业园区成为江苏省乃至全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样板。


【责任编辑:海珠】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