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媒体暗访网约车10单来7辆黑车 司机称被抓就不要车了

郑州空姐乘坐滴滴顺风车时遇害,行凶者的恶行让人愤怒。一时间,“我们身边的网约车安全吗?”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哈尔滨《新晚报》5月12日消息,今年1月1日起,哈尔滨开始实施《哈尔滨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条例》),对车辆、驾驶人提出准入要求。那么,每天伴随我们出行的驾驶员和车辆,是否达到标准?昨天(5月11日),新晚报记者体验网约车出行,在不同网约车平台预约10辆车,没想到,竟有7辆车不符合运营标准,属于非法运营的“黑车”。而同样没取得运营资质的“黑司机”绕过了相关审查,搭载着乘客行在路上。

7AB5A813EA7FC5B583C1BA64394C1201F896BCF0_size178_w1024_h676.jpg

目前,在哈尔滨取得网约车经营牌照的企业包括滴滴出行、易到、首汽约车、神州专车、曹操专车、全在用车、吉林寰旗、先锋智道、AA租车、海南约我,有的覆盖巡游出租车,也有快车和专车。您在哪个网约车平台“叫车”,遇到过哪些涉及服务质量或是其他方面问题?

俩平台共下10单:来了7辆“黑车”

《条例》实施已经快半年了,我们身边的网约车都符合标准了吗?快车是日常市民乘坐比较多的,昨天(5月11日),新晚报记者分别在易到和滴滴出行两个已经在哈尔滨取得网约车经营牌照的正规平台各下了5单。

在易到网约车平台,记者分别乘坐了广汽传祺GM8、现代朗动、标志308、东风日产骊威、雷克萨斯RX,共5辆车。其中,现代朗动、标志308、东风日产骊威车型明显不符合排量要求,部分车辆注册登记时间也超过两年。

记者通过滴滴出行APP也预约了5辆车,来的分别为日产阳光、日产骐达、丰田威驰、丰田雷凌双擎、哈飞赛豹。除丰田雷凌双擎外,其余4辆车均不满足网约车准入条件。在4辆车中,还有一辆在记者预约时,号牌显示为黑A6KF9X,黑色现代伊兰特,等车开到跟前一看,车牌号还是这个,车却换成了黑色赛豹。上车后司机解释说,伊兰特车撞坏了,可记者问赛豹车牌为啥是伊兰特的车牌时,司机说“是吗?”并岔开了话题。这显然是一辆“套牌车”。

统计下来,两个平台,共计10份订单,其中有7辆车不满足《条例》条件,属于没有《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的“黑车”。

“黑车”司机竟教记者“咋干能不挨罚”

按照《条例》要求,从事网约车经营的驾驶员,也要获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可是“黑车”司机不仅没有“车证”,连“驾驶员证”也没有。

在昨天(5月11日)的暗访中,多名驾驶员表示自己没有办理相关证照。没有证照就上道拉客,不怕挨罚吗?一位“黑司机”还在车上向记者“传授”不被罚的窍门。

“政策出来之后好多人都不干了,其实也能偷着干。”他说,“害怕的话可以晚上7点以后出车,‘执法的’也回家了。”另外,他还总结,如果行程是去停车场等地方就得小心了,封闭的地方最容易被逮住。

有的驾驶员怕挨罚,还有的驾驶员感觉抓着也无所谓。“我买的二手车,才一万多块钱,被抓着,车我就不要了。”一位驾驶员说。

相比与车没“证”而言,人没“证”更危险,不仅无法保证驾驶安全,更无法保证乘客人身安全。按照《条例》要求,驾驶员要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必须无交通肇事犯罪记录、无危险驾驶犯罪记录、无吸毒记录、无酒后驾驶记录、无暴力犯罪记录等,而躲过审查的“黑司机”,可能就是危险根源。

违规经营网约车最高罚3万元

“以为从正规平台叫车,就能保证都是正规车辆,没想到通过网约车平台下单,也可能叫到‘黑车’,甚至是‘黑司机’。”经常坐网约车的李女士说,“特别是司机没有通过相关审查,乘客的安全真的不好保证。”

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哈尔滨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对未取得经营许可,擅自从事或者变相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的行为上限处罚3万元。

对于仍然存在的非法运营车辆,记者从行业管理部门了解到,在《条例》实施前,行业管理部门已经通知各网约车平台对不符合规定的驾驶员、车辆进行清理。但业内人士表示,现实是,面对各地政策网约车公司担心当大量不符合标准的车辆和驾驶员“退市”后,影响乘客使用而造成市场份额的丢失,“所以对于清理,网约车企业自己肯定有抵触。”

据了解,仅从4月中旬到4月末,执法人员就已经查扣未取得经营许可擅自从事网约车经营的12辆,其他各类非法营运车8辆。

【链接】

哈尔滨市网约车准入标准

驾驶员要求

■取得C1及以上驾驶证并具有3年以上驾驶经历。

■无交通肇事犯罪记录,无危险驾驶犯罪记录,无吸毒记录,无酒后驾驶记录,驾驶证最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记满12分记录。

■无暴力犯罪记录。

■男性60周岁以下,女性55周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本市户口或居住证明。

■近3年内无吊销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件的记录;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车辆统一要求

■车型为7座及以下乘用车;达到我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

■燃油车辆轴距在2.70米以上,车辆购置税的计税价格不低于12万元,排量相当于1.8L以上(含1.8L);纯电动车辆轴距2.65米以上、续航里程250公里以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轴距2.65米以上、纯电驱动状态下续航里程50公里以上。

■车籍所在地为本市行政区域;注册登记时间不超过2年,行驶里程不超过6万公里(此为初次投放标准,此后投放的应一律为新车);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嵌入式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应急报警装置。

■车辆技术性能符合运营安全相关标准要求;车体颜色采用单一颜色;不得安装巡游出租汽车营运标志、标识。(宋占晨/新晚报)


【责任编辑:海珠】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