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广州讯 记者黄春兰】5月26日,《广东外经贸蓝皮书(2018)》举办发布会,来自广东高校、研究机构等专家学者以及媒体记者参加了发布会,与会专家学者们对《广东外经贸蓝皮书(2018)》的发布表示了充分肯定。此次蓝皮书与往年不一样的是增加了对粤港澳大湾区探讨研究,也成为该书新亮点。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该蓝皮书主编陈万灵教授表示,今年的“广东外经贸蓝皮书”主要纪念对外开放四十周年。本书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广东对外体制改革过程及其制度变迁,包括内外贸体制变化,分析了广东外贸方式和双向投资变化问题,探讨开放新时代自由贸易港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热点问题,提出了广东外贸经济转型的决策和路径。

《广东外经贸蓝皮书·广东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研究报告(2017~2018)》于2018年5月26日出版发行。
关于今年广东外经贸形式,该蓝皮书研究学者肖鹞飞教授在报告中表示,广东2018年出口额同上年相比增长率可能为-5%左右,以人民币计值,出口增速的最大可能在0至-5%之间,上半年增速可能以负为主,下半年增速可能以正为主。
报告指出面临开放新时代,广东要不断扩大开放领域,提高整体开放度,在金融、电信、运输及物流、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产业扩大开放;要在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开放体制建设方面,对标国际高标准规则体系,加强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开放,推动广东自由贸易港建设;要深化粤港澳区域合作,在“一国两制”前提下,突破“制度困境”,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现粤港澳区域联动发展;要加强南沙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地位,增强连接“一带一路”建设的枢纽功能,构建广东从“向海外开放”转向“向内陆开放”与“海陆统筹开放”结合的全方位开放体制;五是加强广东全域开放度,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为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
对于如何做好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与建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该蓝皮书主编陈万灵教授在蓝皮书《对标国际高标准规则 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平台建设》(作者陈万灵、韦晓慧)中作了深度研究,报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合作要突破“制度困境”。分析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合作陷入“制度困境”——香港与澳门属于独立关税区,粤港澳大湾区整个区域不可能构建一个相同制度的特别区域;内陆珠三角部分也不可能是“独立关税区”,任何经济合作都是在“中国内地关税区”名义的基础上展开。必须克服“制度困境”,降低规则和制度的摩擦成本,提高粤港澳大湾区资源及要素的配置效率。有效办法是对标国际高标准规则,谋划“自由贸易园(港)区”及其功能平台,发挥内地与港澳各个区域的优势,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极化”和协调发展。
据介绍,《广东外经贸蓝皮书·广东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研究报告》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于2010年开始研创的年度资讯报告,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每年5~6月出版。旨在研究广东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和工程合作的问题及对策,有一定的前瞻性,实用性,是学术研究,企业和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社会大众了解广东外经贸问题的重要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