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摒弃玛丽苏 大女主戏如何升级命题

国剧观察

古装电视剧《扶摇》作为暑期档第一个爆款已经播出过半,故事以杨幂饰演的扶摇为主角,描述了她从出身低微的贱奴一路打拼,为自己和同伴争取自由、伸张正义,与此同时,又与阮经天饰演的长孙无极产生一段斩不断理还乱的爱情。在社交媒体上,讨论度最高的,还是女主角扶摇所承载的气质与精神。细究下去,这类电视剧都脱胎于古装武侠这一“造梦”剧种。回溯此类电视剧,我们也能一窥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社会大众审美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巨大转变。

从贤良隐忍到独立意识

上世纪80年代国产剧迈上了大发展之路,以《西游记》、《封神榜》为代表的国产电视剧大多涉及古典神话传说元素,而以83版《射雕英雄传》为代表的港台武侠电视剧则为内地90年代武侠题材的兴起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不过,这一时期的创作多受时代局限,多数神话故事和武侠小说中典型的女性角色都十分类型化。一种是妻子的典范,她们美貌贤良、贞洁隐忍、温柔体贴,是传统女性价值取向的集大成者。第二种是反派角色,这类角色个性与追求更加多样化,自主意识在故事中往往能够得到强有力的体现。然而这种体现大多是为了描绘反派的恶毒与放荡,且人物命运大多是悲剧性的,所谓邪不压正。对比正面女性和反面女性两种人物,不难发现千禧年以前古装武侠、神话题材的深刻时代烙印。

千禧年以后,由于电视剧行业的商业性程度提升,电视剧对社会思想的回应更加及时,从而诞生了许多适应时代需求的古装武侠、仙侠和玄幻电视剧。与此同时,大量网络文学创作进入影视改编的视野,传统武侠渐渐“发育”成为仙侠玄幻,成为最受年轻观众喜爱的影视剧类型。

这些新创作背后大多是女性书写者,她们的自我意识更强,如果新世纪之前的有追求还是“小妖女”和女反派的专属属性,那么新世纪之后,有追求开始被纳入女性正面角色的必备选项中。她们不再被动,成为被追求、被规训、被要求按照传统意志生活的人,开始有了自主性。

不过,新世纪之初的女性角色的追求和胸襟,同样是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大众文化心理的。这一时期的女性角色,追求的多数都是个人选择的自由。譬如我们现在经常能看到人们诟病很多文本和剧集都是“玛丽苏”,女性独立沦为口号,独立的结果只是受到更多男性的喜爱。但不得不说,任何发展都有起点,恰是从这一时期为发端,女主角越来越独立,其追求超越了个人的范畴,指向了更广阔的空间,这一趋势已出现并开始了狂飙突进。

从专注自身到关注更广阔的世界

电视剧《扶摇》虽然将人物设定在一个架空的古风时空中,但人物身上却满是当代都市独立女性的特征。相较于上一个时期,扶摇这类女性角色所承载的使命感明显变强了,这也反映了当代女性在职场上更大的话语权和人生追求,在情感上也更为独立。

譬如,在第一次遭遇情感背叛后,扶摇虽然伤心但却断然拒绝了师兄提出“做妾”的要求;而在姚城,扶摇独守孤城,遭遇背叛,度过绝境,这些过程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有所投射。有意思的是,剧作者还安排了一次“有节制的报复”,面对有国公这样的权势者做靠山,且一而再,再而三地行陷害栽赃的师姐,扶摇却没有像杨幂扮演的上一个角色白浅那样酣畅淋漓地展开报复,而只是在痛打一顿后,选择了放过。

这一情节设置的改动也可视作女性在当代社会中更高的自我期许的体现,她们必须更加成熟稳重,留有余地,而不是使用诸如任性、撒娇这样一些所谓的“女性特权”。

“人生而平等”的现代理念在扶摇身上也有所体现。扶摇本身出身低微,但从不因此而感到自卑,即便面对武林宗师、各路权贵,依然不卑不亢,即便因缘造化走上接近权力顶端的高位,仍然能够坚守初衷,不贪恋荣华富贵。三十几集的故事里,这位女主先是为了素不相识的奴隶们走向奴斗场,后又为了异国他乡的百姓免遭匪患欺压,不惜只身犯险,为当地人主持公道,典型的有姚城诈降潜伏黑风寨、璇玑国危急关头营救李家媳妇的情节。

和上一个时期的同类剧相比,“大义”的口号不再是略显虚无的拯救天下(通常表现为通关夺宝),而是开始落实到诸如上述情节所叙述的、一桩桩更“实”的公共事务中。

在李家媳妇的桥段里,扶摇甚至还面临了一个影视剧中经典的“困难情境”,营救A(路人)还是营救B(爱人),都会造成对另一方的严重伤害,实际上在国内这类造梦的剧作里,这一设置还是比较罕见的,英雄大杀四方的定律失灵了,她要面对和反省自身的怯懦,在这一情节中,我们甚至可以惊讶地发现,“爱情”这个偶像剧中至高无上的核心元素,甚至都可以为了女强的人物塑造而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开。

回溯国产架空类型电视剧对女性主人公的塑造,不难发现以《扶摇》为代表的新一代国产电视剧对时代精神的回应,它超越了传统认识对女性强加的条条框框,借女主角之口质问人分高低贵贱、男性多妾的合理性,它将之前只为男性英雄角色设定的家国天下的宏大命题,交给了一个极具抗争精神和正义感的女性,尽管主角置身于一个虚构的世界,在精神上、观念上,她与现代人仍然是相通的。

女性角色从红袖添香的伴读娘子到足以颠覆九州、心怀家国天下的扶摇,反映了三十余年来的时代精神风貌的改变,时代在进步。正因如此,作为时代精神反映的电视剧中的女性角色才有了不一样的飞扬。

□方予忻(剧评人)


【责任编辑:雨蝶】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