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境外游防坑指南之法国:要防的岂止“早餐黑帮”

法国是不少中国游客青睐的旅行目的地之一,但近年来在法国发生多起针对中国游客的抢劫、盗窃等案件,如何做到防范于未然?

图为2016年7月在巴黎游玩的游客。(新华社/卫星社)

图为2016年7月在巴黎游玩的游客。(新华社/卫星社)

挑酒店 防抢劫

法国《巴黎人报》报道,一个中国旅行团13日抵达巴黎东南郊瓦勒德马恩省伦吉斯一家酒店停车场后,其中两名游客遭三名歹徒抢劫。被抢物品包括两个装有数千欧元的包、手机和身份证件。这两名游客受伤。

中国游客时常成为法国劫匪的目标,尤其在治安状况堪忧的部分巴黎近郊省份。

图为发生劫案的酒店停车场。(源自《巴黎人报》)

图为发生劫案的酒店停车场。(源自《巴黎人报》)

2017年11月,同样是在瓦勒德马恩省,多名中国游客在一家酒店门口的停车场集合时,4名歹徒向人群扔催泪瓦斯,借机实施抢劫。据报道,至少有两名中国游客因吸入催泪瓦斯而轻微不适,多人财物被抢。

不少犯罪团伙认为中国游客习惯随身多带现金。例如,法国警方3月破获一个主要针对中国游客作案的南美籍盗窃团伙。此团伙号称“早餐黑帮”,专门选择在巴黎近郊酒店入住的中国旅行团作为作案目标,利用游客吃早餐间隙实施偷盗、抢劫甚至攻击等犯罪行为。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多次提醒来法中国公民选择有保安、监控等安全防范设施的酒店,利用酒店房间保险箱妥善保管个人财物和身份证件,同时留存护照、签证复印件以备不时之需。

接待中国游客近20年的法国文华旅行社董事长李晓彤提醒游客,预订酒店时务必留意地理位置:“部分酒店虽名义上位于巴黎市内某‘安全区’,但实际位置可能已接近郊区,安全形势堪忧。”她建议游客咨询当地旅游服务机构,提前确认酒店位置。

自驾游 防尾随

随着自驾游渐成风尚,自驾游客也成为歹徒作案的目标。

近期多名中国游客向中国驻法大使馆反映,他们在法国租车自驾游期间,遭犯罪团伙跟踪尾随。有人伺机偷偷扎破轮胎,然后诱骗游客下车查看,趁机抢走车上的箱包。

中国驻法大使馆提醒来法自驾游客加强安全防范意识,行车如遇“好心人”提醒车况异常,需提高警惕。停车检查时注意看管好个人财物。一旦遭遇紧急情况,及时报警。

坐出租 防盗刷

游客坐出租车时,谨防信用卡遭盗刷。

图为2016年11月19日在法国巴黎所摄出租车。(新华社/西霸)

图为2016年11月19日在法国巴黎所摄出租车。(新华社/西霸)

已有多名中国游客在巴黎乘坐出租车后信用卡遭盗刷。出租车司机谎称只接受银行卡支付车费,在刷卡过程中利用银行卡复制器复制乘客银行卡信息,有时假借刷卡没成功要求乘客另外提供银行卡再次复制,随后便多次盗刷。

为有效避免银行卡遭盗刷风险,最好使用小面额现金支付车费。如确需刷卡付费,不要把银行卡交给出租车司机操作刷卡,且无论是否支付成功,都要向司机索要票据。一旦发现银行卡遭盗刷,应立即联系发卡行挂失并去当地警察局报案。

游景点 防骗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赴法国旅游选择自由行。法国官方数据显示,中国游客在法国自由行的比例已超43%,预计到2019年将升至50%。

不过,针对自由行游客喜欢参加“一日游”,一些当地旅行社推出超低价项目,这些项目的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

2016年5月7日,在法国巴黎,一艘满载游客的观光船行驶在塞纳河上。(新华社记者李根兴摄)

业内人士还提醒,法国热门景点周围可能有街头骗子,以赌博游戏等招数吸引外国游客。

为确保旅游安全,游客在出发前应了解当地治安情况,关注中国驻法大使馆发布的安全提示。


【责任编辑:刘思志】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