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三十亿条公民数据遭窃 信息产业链诚信受累

浙江绍兴越城警方近日侦破史上最大规模用户数据窃取案。黑产公司利用从电信运营商处非法截流、窃取的30亿条用户个人信息,在各大互联网平台恶意刷粉、刷赞及“精准营销”,事涉百度、腾讯、阿里、今日头条等96家互联网公司,国内几乎所有互联网平台均被波及。

虽然盗取数据和使用数据无底线的黑灰产团伙或黑数据平台是窃取用户数据的罪魁祸首,但该起案件首次暴露出一贯对用户数据保护高度重视的电信运营商管理上的严重缺失,更加重了近年相对恶劣的个人隐私保护环境下,公众对整个产业链诚信度的怀疑。

电信运营商再成众矢之的

如果你的QQ突然被加进陌生群组,微博关注列表突然出现一堆营销账号,你的账户很有可能已被黑产操控。

浙江绍兴越城区公安分局网警大队大队长张野平表示,这起案件犯罪团伙作案手段新颖、盗窃数据路径不同寻常,侦办难度极大,在阿里安全归零实验室提供的技术协助下,警方锁定新三板上市公司北京瑞智华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的多家公司做恶。

张野平所说“盗窃数据路径不同寻常”,指的是黑灰产公司此次开始从电信运营商截流、窃取用户数据,它的严重性在于,从运营商层面进行流量劫持和清洗,等于数据从源头丢失。

从2014年开始,此案中两家涉案公司以竞标的方式,先后与全国十余省市的电信、移动、联通、铁通、广电等多家运营商签订营销广告系统服务合同,为其提供精准广告投放系统的开发、维护,拿到了运营商服务器的远程登录权限,将自主编写的恶意程序放在运营商的服务器上清洗、采集用户cookie、访问记录等关键数据,并操控用户账号进行所谓的“互联网营销和推广”,非法获利。

警方通过数据反查发现,电信运营商均未对具体项目进行必要的约束、监督,才让犯罪团伙有机可乘。

通信行业专家陈志刚说:“此事的惊心动魄之处在于,这些被盗取的用户信息真实度极高,且规模巨大。如果不只是被网络黑产拿来谋取商业利益,还被用来危害公共信息安全,操纵社会舆论,后果可想而知。”

陈志刚认为,作为保护用户信息更为基础和底层的一环,运营商有责任和义务加强与上下游的安全协同,强化内部业务的规范管理。否则,一旦有人打着正规合作的幌子,从运营商的网络获取各种用户行为数据和信息,运营商就会成为最薄弱的一环。

用户信息保护系统性脆弱

当用户信息被盗,用户直接的反应是找平台要说法,这使得众多互联网平台在为网络黑产背锅中诚信受损。

事实上,在对抗网络黑产这件事上,无论是互联网平台还是电信运营,和用户的诉求一致,都将信息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并配备了强大的安全团队。陈志刚说:“因为用户对平台的喜好和存留是平台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用户的账号资产,是平台生死存亡的底线。”

阿里安全高级运营专家皓剑说:“用户数据保护已成为国内各家互联网公司的首要任务,以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都有一套完整的数据安全系统,对用户数据安全开展多项防控措施。”

此次案件中存在严重疏漏的电信运营商,在打击通讯信息诈骗这件事上,却是最不遗余力的群体。据中国移动数据,累计拦截国际诈骗电话5.9亿次,向用户免费发送防诈骗来电提醒72亿次,为群众避免潜在经济损失250亿元。

互联网分析师陈金玉说:“对电信诈骗最‘高压’打击的电信运营商都出了问题,让人感叹,个人隐私安全在这个时代是件多么困难而奢侈的事。当这种因业务流程监管不力所导致的用户资料外泄、滥用,由互联网公司蔓延至基础电信运营商,业界信誓旦旦的诚信何在?”

“包含巨头在内的偌大互联网产业,在网络黑产面前如此不堪一击,直接暴露出我们在用户信息保护上系统性的脆弱。”陈志刚说,“作为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运营商对数据有监管职责,特别是运营商强调对流量进行多元化经营的现在,这种监管责任更不能缺失。但是,每个环节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好用户信息,只有运营商、互联网平台、国家三位一体协同合作,方能建立长效机制,网络黑产才能无处隐身。”


【责任编辑:祁飞】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