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首航航班备降追踪:旅客乘船抵澳门 回忆惊魂一刻

据《澳门日报》报道,28日,首都航空北京飞往澳门的JD5759航班在澳门国际机场降落时疑似遭遇“风切变”,起落架受损,紧急复飞并备降深圳机场。机上157名旅客及9名机组人员平安撤离,5人受轻伤。受影响旅客已于28日下午4点半经深圳机场福永码头搭船抵达澳门。不少旅客回忆起惊心动魄一刻,心有余悸。

轮胎撞击地面飞机弹起 旅客平安撤离五轻伤

据报道,首都航空北京飞往澳门的JD5759航班28日上午8点17分从北京首都机场起飞,原定上午11点40分抵达澳门国际机场。不过,在澳门机场降落时疑似遭遇“风切变”。飞机在降落过程中,机头因风切变影响而急坠,轮胎猛烈撞击地面,飞机随之弹起,旅客均感受强烈震动,饱受惊吓。全系机组人员瞬间准确判断受风切变影响,飞机起落架可能已有损伤,没有强行在澳门国际机场降落,迅速拉升飞机复飞并启动应急程序,决定备降深圳宝安机场,随即通知深圳机场有关方面作紧急准备。

深圳机场运行指挥中心在上午11点40分接空管塔台通报,首都航空北京——澳门的JD5759航班因机件故障需备降深圳机场,随即启动航空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该航班于11点58分在深圳宝安机场安全落地。机上有157名旅客和9名机组人员,事件有5名旅客轻伤,其余平安撤离。

澳门机场跑道有轮胎碎片 旅客乘船抵达澳门

据中南空管局消息称,约上午11点15分,该航班疑似在澳门塔台重着陆后复飞,在珠海范围内宣布MAYDAY(国际通用无线电通话遇难求救讯号)报告事发故障、起落架故障等其他故障,澳门塔台报告跑道有轮胎碎片。

首都航空公司28日安排旅客在深圳机场福永码头搭乘下午4点半客船抵达澳门外港码头,并派员到澳门外港码头接待。此外受事件影响,首都航空原定28日下午4点时半澳门出发往北京的JD5760航班延误至晚上9点40分起飞,今日凌晨0点25分抵达北京。

着陆颠簸引发尖叫 降落停机坪旅客狂奔

经历“空中惊魂”的一众JD5759航班旅客,28日下午4点半经深圳福永机场乘船,5点半抵达澳门。不少旅客回忆起惊心动魄一刻,心有余悸。

澳门科技大学大一学生黄小姐在父亲陪同下来到澳门,原定飞机抵达澳门后到科大报到,岂料遇上“难忘”经历。回忆当时飞机曾着陆澳门机场,“一开始着陆时很颠簸,在跑道上非常重的弹了两下,机上很多人尖叫,挺混乱的。当时机组乘务人员表现着急,全部跑到机舱前方,并叫我们放心,称飞机一定会安全降落的。现在回想觉得挺害怕,因为当时根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她称,飞机复飞后,乘务人员称会在空中盘旋半小时,但实际上1小时后才重新降落地面,降落后才知道在深圳机场。飞机着陆深圳后,乘务人员组织旅客撤离,并要求所有随身行李须放在头顶上的行李舱,并降下逃生滑梯,“叫我赶快跑出去,大家当时很害怕,都在停机坪上狂奔,感觉似逃命。”

同是科大学生的张先生认为,机组人员表现不错,除不断安抚旅客外,也提醒大家注意抓紧逃生。

旅客李小姐则表示,飞机着地不成功后复飞前往深圳机场不久,她透过窗口看到发动机明显有火光,令旅客焦虑不安。最终飞机平安降落深圳,随即启用逃生滑梯让旅客撤离,“当时大家很慌张,争着要下机。”她称逃生期间擦伤手掌,及后感到盆骨疼痛,需求医治理。航空公司负责人有主动与旅客商讨赔偿方案,她赞扬发生意外期间机组人员努力协调及安抚旅客。

中国民用航空局与澳门民航局将调查事件

澳门民航局表示,28日接获澳门国际机场营运部通知,澳门国际机场于8月28日上午约11点16分,1架载有157名旅客由北京飞往澳门的北京首都航空航班JD5759在降落机场时,因技术原因需要复飞,澳门国际机场立即作紧急戒备并启动机场紧急应变中心,消防随即派员戒备。航机最终转飞并着陆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澳门国际机场也解除紧急戒备。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澳门民航局将与中国民用航空局调查事件。

何为风切变? 有“机场瘟神”之称

风切变是一种大气现象,有“机场瘟神”、“无形杀手”之称。风切变按两点高度之间的差异,分为水平及垂直两大类。

据资料介绍,垂直风切变是指垂直于地表方向上风速或风向随高度的剧烈变化。强烈的垂直风切变的存在会对桥梁、高层建筑、航空飞行等造成强烈的破坏作用,可造成桥梁楼房坍塌、飞机坠毁等恶性事故,严重影响人类生活。水平风切变则是指与地面平行的方向上风向的急速转变。

风切变曾经导致严重空难事故,1985年美国达美航空191号班机于达拉斯——沃斯堡国际机场坠毁,造成137人死亡。事故调查显示,风切变是导致空难的其中一个原因,自此风切变被当作一项国际课题开始研究。2009年3月23日,联邦快递80号班机在日本成田国际机场降落时,因风切变坠毁,2名驾驶员遇难。


【责任编辑:祁飞】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