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数1亿粒米”出题老师:在跟家长沟通十人已完成

新学期刚开始,孩子们的作业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9月6日,佛山家长群里疯狂转发一份“奇葩”作业,佛山某小学数学老师布置的四年级作业竟然是“数1亿粒米”,这可让家长和网友们都傻了眼。

网传:四年级作业要数1亿粒米?

“今晚数学作业有一项是数1亿颗米粒,辛苦家长们督促孩子们完成。”今日,佛山不少家长都在微博和微信上转发多张家长群聊天截图,称这是佛山某小学数学老师布置的四年级数学作业。

记者从这些截图中看到,该老师发出上述数学作业后,有家长看到后不经思索回复收到,但仔细一想,有家长开始懵了。一位家长问:“老师,是怎样数呢?”该老师回复称:“一粒一粒地数。” 这个时候,很多家长还没反应过来,家长纷纷提问:“数好之后,要带去学校吗?”“要拍照吗?”该老师回复称:“明天用食物袋装好带回学校,不用拍照。”

大约过了两个小时,终于有家长意识到,1亿粒米到底是什么概念。一位家长在家长群里发问:“总共要十二袋左右,怎么扛?”还有家长问:“这是脑筋急转弯吧?”

网传的截图最后,该老师通知各位家长:“可能我估计错了米的重量了,明天不用带回学校了,家长让孩子们数就可以了。”并补充道:“如果今天晚上没有时间,完成不了,就放到周六日的时候再完成吧!”

热议:从1数到1亿要一年时间

这项“奇葩”作业很快引起了家长和网友热议,反对和支持的网友各执一词。

佛山家长霍小姐直言:“1亿颗太多了,我不会帮孩子做,我孩子也不会这样做。”一些较真的网友也提出了质疑,有网友表示:“按照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一小时3600秒,即一年共有365*24*3600=31536000(3千万秒)。如果一个人每秒钟数3个数,不吃不喝不睡,理论上从1数到1亿需要一年时间。”还有网友推算“600粒米左右为50克,1亿粒米=166666*600粒米=166666*50克=8333.3千克,若以10千克一袋米计算,起码要833袋大米。别说扛回学校了,家里根本没有这么多米呀。”

不过,佛山家长莫女士则有不一样的看法:“这样的作业其实可以帮助孩子开动脑筋,比如我会引导孩子,先让她数100粒米或1000粒米,然后称一下重量,按这个重量类推出1亿粒米,让她对1亿有个直观的认识就可以了。”网友“空心菜45330991”也表示:“我女儿布置的是数一千粒米,考验孩子耐心和数数,老师课堂上问孩子,一千粒有多少?孩子们有的说一碗有的说一袋,他们数完自己就明白了。也培养了孩子耐心。”

有网友更是为这种方法点赞:“我到现在还不知道100个平方到底有多宽,10公里路到底有多远,老师这个方法挺好的。”网友“P.T娉婷”由此还联想到了教育方式的转变,她认为:“这就是新时代教育方式,跟以前的完全不一样,新手父母不能再用以前的思维去做作业了,同步增值,才能共赢。”

求证:初衷是估算而非真的去数

那么,这份网传作业是否属实?老师又为什么要布置呢?记者今日辗转联系上布置作业的苏老师,该老师解释道:“前日刚学了第一单元《亿的认识》,通常我会布置一些数学实践作业,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

该老师表示,她的初衷是让孩子先数出100粒米,了解大概有多少,那么10个100就是1000,如此类推,估算和想象出1亿粒米,感受1亿是多大的数字,而不是真的去数1亿米粒。

该老师告诉记者,该班40多个同学中已有约10个同学完成了作业,孩子们还说玩得很开心,没完成的同学也可以留在周六日完成。这些孩子是怎样完成的呢?记者了解到,这10个同学都采用了不同的估算方法,比如有的同学自己想出了用量杯量米,然后再去称的方法,有的同学则先用家里的小碗或牙签筒装一些米,然后数出有多少粒,再进行估算。“通过这个作业,孩子们可以运用学过的旧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老师表示,每次布置作业,她都会考虑到学生水平,确保作业是在孩子们可以完成的范围内。苏老师还告诉记者,其实早在几年前,其他学校也曾试过让学生体验类似的作业,并不算什么新鲜事。之所以这次造成比较大的反响,该老师认为,“可能我在家长群没说明白,让部分家长有误会,孩子们在课堂上是能理解这份作业的意思。网传的截图没有截完整,晚上10点多,我还在跟家长们沟通解释。”

【责任编辑:刘思志】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